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最起碼可以養活自己時
找個適合的時機離開吧
離開時
記得要留一封信
完完整整的告訴他
你的想法
告訴他
為何你認為他的作法比較不合適
為何你認為彼此會如此不快樂
為何你認為一個家彼此支援的能力那麼弱
有的人說
雖然你處在很糟的狀況
但比較起還有其他的一些人
你已經是幸福的
我不是很喜歡這種角度下的想法
我知道
天下沒有完美的家
但
我總以為
家就像是一個人
如果我感冒了
我那幾天的生活一定是很痛苦
而且根本無法上班
如果我是個高血壓心臟病患
那我的日常生活一定是過的不安穩而且會有不定時的風險
如果我是個皮膚病的患者
雖然我每天都可以過下去
但是我夏天一定要穿長袖
洗澡不能洗太熱
不能出去完
每天要抹藥
日子也是很不舒服
假如我是癌症患者
我是有在過生活
但是
化療 掉髮 免疫系統被破壞 常生病....
過得是沒有品質的生活
如果...我是得什麼病了...那...
家就像人一樣
雖然生病了
還是能夠活下去
但是
這樣子活下去
真的是很累很辛苦呀
人就是要健健康康的過活
快樂才會比較多
生命的意義才會更多元豐富呀
家也是要如此呀
要是家庭健康
在裡面生活真的會很快樂的
(我在這一直講的健康的家庭
不是說一定要和諧和樂
不吵架
彼此有禮相對
也不是要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也不是要生活小康
生活不用吃到太多的苦
應該就是說
物質的環境或世俗的規範
不是最主要的要項
那主要的要項是啥
一種態度吧
一種開放成長的態度吧
一種我相信我會對我的生命負責
我也相信你會對你的生命負責
但因為血緣和共同生活的關係
我們彼此連結了
我們彼此獨立
我們也願意去互相扶持(支援)
我們因為能建立共識而朝向共同的目標
並不是要為了要朝向共同的目標而有共識
家庭會有共同的快樂
而這個快樂一定是建立在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快樂
有人說過
看情侶會不會能不能相處
就要看他們是如何吵架
吵架是有方法的
像是在跳雙人舞
你進我退
你退我進
要能吵出個結論
吵出共識
衝突不一定是不好
有時反而是必須的
重要的是
用什樣的手法去處理衝突
是否能達到共識
讓這衝撞的力量能化為彼此繼續往前的動力
我覺得這樣的見解真的是很成熟
令人嚮往)
如果可以的話
我們都會努力讓自己便健康
那為什麼很多家都生病了
我們並沒有針對
[我們的家生病了 我們在一起都不快樂 我們要共同來改善它]
這件事來思考呢
反正
就是這樣過活下去
這樣衝突下去
這樣不快樂下去
而且
這樣的狀態還是能繼續維持下去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點)
我想可能家是一個系統吧
是一個很僵化的系統
所以真的很難改變
(我認為僵化一定是整個討論的關鍵
但我真的不是很清楚為何會如此僵化)
至於你的父親
如果真如你所寫的那樣
那他不只是想法上的狹隘
更是觀念上的偏差
他不知道人是獨立個體這個真理
已經和隱私權無關了
他某一程度上認為(我用少少的資訊推斷 是主觀的)
子女和他努力創造的家庭(包含他賺的錢所買的房子和資產)
是屬於他的
他雖不能控制
但他多少有支配權
(不過這不完全是他的錯 應該是他的教育 他的生長環境 他的大腦 和他自己 共同加起來的責任)
離開不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離開也是要負責任的
離開是不是好方法我不知道
但是離開有一個好處
就是可以打破這個僵化的系統
但打破之後會更壞還是更好也是不一定的
所以除了離開外
一定要留下一些想法
一些你很認真思考
對於大家都能更好的想法
這樣子
當你用這種極端的方式打破這的僵化時
你會震驚到他們
刺激到他們
他們一定會有很多情緒上的反應
但他們就是需要被刺激
被敲醒來看看外面的世界
看看原來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兒子
是另一個人
另一個個體
家庭失去了一個成員
是因為你那些想法
在他們的情緒過後
就會思考你的想法
所以你留下來的想法
將會成為改變的關鍵
因為
在這樣子的狀況下
離開團體=遺棄團體
而且
一定要和他們斷絕聯絡
因為只有在失去某樣重要的東西的這個打擊下
他們才會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關鍵還是在於你留下來的想法
因為這個是你要說的話
他們只能從這裡來知道你的想法
如果你寫得不清楚
或是不夠有道理
就會誤導他們了
或是讓他們更氣憤
更情緒
每個家都不同
我會勸你離開你家
暫時或是永遠
都可以
但你一定要再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是適合你家的個案的事情
只能由你自己想了
家
再怎麼爛
在人的生命中
絕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因為那是生命之起源
所以做任何決定時
一定要用為了大家以後都更好的心態下去思考
以後才不會後悔
P.S. 也算是寫給我自己的
希望對樓主也能有所幫助
我想我最在意的,是我與父親對生活與生命的不同見解.
