• 34

想請問各位 男人一定要老婆陪著回家的原因是什麼?

說到拿東西回家

我婆婆也是很熱情的人

很多東西其實我老公自己也不吃

我說不拿也能觸怒他

他說拿回去丟掉也好 不然他爸媽會傷心

樓主想太嚴重了,有這麼嚴重嗎?
其實我不覺得這是做媳婦的就一定怎樣怎樣,要遷就婆家或先生等等的公平問題,你自己也說婆婆很客氣,但是婆婆客氣未必代表她不在意兒子的家庭中媳婦是否缺席家庭聚會,這點相信你能體會。
尤其是人年紀越大,越希望看見自己所有的子女親戚,一方面熱鬧,一方面也讓她安心,看見兒子全家美滿的樣子。你就想成,為了讓先生、兄弟姐妹、與婆婆高興,也代表你的功德圓滿,多想想她們的笑容,而不是一直想公不公平的問題,這樣子對你自己好過,對先生也好過。反過來說,硬要就此問題鑽牛角尖,也是妳們夫妻自己都苦。

你嫁給了你先生而且跟他生兒育女婚姻也維持了這麼多年,必定是愛他的,
為了先生,以及先生家人的感受,就算久久回去一次辛苦一點,連這點表面工夫都做不到,
其實我覺得實在是想太多了。

頂多你回婆家去時,多吃點營養品,或退黑激素等讓自己情緒好些也好睡些,睡得好就解決一半以上甚至所有的情緒問題了。

你回娘家不硬性要求你先生跟,你娘家也不一定要看見先生出現,
這跟你婆家完全不相關,跟公不公平也沒關係,
因為每個家庭本來想法就不同。
如果今天先生觀念跟你一樣,你回不回去是無所謂;

但先生都表達了你缺席他很在意,他很在意你妻子媳婦的角色,你何必硬要為了這種事吵?
我想你先生的家庭觀念一定很強,而且想想你的孩子,
孩子將來長大會受到小時候父母行為的暗示很強烈的,
在孩子的印象中,如果存在母親百般不願意跟祖父母及親戚往來,
即使你心中根本沒有多想甚麼,但是已經為他們下了一個很強烈的行為典範與暗示,
孩子沒有機會在母親陪同下參與大家庭,對孩子來說是母親與父親家庭不合的象徵,即便等孩子們長大你跟她們解釋說當年你並沒有壞的想法,在她們的印象中就已經是如此了。
一定要記得 "父母是孩子的模",這句話。

今天你就算裝,也要有耐心的與兄弟妯娌公婆耐心相處,多點禮貌、笑容、問候、與貼心的幫忙交談,少些計較比較與不耐煩,這些都是父母很重要的身教,孩子會深深記住父母的背影,
今日你摟著婆婆笑談,幫忙婆婆做事,將來孩子就是這樣摟著你笑談與幫忙,
今日你跟丈夫兄弟妯娌相處愉快,將來孩子兄弟姐妹間就會和樂,
這些對待長輩與親友的細心貼心,完全就是將來孩子對待你們夫妻的方式。

老實說,我覺得人到中年上有長輩父母,下有子女,本來就比較辛苦,
我想很多人都是希望父母還健在時,另一半可以多點時間陪伴與融入原生家庭,
這樣會讓他有完整的一個家的美滿感受,光為了先生的希望,久久回一次婆家就忍耐一點,就當作是包容與愛罷。如果連這點點包容與愛都不願意再付出,我覺得婚姻的考驗才正要開始。

至於許多人共同的煩惱,拿東西煮太多菜的事情,無解,
因為長輩平常沒有與子女同住,一定會用某種方式表達對子女的愛,填滿自己心中的空虛,
所以人家才會說,沒住在一起的小孩永遠最寶貝,給得最多,其實只是對子女有沒有同住的補償心理,
而女性長輩一定會表現出來的特徵就是煮一堆菜(買一堆東西),
重點真的不在於小家庭吃不吃得完,重點在於你們有沒有接收到她的心意。
現在我們人還年輕,但應該可以想像一下,老年以後子女回家時,如果拒絕你的心意自己會有多難受,
就這樣想就好了,孝順孝順,本來就包含了合理的"順"。
我覺得有這個問題的人很多,小小的建議,就嘴巴利一點,回家前先打電話指定要甚麼東西甚麼菜色,這樣會減低拿到不合的菜色的機率,當然自己也要拿一堆東西回家當作物資交流。
如果嘴巴直接講了,長輩還是塞了一堆東西,那....就認命罷。
看了這麼多回應

我覺得自己將想法貼在這裡是對的

01的人比較理性也很能一針見血

或許我也是有點欠罵

或許是因為我不管說什麼我老公也不願回應

只回我都是歪理他說不過我

在這裡 至少可以多少聽到一些男生心理的想法
(我想對於要求妻子 台灣男生的理想應該都差不多)

我也知道久久去一次 沒什麼大不了

但我先生老愛為這事跟我翻臉 我就更想這樣做

其實如果好好跟我溝通他的想法(他稱之為求)

