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系女神 wrote:
而且你怎麼知道他們開...(恕刪)
d_yeong wrote:
我覺得結婚需要莫大的衝動(不管男女),
如果沒有要生小孩...男人是不是沒有想結婚?
雖然現在大家都說男女平等, 但是男人肩負的經濟負擔還是會比較重啦,
所以如果我是男人, 我應該也沒有想要結婚的衝動,
無論多麼喜歡, 理智應該也會把我叫停:先儲多點錢再結吧!
結婚不難啊~領個證不用多少錢, 但是帶著老婆(甚至將來有了小孩)一輩子黏著父母,
應該會很丟臉. 不想這樣下去就得有錢, 沒能力自己買房子誰敢結婚?!
有沒有人也是這樣想??? 能討論一下嗎?
對於結婚,我自己倒真的沒啥所謂的衝動。
比起來好像我老婆的衝動大一點。
因為我老婆娘家很重男輕女,岳母有兩女一男,我老婆排行老么。
女生在家幫忙負擔所有家務,而且地位也不高。
(嫁給我,其實有點是想要逃離原生家庭的意圖。)
至於我上有一姊二兄,身為么兒,
其實對所謂的傳宗接代這檔子事,
並沒有很大的責任感與自覺。
生老大是給長輩一個交代,
生老二單純是想給老大一個伴。
至於說會不會考慮錢夠不夠用的問題,
基本上經濟上想法比較樂天,有錢有錢的過法,
沒錢有沒錢的過法。
基本上兩個人如果都可以養活自己,沒道理住在一起會活不下去。
(當然如果要生小孩真的就要多考慮一下奶粉尿布錢。)
至於說到黏父母,中南部也許還好一點,
六七百萬大概就可以買到夠一家四口居住的小房子,
台北市這種天龍國,想要買到四口之家可以住的房子,
不準備個一兩千萬,很難買得到合意的。
就算夫妻倆都是年收百萬,
想要有能力在台北市置產也是很艱難的一件事。
爸媽給的叫『幸福』,自己賺的叫『實力』。
沒啥丟不丟臉的問題,日子能過得下去才是重點。
迷你系女神 wrote:
那你知道有一些寵物是不掉毛的嗎?
您有研究過了嗎?
若因為這樣就會造成家庭不和樂不幸福
我想那就不是真愛了!
不要也罷......
這.... 元宵過了, 再聞到火藥味不是太好哩....
自由意志能決定的部分
我讓小朋友快樂的養過好幾條鬥魚
現在還有兩條耶
但是, 寵物其實不是我生命中的必需, 剛好我又怕毛
這就純粹是個人選擇
家裡如果有一個看到毛就出現皺眉頭表情的成員 (以A稱呼)
其他成員就算寵物養得快樂? 又何嘗有體諒這位痛苦的 A 成員?
所以, 養了寵物對 A 是折磨
不能養寵物對其他成員是折磨
那, 如果能決定避免在一個屋簷下呢? 何必一定要生活在一起互相折磨?
也許以上我的邏輯算是太怪了吧?

小優尼斯 wrote:
如果開放單身男可買卵子可找代理孕母
你覺得有多少男生不想結婚?
我們家族聚餐聊過這話題
同輩的一半立刻都說不婚
看來單身男找代理孕母有不小的商機
美國當地就要五百萬,台灣男人則要花更多錢
美國果然是多元的地方.....多見就不怪了
---------------------------------------------------
美單身男找孕母風氣漸盛 5百萬元也不惜
2015-03-19 03:11:11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17日電
蕭恩(Conrad Cean)醫生接近40歲時,還沒有對象結婚成家。有鑑於開始感到生理時鐘的催促,所以做出單身男性近年才有的選擇:繞半個地球進行人工受精,請代理孕母生小孩。
這名住在紐約市的43歲疼痛專家,現在擁有一對18個月大的雙胞胎,成為自豪的單親父親,他還考慮給這個小家庭添丁,「我有兩個姊妹和表親,關係非常密切,我也一向希望有孩子」。
洛杉磯生殖專家魏特曼(Philip Wertherman)指出,雖然沒有數據,但有很多單身男性刻意有小孩,特別是年紀較大的男性,他們擁有資源,願意付出,同時科技使他們有能力以非傳統方式生小孩。
蕭恩2012年在印度進行兩次胚胎移植都失敗後,改到巴拿馬,該國的代理孕母費用約為美國的三分之二,他的雙胞胎在2013年8月30日出生,他高興得難以用言詞形容。
蕭恩使用自己的精子,所以孩子與他有血緣關係。在美國,一名男性想有小孩,所有費用可能高達15萬元(美元,下同)(約新台幣476萬元),包括捐贈卵子1萬元,代理孕母2萬5000元。
達拉斯代理孕母機構Simple Surrogacy的主任史蒂芬妮.史高特(Stephanie Scott)表示,她常常看到像蕭恩這種男性,長年投入事業而沒有結婚,很多人深怕錯過成為人父的機會,不希望等到找到合適對象才生小孩。
史高特為麻州的中學教師高登(Peter Gordon)安排代理孕母。高登與自己做了約定,如果他到44歲還未婚,他會考慮以非傳統方式組家庭。滿44歲那一年的夏天,他與女友分手,便開始打聽請孕母的可能,這個漫長計畫的最終代價是9萬元。
高登的孕母是一名23歲的單親媽媽,孩子剛出生時請保育員照顧,後來請保母,他確保現年三歲的龍鳳胎,在生活中常與女性接觸。高登相信他終有一天會找到妻子,共同養育兩個孩子,但他以往工作感到的空虛消失了,因為這兩個孩子填滿了他的生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