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ikikiusa wrote:
各位好,這個文,主要(恕刪)
父母絕對是偏心
我爸就覺得我姊我妹是嫁出去的 所以祖產都要給我
可是偏偏我這人沒屁用 只會跟別的女人跑 又不孝順不常回家
給我也只是敗光
父母偏心沒得選 只能認阿
rubikikiusa wrote:
各位好,
這個文,主要是我同學想知道大部分人的看法為何,但她打字慢又詞不達意。
所以才請我貼上來聽聽網友們的意見。
我自己是認為沒有誰錯誰對,立場不同而已。
但是當事人心裡絕對不好受,這是一定的,不過還是想聽聽不認識的人的意見。
有空的人再往下看吧~也不是甚麼大事件,只是一個社會一隅某個家庭的偏心小故事。
是這樣的,
我同學有一個妹妹。
以前聽她聊到家裡的狀況,感覺她比較不受重視,她父母比較疼她妹妹,主要原因是她妹妹比較黏父母親,愛撒嬌跟噓寒問暖,也比較晚婚,
所以待在家裡陪她媽媽的時間也比較久。
且從小就比較不受疼愛的關係,所以我同學比較獨立也早婚(24歲),就沒辦法像她妹妹這樣,不過她母親交代她買東買西,或是回娘家找父母聊天,照顧他臥病時的父親,都沒有少做。
再加上她妹妹幾年前結婚出去後,她媽媽覺得男方賺的不是很多(以前大約四萬多,最近有五~八萬左右),但還要租房子。
後來這四五年她妹妹生了兩個小孩,在家帶小孩關係,所以沒出去工作賺錢。
因此我朋友的母親"認為" 她妹妹過的比較"辛苦"。
兩年前她父親意外過世了,名下有一個房子,必須立刻過戶。
這間房子其實數年前,她媽媽就開始"租"給她妹妹住。
過戶的討論最後結果是,把這房子過戶給我同學的妹妹。
且她母親認定這公寓的價值大概只有400萬元,於是請她妹妹匯款200萬給我同學。
我同學還有一些知情的人都覺得怪怪的,現在很少有公寓是這麼低的價格,起碼有七八百萬的價值。
不過因為我同學跟我她妹妹倆感情很好,她妹妹名下沒有房子,基於姊妹情誼也希望妹妹過得好,所以當時其實也接受這樣的作法,並沒有計較。
不過,雖然我同學她們自己有買房,但是房子是她老公全額出資的,所以掛的是她老公名字,我同學名下其實也沒有房子..
PS:後來,她有去查實價登錄,過戶的房子雖然是舊公寓,但是隔壁間去年賣了1150萬元。
這件事本以為就到此告一段落,大家也相處得很融洽,直到最近~
我同學的母親跟她說,她名下的另一間房,未來百年後會給兩個女兒共同持有。
我同學就說,
"既然上一間是妹妹給了我兩百萬,讓妹妹買下來。那這次,這一間是否可以讓我花錢買下來,過戶成我的名字?"
這樣在名義上也比較單純。
她母親聽完勃然大怒,說不可能。
說這一間只能登記在兩個姐妹名下。不可以單獨給誰。是給你們作紀念的。
這件事的衝突就開始了。
也許偏心跟不公平的陰影從小就烙印在我同學心理,所以她母親的這個決定,讓她無法理解。
但是她還是試圖用講理的方式溝通為甚麼上次可以這樣做,這次就不可以?
標準是甚麼呢?
她母親的說法是"這麼做很公平,沒有偏心,是我同學自己愛計較"
原因有數點 :
1.小妹比較晚嫁,所以待在家裡的時間比較長,陪她的時間比較久,噓寒問暖頻率比我同學多,結婚後也是三天兩頭回娘家陪她。
2.小妹家裡經濟沒有很好,所以上一間這樣處理是公平的。
(事實上小妹以前工作到現在,也有五六百萬在股市裡面,她老公以前雖然收入不好,但現在一個月也有五萬~八萬收入)
(經濟不好沒錢這個概念,我個人認為基本上是比較出來的。
想當然爾,是跟我同學她家庭比,因為我同學她們有房貸款已經繳清,然後我同學也有跟她小妹差不多的股票金額,
不過她現在月收低於23K,所以這個月收入根本不用比較。
倒是她老公工作挺努力的,結婚後都靠自己職場的努力收入不錯,但也就是10多W/月吧,也不是甚麼土豪富二代)
3.小妹兩個小孩才國小跟幼稚園,未來還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我同學小孩都國高中了,快解脫了。
(我同學那兩個小孩,從小就超級難帶,我同學帶到有憂鬱症,差點去跳樓,這段過程認識的人才知道,她也是辛苦撐過來的,聽她母親這樣說我真是替她不值
一樣是努力拉拔孩子,難道我同學養小孩都沒花到錢?)
事情大概就是這樣,我同學跟她母親溝通的方式可能技巧也不是很好吧,再加上她母親一直強調她妹有多好,過的多辛苦。
所以多照顧她一些也是應該的,因此心裡極度鬱悶。
也許就是俗話常說的...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吧?
