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女人為了丈夫離鄉背景,到底是為了什麼?


袂記哩 wrote:
結婚己經7年了,從宜蘭嫁到台南,真心把夫家的家人,當做自己的家人。在前二年回宜蘭時為了幫夫家買伴手禮時,發生了一場重大車禍,膝蓋骨折碎裂,在宜蘭陸續修養約9個月的時間。期間先生來宜蘭三次,一次我發生車禍,入院的第二天;中間來過一次;再來就是我拆釘手術時。在宜蘭修養期間婆家沒有一通電話。我真的想不透,我那裡做錯了??


我覺得,有些事情,要想清楚,那是自己的選擇

比方,樓主說,『真心把夫家的家人,當作自己的家人』
殘忍一點的說,這句話背後的期待是:希望對方能夠因為自己真心的相待,也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
然而,這個想法,某方面來說,已經限制了對方的反應應該是如何,自己才會滿足。
也就是說,假如對方沒有達到你的期望值,等於對方沒有把妳當家人看待。不是嘛?
否則你就不會是現在這樣怨懟的狀態...

所以首要,釐清的是。
自己選擇這樣對待對方的家人,即便對方的反應,不如我期待的,我還是願意繼續這樣做。
這才是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而不是一邊討好,但是背後還有一根手指,指著對方沒有作到自己的期待。
那麼你必然很難達到自己想要的,因為你會怨,你會覺得自己的真心,換來的是絕情。
然而立場已經決定了你的視角

結婚七年,必然相處有很多的回憶,然而你或許只會想到自己是如何的真心,跟對方如何的絕情。
只是這個絕情的想法裡面,隱含著自己期待怎麼被對待卻失望的怨懟。

不是說妳錯了,而是你覺得車禍之後,夫家卻不聞不問,沒有問候
然而,你的描述裡面,我們不清楚,你老公到宜蘭的時候,你們之間是如何相處&對話的。
這是未知。
既然未知,那就很難知道你夫家是否真的是絕情寡義。

七年必然兩個人有一套固定的相處模式。
當某一方覺得,自己怎麼做,都無法滿足對方的期待值時
那麼與其那麼累,不如作到自己該做的就好了。

-----------
父母分居後,我跟父親住在一起。
剛開始我也覺得父親都不願意維持家裡整潔,所以每次我打掃我都是碎碎念。
可是後來我站在父親的立場想。
如果我有沒有做,都會被念,都會被嫌,那我何必做?
所以後來,我學會了,我看不下去的時候,我打掃,我打掃是因為我選擇打掃,因為掃乾淨我感覺比較舒服。
當我不在怨懟父親的不愛整潔時。
我才能看到,其實他老人家也是有盡心盡力在維持乾淨的
只是每個人對於整潔的忍受度不同而已。
而且父親年紀也大了,有些家事真的他也很難完成的那麼精細。
如果我只堅持自己的看法,那麼我永遠看不到父親為住的環境的努力。
因為我認定,他就是不愛乾淨,想到就有氣,又如何能夠用其他的狀態去看他呢?
-------------

分享我的經驗的原因是
如果你只堅持覺得老公無情無意,你一定會找到多支持這個論點的事情。
然而,你是先有了立場,然後才去看妳老公的行為。

寓言故事,甲乙樵夫兩人相鄰住在一起,每天相約去砍柴。
有一天假的斧頭掉了。
在他找斧頭的過程,他怎麼看都覺得乙就是那個竊盜。
然而有天,他找回了斧頭,他怎麼想,都覺得奇怪,為何現在怎麼看,乙都不像嫌疑犯了?

我不清楚七年你們夫妻之間發生了什麼?
然而如果你要用自己真心換絕情的角度去看夫家,那麼夫家與其也真心同樣也是換絕情的話,那真的絕情就好啦,反正怎麼樣都不能讓妳滿意啊,不是嘛?

你內心有怨懟,雖然你問的是自己錯了嘛?
然而你心中想的跟呈現的,你不是真的想要知道自己哪邊需要調整。
你其實是覺得夫家有問題,不是嘛?
你帶著看問題的濾鏡去看夫家,他們就是賊啊,怎麼看都是賊。也只能是賊,他們如果不是賊,那妳就是賊啦!?
在這個二分法的方式裡面,怎麼樣都不能承認自己是賊,不是嘛?