以我容易心軟的個性 也許可以配合

但卻不是 他總是認為我應該這樣做

我沒主動 他就會不爽

媳婦是什麼

就是個姻親

怎麼男人都不懂

越逼我 我就越想逃走

如果為這種事搞到要分手

我真不知是幸或不幸
面子

還有需要僕人
櫻樹抽芽時想你 wrote:
我結婚已經超過10年...(恕刪)
你先生還沒有足夠的夫妻相處智慧,
更需要你做妻子的智慧來引導他,
若為了口舌之爭,
破壞夫妻間感情,
除非這段婚姻與完整的家庭你都不要了,
當然為了面子硬碰硬回應就根本不需要在乎了。

但是上帝創造女人與男人本來就不同,
女人的智慧是以柔克剛,創造夫妻間的雙贏,
掌握整個家庭的氣氛走向與和樂的人事實上是女人不是男人,
這個與眼前表面上誰佔上風沒有關係,
一切端看自己想要的未來是甚麼。

我是女生喔,可不是來替男生開脫罪名的,
我甚至覺得用"嫁出去"來形容婚姻關係很刺耳,
事實上我曾經為了這個用詞與我母親吵過架(因為她說我是嫁出去的女兒,我說我只是結婚了),
個人壓根就不認為誰能對誰耍特權或理所當然的要求對方,
但一點也不影響我對公婆的合理的順從(不合裡的我自然口頭上就擋掉了一點也不客氣的)。

不是為了甚麼鄰居對媳婦的指指點點,反正我又聽不到,嘴巴長在別人身上我又不能控制,
為的只是我自己心安、我自己這樣做開心,以及我對先生深深的愛。(羞)

媳婦是甚麼,只是姻親?我認為已經共同創造下一代,媳婦就已經不只是姻親而是子女的親娘,
很多長輩會要求媳婦多些也只不過希望媳婦把一些她們認為重要的價值觀傳下去給子子孫孫,
重點在傳承(比方說待人處事之道、掌管家務的智慧),而非在意媳婦本身做甚麼想甚麼,
對很多長輩來說,媳婦已經是這個家的一份子了,是影響兒子與孫子最大的重要家人,且明白母親對子孫的身教言教遠大於不成材的兒子。
我多嘴講直一些,很多長輩覺得持家的是媳婦,拜祖先的是媳婦,甚至很多家裡的事都是交代媳婦,而不是兒子。只要把媳婦教好,子子孫孫都會傳承價值觀與技能,事實上觀察很多家庭,傳承婆婆廚藝與持家智慧的都不是自己的兒子女兒,而是媳婦。(尤其是婦女長輩這樣的觀念特重)
當然我們現代女人並不想承擔那麼重的責任,但是總也不好連應酬的工夫都省掉。

板上的男生最好也好好跟妻子溝通,
不要認為老婆做任何事都應該的,
不論男女,耳根子都軟,好言好語的講道理永遠比命令的方式有用。
才會獲得好的回應,
聲色柔和比大吵大鬧更可以讓對方靜下來有效溝通,
理直氣和是為了讓自己不要意氣用事做出後悔的決定,
我個人覺得可以作為比較好的處理方式。
我想要不要回婆家並不是樓主的生氣核心
的確夫婦之間是為了回婆家的事情鬧得不愉快
應該是樓主發現了自己與先生的基本核心理念根本不同
藉由回婆家的這件事而顯露出來
或許也是造成樓主心裡很不愉快的原因吧
兩個人認識了20年
做太太的一方也一定忍了很多事情20年
而先生卻會為了一件令自己不順心的事情牢記在心,一唸再唸
這讓我想到許多日本夫婦的熟年離婚情況
跟愛不愛沒有關係
只是....認清楚了這一個枕邊人
而"認清楚"這件事---卻讓女人無法對對方再抱有任何期待了!

櫻樹抽芽時想你 wrote:
看了這麼多回應我覺得...(恕刪)

內人跟你的反應差不多,回去很無聊...
其實跟我回去大都是看電視、吃頓飯、洗個碗,連菜都不用做,媽也不會要她做菜...

跟樓主不同的是,我主張她可以不用陪我回去,但她明知無聊卻又堅持要跟...
理由:做老公的回老家,做媳婦的沒跟著回去不像話,會被別人背後閒話的。

別的沒什麼,至少在外面,內人總是會給我做面子。
即便禮物、禮金類的不是我出,她也總是對人說:這是我老公準備的喔!
這些小細節,即使我內心真的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但事後心裡還是很感激她...

女人啊,有時還是幫著自己男人點,他會銘感五內的。
喝謊言欺瞞奶水下成長的孩子,不容易相信外界的真相。 說別人不敢面對二戰罪行,自己不也竄改戰史教育孩子?
現在也許你會感受不到

但是當你的兒女都結婚了

你的兒女回來看你 結果媳婦或者是女婿沒回來

你的感想又是如何呢


難道妳兒子回來 要跟你說 我老婆不喜歡來我們家 睡的不舒服

這樣你聽了會開心嗎




有時候換個立場想一想

我相信一定都沒有問題的



櫻樹抽芽時想你 wrote:
我結婚已經超過10年...(恕刪)

妳不跟老公回夫家是一堆人難過
不論你老公怎麼保證解釋
夫家的人會猜妳們吵架到不回家
除非妳們住的近沒事常常兩邊跑


bluebook12 wrote:
我想要不要回婆家並不...(恕刪)


看完你的留言我真的快哭了

就是這樣

素昧平生的網友都知道我的意思

怎麼枕邊人怎樣都說不通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