其實最後她也跟她母親表達她可以放棄這些,也算某一種程度的妥協,因為她不希望這件事情破壞家人的感情。
但,她母親直到現在還在生氣,不肯原諒她這樣的想法,認為我同學就是一個愛計較的人。
我同學一直糾結在,她母親是否真的沒錯,難道真的是她愛計較嗎? 還是母親自己偏心卻不自知?
所以她對這件事的判斷價值變得模糊,也很自責。
但因為只有我這個比較要好的老同學能問,不過我在想只靠我的意見,其實也不準確。
雖然我自己覺得的確是不公平,但可能立場上因為我是她好友,站在她這邊,看事情角度也許也會有偏差。
才想看看網友們的客觀看法~在某一個程度上她可以透過觀看留言找到出口,或許也可以因此得到療癒吧。
PS---我自己的看法是,偏心不是一天造成的,常陪伴在身邊的人感情絕對比其他人深厚、羈絆也更深,當然有好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對方,就跟愛情一樣,這時候也許理智與邏輯判斷就會消失。
rubikikiusa wrote:
我自己是認為沒有誰錯誰對,立場不同而已。
但是當事人心裡絕對不好受,這是一定的,不過還是想聽聽不認識的人的意見。
有空的人再往下看吧~也不是甚麼大事件,只是一個社會一隅某個家庭的偏心小故事
rubikikiusa wrote:
以前聽她聊到家裡的狀況,感覺她比較不受重視,她父母比較疼她妹妹,主要原因是她妹妹比較黏父母親,愛撒嬌跟噓寒問暖,也比較晚婚,
所以待在家裡陪她媽媽的時間也比較久。
rubikikiusa wrote:
且從小就比較不受疼愛的關係,所以我同學比較獨立也早婚(24歲),就沒辦法像她妹妹這樣,不過她母親交代她買東買西,或是回娘家找父母聊天,照顧他臥病時的父親,都沒有少做。
rubikikiusa wrote:
這件事的衝突就開始了。
也許偏心跟不公平的陰影從小就烙印在我同學心理,所以她母親的這個決定,讓她無法理解。
但是她還是試圖用講理的方式溝通為甚麼上次可以這樣做,這次就不可以?
標準是甚麼呢?
她母親的說法是"這麼做很公平,沒有偏心,是我同學自己愛計較"
rubikikiusa wrote:
1.小妹比較晚嫁,所以待在家裡的時間比較長,陪她的時間比較久,噓寒問暖頻率比我同學多,結婚後也是三天兩頭回娘家陪她。
rubikikiusa wrote:
2.小妹家裡經濟沒有很好,所以上一間這樣處理是公平的。
(事實上小妹以前工作到現在,也有五六百萬在股市裡面,她老公以前雖然收入不好,但現在一個月也有五萬~八萬收入)
(經濟不好沒錢這個概念,我個人認為基本上是比較出來的。
想當然爾,是跟我同學她家庭比,因為我同學她們有房貸款已經繳清,然後我同學也有跟她小妹差不多的股票金額,
不過她現在月收低於23K,所以這個月收入根本不用比較。
倒是她老公工作挺努力的,結婚後都靠自己職場的努力收入不錯,但也就是10多W/月吧,也不是甚麼土豪富二代)
rubikikiusa wrote:
3.小妹兩個小孩才國小跟幼稚園,未來還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我同學小孩都國高中了,快解脫了。
(我同學那兩個小孩,從小就超級難帶,我同學帶到有憂鬱症,差點去跳樓,這段過程認識的人才知道,她也是辛苦撐過來的,聽她母親這樣說我真是替她不值
一樣是努力拉拔孩子,難道我同學養小孩都沒花到錢?)
rubikikiusa wrote:
事情大概就是這樣,我同學跟她母親溝通的方式可能技巧也不是很好吧,再加上她母親一直強調她妹有多好,過的多辛苦。
所以多照顧她一些也是應該的,因此心裡極度鬱悶。
rubikikiusa wrote:
也許就是俗話常說的...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吧?
其實最後她也跟她母親表達她可以放棄這些,也算某一種程度的妥協,因為她不希望這件事情破壞家人的感情。
但,她母親直到現在還在生氣,不肯原諒她這樣的想法,認為我同學就是一個愛計較的人。
我同學一直糾結在,她母親是否真的沒錯,難道真的是她愛計較嗎? 還是母親自己偏心卻不自知?
所以她對這件事的判斷價值變得模糊,也很自責。
但因為只有我這個比較要好的老同學能問,不過我在想只靠我的意見,其實也不準確。
雖然我自己覺得的確是不公平,但可能立場上因為我是她好友,站在她這邊,看事情角度也許也會有偏差。
才想看看網友們的客觀看法~在某一個程度上她可以透過觀看留言找到出口,或許也可以因此得到療癒吧。
rubikikiusa wrote:
PS---我自己的看法是,偏心不是一天造成的,常陪伴在身邊的人感情絕對比其他人深厚、羈絆也更深,當然有好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對方,就跟愛情一樣,這時候也許理智與邏輯判斷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