我曾經想改變它,也曾經試著跟他說我的看法,但是結果似乎都不大...
退伍後到現在念研究所的時間,我曾經考慮過之後的生活
我理想的生命是,找一份工作,住在父母附近就近照顧,
做一份我接受,而且薪水尚可的工作,
下班後可以陪我老婆與小孩,假日可以全家在一起,我可以陪我小孩打籃球,跟他打電動,陪他看小說.
這樣的想法可能是我想彌補我幼年沒有過的生活吧.
基本上工作我差不多有著落,起新4萬上下,好好做個2-3年約能成長到6萬左右,
至於之後的成長就看個人的努力,這是我原本規劃的人生.
我也不是沒有吃過苦的人,
前面有版友說的不錯,28歲了,基本的生活開銷都是家裡支配,
頂多是當兵存的要20萬與考上研究所的獎學金.
但是在當兵時我嚐過人情冷暖與孤獨,不為什麼,因為一個憲兵下士自己下部隊,
就跟01許多相關的軍旅討論串一樣,當兵就是要讓你成長的.
體能不用說,穿甲服在地上爬,放假隨時召回出特勤,破冬前一收假就是我背值星,
因為菜帶部隊在戶外做運動時被志願役的士官整,在大街上起立蹲下........
我想,除非年紀大我很多的,不然我這個年紀上下的,我磨的不比別人少..
也因為如此,對我而言,現在到未來的人生,只有更好,因為最差的我經歷過了.
遇到父親這樣的態度與轉不過來的思想,我無奈的是這是可以避免的事,
或許就是一種米養百種人吧...
或許相反過來說,他需要的是一個願意接甚他所有安排的兒子,家人
他要的是能完全照他意志行動的人,是這樣吧...
寫到這裡我就想到一件事,我從小就喜歡閱讀,
我小4就看完了整套金庸,同時我那時最喜歡的作家是劉墉
父親卻只認為教科書才是書,那時只要被他看到我在看這些書,
他也不罵我,但是考是一考不好,就開始酸了,{阿金庸劉墉是會幫你念書喔}
多少父母希望子女能喜愛閱讀?但是我家...
他不是個壞父親,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全心全力賺錢養家.
但是我想就是這樣,她不能接受家人抽菸,她認為打麻將是罪大惡極的事,會敗光家產.
我想這是因為他不了解新的,他不知道的事物,
他也不願意放開心去了解,只相信他心中認同的...
我想我會安靜的離開吧,要不要讓他知道原因?我也不知道了...
趁現在努力奮鬥 等小有成績 自然父親對你就會改觀了
就算沒有太大的成就 搬出去的動作 可以讓父親好好想想跟接受 (家裡都沒人時他下次自然會收斂一點的)
想不想的通都沒關係 反正你都在外面
他總還是你父親 並且也沒多大仇恨(聽起來只是脾氣不好又愛唸又牢騷多罷了) 平常的往來問候最好還是要有
但是你想完全斷絕來往這個想法 不就是跟你父親一樣想不開跟有報負的心態嗎???而且這樣不就變成跟你爸說的一樣真的不會教小孩嗎 親戚知道了也會罵你的 你爸會更覺得悲哀......記住老人家退休後剩下的就是小孩了 除非你爸不要你了 不然 孝道還是要的..真的不建議你用那樣的方式或許你只是暫時想不開
enixjun wrote:
前面有版友說的不錯,28歲了,基本的生活開銷都是家裡支配,
頂多是當兵存的要20萬與考上研究所的獎學金.....
當兵時我嚐過人情冷暖與孤獨,我磨的不比別人少..
...(恕刪)
大大出國的錢是當兵存的還是獎學金?當爸爸的覺得賺錢不易總是會唸兩句
更何況你提到七年前也出過一次國,有體驗過了,所以爸爸更想念兩句啦
不過你想想,他終究還是沒阻止你啊....
還有當兵是磨練沒錯,但是你提到的那些,和你同時間在當兵的人我想80%都和你一樣甚至更慘
應該還稱不上就是磨的不比別人少,那只是基本底限而以啊
當然你獨立了可以選擇離開,不過我覺得應該放寬心胸看待這些事
就像你說看小說沒考好試,他也沒打你,酸酸你罷了,就當成那是你爸的嗜好你也不會少塊肉
這是我的淺見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