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學生交女友是促使進步 或是墮落



噓 ~ dungeonronin大,樓上幾位大大已把大樓扶正我兩就別再歪了!
蜘蛛網 wrote:
噓 ~ dungeonronin大,樓上幾位大大已把大樓扶正我兩就別再歪了!


我從頭到尾都不認為我有歪,我只做了四件事:
一、對你的討論模式提出不同的意見,討論「方法」應該不算岔題
二、從你展現的討論模式為出發點,試論使用類似模式於親子互動上的可能性和問題
三、回應其他網友對你的論點的看法
四、發表我自己對主題的看法

你現在說掰掰的意思是以下哪個阿:
一、對方閉嘴,但你保留發言的權力
二、說過的話可以當沒說過
三、等會要罵人「白目、無禮、不尊重、無知、幼稚、打手、酸葡萄、病態」的伏筆?
四、真的掰掰不再回應?

不過,如果你「真的」要byebye,那就慢走,在下也祝你們家和樂安康

最後,我很想問個問題:如果你女兒堅持讀書時要交男友,你會怎麼處理?
不限制、不專制?

我是魯夫 wrote:
標準的為自己行為辯解...(恕刪)


我一開始就說,
這棟樓要討論的是一個"事實"中的現象,
每個人都能舉出諸多個案,僅能當故事參考,沒有統計價值。

人不就是如此嗎?

經驗和知識創造了我們個人的"認知"與"意識形態",
截然不同背景、環境下的人往往對事情的觀點也天差地遠。

但既然是一個客觀討論、研究,
我認為大家分享自己、周遭的經驗未嘗不可,
自己親身的經驗固然是絕對主觀,但不失為一段歷史事實。

然而,
討論能夠突破仍需要有學理、統計上的依據,
若單純只是打著" 因為你們沒小孩,所以你不知道啦!"來倚老賣老,
這樣的討論恐怕就完全不會有交集,也討論不出什麼有意義的東西出來。


我是魯夫 wrote:
這我只能說..你在錯誤教導下的家庭長大..您多忍..但如果沒念你...你成就又會好到哪去

死讀書真的有用嗎?
誰說一定要讀書才能賺錢、才能上研究所?
讀書總比不讀書多了幾倍的機會找上理想工作..當然不讀也可以..賺錢的方式不同而已
取決個人需求...

你的家人在教育體系上班..很不巧..我也是
但如果你是我的學生...我可能會先放棄你...因為還有眾多的學生要教..而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個人上


讀書比不讀書多了幾被機會找到工作呢?

在現在這個全民碩士時代,
我不知道這樣的結論是從哪個人力銀行統計出來,又或是"過去幾十年都這樣啊!"?

也就是因為台灣們的"老師"大都如此,
我家人也是,傳統學院派的觀點,多數內心仍認為"唯有讀書高"

但在整體"教材""課程"沒有與時俱進的前提下,
反而造就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發現自己背誦、考試的知識跟現實工作脫節。

最後造成企業界開始說"台灣學生沒競爭力!"
老師們為了找個合理化的理由,只好歸因於"現在學生自己不好好讀書!"

這就是"惡性循環"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sgconduty wrote:
你讀研究所了不起啊!...(恕刪)



我想閣下應該也有不錯學歷吧~

研究所一點都沒有了不起,
特別是在全民碩士時代... 申請太簡單了

對我來說,
只是一個"夢想"、宿願的實現,
小時候就憧憬能站在這個地方.... 某間正妹大學 (誤


唯一的差別在於,
如果上面我所說的所有"入學經歷"

都是在大學畢業前兩年就取得,那我想結論會有所不同


sgconduty wrote:
為什麼這樣說,我老婆就是小學的教務主任,
回到主題,我有兩個女兒,老大今年考大學,我一樣限制她高中(含)以前不准交男朋友...)


我家族一堆親戚都是高中以下的教師...

所以我從小生活圈全都是老師的小孩,
以前就聽別人說" 當老師的小孩很可憐"

我也是長大以後才慢慢理解,
"教學"得比任何人都要主觀,更容易一廂情願,
而這麼多老師的小孩的朋友中,還滿多人的人格發展都不太健全...

(當然這也是我個人經驗,對他們父母而言,自己小孩最會念書,是乖小孩,心理怎會不健康?)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虛偽人生 wrote:
D大,既然你親人有人...(恕刪)


整棟樓其實我還沒有把"心理學資料"拿出來,
因為大家在於一個完全"主觀"的情況下,
就算拿出學理上的"有意義資料"也會被認為 - "這是啥鬼!"

