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糟踏人家男人呢?又要無性,還要人家花錢去嫖,既然要人家去嫖,不幫著出錢就算了,還不准得性病────────人家就算得了性病,也與妳無關!還不能有私生子?你又不幫忙生!講得好像自己犧牲多大似的妳去養條狗陪你一生大概也是可以達成你的願意
在這世界上,有一種人叫「主流思想的擁護者」...當別人的思想與做法符合他們所謂的神聖原則,會受到讚揚。當別人的思想與做法不符他們所謂的神聖原則,則受到斥責。人有百百款,怎麼可能全部都走同一條路?但一般人習慣依照社會集體意識走,有些人是沒意識,有些人則認為那樣比較安全當你想走其他路時,他們會覺得不可思議,會質疑你斥責你,甚至還會恐嚇你世界何其大,只是我們的視野狹窄了點有篇訪問,可以參考一下...不婚生子的反骨女人 2015/03/09 by 蕭華口述、莊蕙綺採訪撰文女人,一定要結婚才能生子?當女人所建構的家庭藍圖裡頭只有自己和孩子,如何能成真?現年五十歲的蕭華,育有二子,大兒子出生於民國七○年代民風保守的社會,當時蕭華承受了許多責難和歧視,相隔十年後,她依舊執意不婚生下小兒子,由於蕭華的家人看著十年來她所經歷的風雨,也理解了她有獨立生活、照養小孩的能力,轉而支持她的決定,讓蕭華走出「與一般女人不同」的路。我跟一般女人不同從國中開始,蕭華的家庭藍圖就是只有她跟小孩,沒有先生。要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蕭華說這是雞生蛋或蛋生雞的問題,究竟是因為先有一個原因才不想有婚姻,亦或她就是天生反骨,不願落入傳統對女人的桎梏,答案她也說不上來。蕭華很不喜歡做「女人的工作」,或許是從小就看著媽媽總是得伺候爸爸,覺得女人幹嘛要這樣,心中有很多疑惑,尤其是小時候外婆和媽媽,都會說:「弟弟他們不用洗衣服、不用洗碗、不用學煮菜,理由很簡單,因為你是女人,你要嫁人啊!你不學嗎?」因此蕭華從小就痛恨那些話,養成到現在都不願意做家事,也可能因為從小聽著媽媽那些話,她就更反叛,更不要做。說著自己或許是天生反骨的蕭華,對於外婆及媽媽講的每句女人應當如何如何的話語,總是有著抗拒、拒絕的感受。尤其蕭華對「嫁人」這個字眼很排斥,總想著「為什麼我要嫁人?難道我不可以就不嫁人嗎」?因此當母親對她說,「女人就是要嫁人」,她便回道:「我跟一般女人不同!」。民風保守的七○年代,非婚生子備受歧視蕭華二十三歲跟一名男性伴侶交往,特意不避孕而懷了小孩,雖然當時伴侶對她非常好,照顧了她懷孕八個月的生活起居,但是蕭華不想結婚,因此在預產期前離開孩子的爸爸,偷偷去阿姨家待產,然而阿姨卻在她生產後通知家人,她被逼迫一定要結婚,否則家人就要將孩子送走,讓她一輩子都找不到。家人覺得她非婚生子很丟家族的臉,當時媽媽給了她兩個選擇,一個是結婚嫁人,一個是跟家族所有人斷絕往來,因此蕭華只好答應結婚。家人當時甚至不管她跟誰結婚,只要有個已經結婚的名義就好,蕭華本想找一個陌生人來辦假結婚,婚後再給他一筆錢請他離婚,但又想想若一個男人願意收錢假結婚,他也可能反悔不願離婚、不會善待她們母子,因此蕭華還是打電話給孩子的爸爸,跟他協議先寫好離婚協議書後結婚,弭平家庭風暴。商討結婚的過程,因論及嫁妝、結婚各大小事務,導致雙方家庭不甚愉快,男方的家人認為,反正孩子都生了,你不嫁也不行,而想壓低聘金。但是蕭華家中因為經濟上需要協助,她每個月都會拿錢回家給父母,提供經濟上的資助,她希望出嫁後能夠讓家人有一些聘金可以生活無虞;然而男方母親卻說,「就算有那個行情,也沒這個價」,這句話對蕭華和其家人而言,是一個莫大的污辱,婆婆對蕭華的不尊重,更加深了她婚後一定要離婚的念頭。母子被迫分離十多年才相會婚後原先同意離婚的先生不肯離了,希望她們母子都能在身邊,離婚約莫是在結婚五、六年後才順利談成。其實在夫家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蕭華就帶著孩子出去開店做生意;身為新手媽媽因為缺乏照顧寶寶的經驗及本身較隨性的個性使然,她自認無法把孩子照顧好,便將大兒子託給保姆帶,婚姻近一年蕭華實在無法忍受婆婆用傳統觀念要求她,便決定將店頂讓,獨自北上工作,等生活安頓好以後要回去帶孩子時,夫家的父母卻找上保母施壓,不讓她將兒子帶走,蕭華說道:「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保母家有個大院子,她連院子的大門都不開,在裡面喊說,不要為難她了……」。蕭華就這麼跟大兒子分離了十幾年,直到蕭華生了跟大兒子相差十歲的小兒子之後,因小兒子五歲時吵著問,「爸爸在哪裡?想要看爸爸」,讓蕭華不禁想,「那大兒子從來都沒有跟他爸爸說,想找媽媽嗎」?讓她再度興起跟大兒子相認的念頭,進而取得大兒子的E-mail信箱,與他當了一段時間的網友,,在大兒子十五歲時,母子終於再相會。到了後期蕭華跟前夫比較像是朋友關係。...未完(文章很長,以上為節錄,詳細內文請參考http://www.frontier.org.tw/bongchhi/archives/2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