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u84vu wrote:
台...(恕刪)
蝦米爸爸 wrote:
佛教承認人世間有"苦"的存在,但目的在於要人消除"貪嗔癡",就可以避免痛苦。
佛陀曾度過苦修的日子,但這日子並沒有讓他證道,「從此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修行要不鬆不緊不要吃太飽也不要太餓簡單的說就是中道。」由這資料看來,佛陀最後講究的其實是"中道"啊
貪,我不會說「愛錢是不好的行為」,因為這太虛假了,我反而贊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嗔,是指人有恚忿之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當一個人看事情都用人性黑暗面去想的時候,就很容易錯過他人的真誠,對於事情的判斷也會失準。
癡,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這個就留給比較有研究的人來說明吧
路跑一哥 wrote:
六祖壇經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不思善,不思惡,就是避免人陷入二元對立,起分別心
但不思善.不思惡,也不是叫人裝聾作啞.裝糊塗
在這世界上,我們依然會看到.面對很多外境.境界,必須去處理它,只是也要學會放下.不執著,才不會困在境界裡面無法自拔
其實有些人陷入痛苦是在不知不覺中的,因為貪嗔癡矇住雙眼,覺察.感覺不到
蝦米爸爸 wrote:
例如我丈母娘對於一些我們的事她也會求神問卜找算命
雖是迷信,但往好處想她是關心我們,往壞處想是干涉我們
但若我往壞處想,也是讓我自己過的不開心罷了
故某種程度來說也算:善惡皆由心起、煩惱皆由心生
我把花小錢改運這種事看做是買丈母娘的心安,故覺值得
但如果有一天算命師是說要花大錢改運,那我就得另想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