既然你點到,
不妨我就來試試會如何吧


心理學上所謂"人格發展時期",
每個階段都都所謂"階段性任務"
這個經驗具有不可逆性和對往後的認知產生強大的影響力,如同蝴蝶效應。

隨便舉個例子,
例如2-3歲為肛門期,
此時期若給予"壓抑"則可能導致長大以後對"清潔"方面有極大欲求不滿。

唯男生13歲女生12歲~成年,
這段期間是所謂"兩性時期",
即青春期後生理心理相互影響,
戀愛不單純只是心理問題,也是生理因素導致,
故認為在這個時期的兩性接觸、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每個時期的階段學習任務都不該被外力所"壓抑"
因為我們都知道,"人的欲求不可能被磨滅,只會被轉化成其他型態"
(諸如去死團的團員,內心是最渴望女友的,但因為自我壓抑,轉化成變相攻擊情侶的態度)

前面也說過,
具有"不可逆性"
換言之,未來要重新經歷學習,將會非常困難。

我開兩性講座已經兩年多,參與過的學員至少五百人以上,
不少朋友過了三十歲還是無法跟女生"溝通",遑論"交女朋友了!

多數有個共同特徵,
幾乎都是"在青春期跟異性互動過少"
(而且都有共同經驗: 那時候父母、老師說,你上大學、出社會以後就沒有女人愛啦!)

在兩性時期中的學習,
人格健全的角度來說,
放寬心胸,多多去體驗吧~


學校或老師會阻止,我們也能理解,
因為從權謀上看,對教育資方而言,
唯有"眼前升學率"才是"利益"... 管你十年後人格發展勒?




另外,
我也喜歡拿馬斯洛的金字塔來驗證,
教育、人生都是長遠的目標,目的都是達到最高階"自我實現"

而"戀愛"這過程中就已經囊括"生理、安全感、歸屬、尊種..."等需求,
若採取壓抑、抽離等任何方式外力限制,最終恐怕只是妨礙健全的人格罷了~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dougmichelle2001 wrote:
整棟樓其實我還沒有把"心理學資料"拿出來,
因為大家在於一個完全"主觀"的情況下,
就算拿出學理上的"有意義資料"也會被認為 - "這是啥鬼!"(恕刪)


不會阿,這明明看起來就比較有說服力。

只可惜大概還是沒用,這部分的課程至少要等到大學。

對國高中教育工作者來說,他們的職責也只是盡力塑造會唸書的好學生。

對大部分的家長而言,他們的期許也是如此。

就各方立場來看,這沒什麼不對,真要說不對,大概就是整個華人社會價值觀不健康的問題。
虛偽人生 wrote:
不會阿,這明明看起來...(恕刪)


沒用的

我高中時就拿這資料去找校長,
結果他只是一直說 -

"怎麼會有問題! 我保證分離禁止政策沒問離! 對你們未來兩性相處是絕對沒影響的!"


升學率不佳,
下一年度校長就顏面無光,影響招生,
用個人利益去衡量學生的未來,更合理化成"我全都是為學生好!"試圖美化自己的動機。

個人主觀認為,
教育界就是因為這種人,才造就悲劇。
(這只是我的感受,我也知道還是很多好老師在努力)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dougmichelle2001 wrote:
沒用的我高中時就拿這...(恕刪)


等你有了孩子..有了家庭再來討論吧

我也希望..你可以對你的孩子說..讀書沒用
王永慶與郭台銘的學力一樣都不高..一個小學一個專科..都可以在社會上小有成就

就希望..讓你的小孩..不認真讀書努力交女友..看看能不能奮發圖強在社會留名
也希望留下的不是污名.

父母的責任..跟現在的你說..說了也是白說.因為現在的你.只在乎自己的需求..談不上責任
我是魯夫 wrote:
等你有了孩子..有了...(恕刪)


找不出實證就放大絕招-

"你又不是女生! 等妳是女生再來講"
"等你也離過婚再來說!"
"等你也當上總統再來批評政治!"
"等你也當老師才能談教育!"
"等你生過小孩再來..."
"等你也被劈腿過...."
"等你也開過公司...."
"等你也變成殘障...."
"等你也被車撞過...."
"等你家裡人也被綁架..."


用身分直接否定對方立場,
反而不願意從統計上更有意義的科學根據來談論真相,
也難怪世界上有這麼多發生問題的家庭,父母還全然不認為有問題。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我是魯夫 wrote:
等你有了孩子..有了...(恕刪)


這是在放大絕嗎?沒打過職棒不可以當球評分析球賽,沒上過一軍不可以當教練?
(樓上,英雄所見略同啊)

個人已經有小孩,有家庭,卻相當認同D大(both)的見解。也鼓勵自己小孩有機會時
多認識各方面不同的朋友,包括異性。

至於唸書嘛,不用擔心了。真正會讀書、會思考反省的人才不會用「交了異性朋友」
作為退步的藉口,自己笨、貪玩又不會運用時間,才是主要原因啦。這種不會想的
人,就算當尼姑和尚,功課也好不到哪裡去的。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