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爸爸 wrote:
5個人有1人跟父母同住 --> 算起來就是2成的人跟父母住
--> 算起來就是5個人有4人不跟父母同住 --> 算起來就是8成的人不跟父母住
2成就是20%,8成就是80%
我是根據標題去算的
詳細內容是21.4%的話,就以詳細內容為準
標題是指35~54歲,21.4%,
表格中還有 有偶20~34歲,比例36.64%,更高。
蝦米爸爸 wrote:
很多女性結婚的第一個條件就是"不跟公婆住"
既然都有打算不結婚了
那用這條件(若要跟公婆住就不結婚)
達成不跟公婆住的目的會很難嗎?
已婚20~34歲,跟父母同住比例36.64%,已婚35~54歲,跟父母同住比例21.4%。
除了以上問題,另外婚後所有節日都幾乎要以夫家優先,這大概也是高學歷高收入女性感到困擾之處,台灣生育數這麼低,問題真的不是只有錢而已...
再補充一下,不只節日需以夫家優先,居住地也是以夫家附近優先,休假日不得休,因為要回夫家...等太多不勝枚舉,高學歷高收入的女性婚前在職場上叱吒風雲,一切自己做主,婚後卻變成處處要被箝制,因此還是維持現狀比較自由,賺錢比較實在,這些人不婚但不代表她們是單身,她們可能有同居的男友,只是暫時或不婚,在台灣還是存在著歧視非婚生子,所以那些同居者是不太可能生小孩的,所以台灣的生育率才一直拉不上去,歐美國家的生育率高,他們幾乎有一半以上是來自於非婚生子的貢獻,台灣這傳統僵化的思維不改變,只認為是房價太高薪水不漲造成少子化,並不完全正確,2014年生育率最低的是新加坡,他們只要結婚,政府就會提供組屋(類似台灣的社會住宅),但是他們生育率比台灣還低,所以重點根本不是在房子或錢那麼簡單。
離題太遠了...樓還給樓主,討論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