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neversee wrote:可以不給聘金,但是我...(恕刪) 正因為愛她才必須給她十足的尊重,即使是她不知道的或默許的儀式的意涵也必須做到替她去爭取女性該有尊嚴調換角色就能明白,女方"娶"男方的必要代價是付一筆錢給男方家長這像話嗎?即使聘金會歸還,這個儀式終究發生了,於是它成為聘金這長久流傳之陋習的一部份
denny_kf wrote:還真是熱鬧, 不過好...(恕刪) 說穿了啥? 就是有人的層次還停留在「一個人批判某件事,必定是他吃了虧」這種人就是不知道,有人透過符號與符號思維去了解這個世界然後發現了一些應該改正的部份,於是他也運用符號去批判這些事符號是什麼? 語言、歷史、言傳等等…請參考人論我的意思是,人與原始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不只是關心切身事務他有抽像思想能夠去理解更多的事情
ncc3001 wrote:聘金本身就是賣女兒、交易的意涵在它本身就是性別歧視的儀式 請問這個意涵是你自己認為,還是有文獻可考查呢?我怎覺得它最原先的意義是代表對父母的一種感謝之意呢?或許有些人曲解其原意,但就能以偏概全的說它是種交易嗎?
Sunick wrote:看了一堆回覆我自己的...(恕刪) 那只是你不曉得,「理想」事實上無所不在,規畫、創造理想就是種力量從小事來舉例,苗條在減肥只是理想,獲得知識在讀書前只是理想,好的體能在運動前只是理想升遷在認真工作前只是理想…從大事來舉例,民主、自由、平等、三權分立,在思想家高談闊論畫出藍圖之後,才成為現實許多事情都是先有理想才有成果,儘管成果不會與思想一樣,但已算發揮了作用因此理想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健全的理想應該附加的是區分現實與理想的能力,了解實現理想的手段還有承受挫折的能力既然理智告訴我們聘金和嫁妝是陋習,那我們現在就應該動身去改正當然,也許有人儘力了還是做不到,那麼他就可以妥協但是願意去努力的人越多,陋習被消除的那一天就會越早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