所以如果你想追尋真正的答案,你得先問自己,自己在真心對待他人時,內心裡面是否隱含著也期待對方用同樣的標準來對待自己?
如果你只接受自己的標準,那別人怎麼做都很難達標的情況下。我是不清楚當一個人怎麼做都很難達標時,他是會繼續努力?還是會放棄?
只是你說你們婚姻有七年了...
最後你老公卻跟你說:這些都是你自願的,我沒有強迫你。
你要知道,其實他講這句話,背後也是有怨懟的。
你跟妳老公,在表達上面都欠缺了圓融。
其實這句話如果改成:我知道妳很願意照顧我的家人,我也很感恩,但是我也希望你能夠多注意自己。
意思其實是差不多。
或許你會感覺比較好受?
如果你真的想要在婚姻中相處有改善
與其去想對方怎麼錯
不如去想自己可以再怎麼調整,表達的方式。
你老公說話不好聽,我絕對相信,你在表達期望上面,也是很直接的不好聽。
冤冤相報何時了呢?

當然我知道比較偏激的人一定會戳我,只來看三次還要感激?
我只能說,如果你帶著這樣的攻擊心態,那麼你還要期待對方被打了不能閃或不能反擊?
如果立場願意轉換,你會看到不同的世界。
如果你堅持,夫家就是絕情寡義,那麼你一定會找到足夠支持這個看法的事件或理由。

然而這是你要的結果嘛?
你要的是被夫家當家人一樣對待不是嘛?那麼你需要的不是做更多的努力,而是放掉那個審視對方有沒有滿足自己標準的攻擊心態。
大部分的人,對待他人好的時候,內心都有個標準是:我這麼對待你,我也期待你用這樣的標準來對待我。
然而這個標準其實很苛刻,很嚴謹,很沒人性,但是因為是自己以為的,覺得我可以為何你不可以?
然而如果夫妻兩個人都是這樣想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當妳老公說,他沒有逼妳,其實某方面他的意思是:『我可以沒有逼妳那樣做,你為什麼要逼我那樣做?』
你們用的是同樣的模式,在要求對方達到自己的標準啊!
如果你沒有看到這點,那妳很難走出你的怨懟。
當兩個人之間不是對就是錯的時候,兩個人都是輸家...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選擇在你自己


康復
平安喜樂
你沒錯,
錯的是你是個外人,
卻以為自己是自己人.

人你選的,
想清楚就好.

別人的恩要感恩,
自己做自己想做的,
沒什犧牲.奉獻,
人生快樂多了.

qingteng wrote:
當然我知道比較偏激的人一定會戳我,只來看三次還要感激?
我只能說,如果你帶著這樣的攻擊心態,那麼你還要期待對方被打了不能閃或不能反擊?
如果立場願意轉換,你會看到不同的世界。
如果你堅持,夫家就是絕情寡義,那麼你一定會找到足夠支持這個看法的事件或理由。...(恕刪)


原來是大家偏激啊? 所以,來看三次是正常人標準是嘛?

睜眼說瞎話嗎? 我想現在台灣法官也適用這種想法,

所以台灣法律好棒棒。



給版大建議:

我覺得趕快離婚離一離,一個人過比較快活啦!

您的婚姻中肯定不只你說的這個問題啦!

其他人說的也沒錯,就是選錯人了!

袂記哩 wrote:
結婚己經7年了,從宜...(恕刪)

請問 為何你沒轉回台南住院復健

1.是你不想回去
2.你老公不接你回去

老實說 你老公沒有你也OK
你沒有你老公也OK

你的人生要如何過 是你的選擇
袂記哩 wrote:
結婚己經7年了,從宜...(恕刪)


請問妳娘家人都有去看你嗎?次數是?

請問你有讓朋友親戚知道嗎,
他們有去看你嗎?


你有跟婆家人住一起嗎?
如果沒有的話,以後一年回去一次
包個紅包,沒事別往來

我的個性是別人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回去

我有個朋友跟我相反,家人越對她不好
她就對家人越好,要讓家人打心裡接受她

看你怎麼想的吧

至於你老公來看你照顧你,那是應該的,如果沒有情感,至少會有法律上的約束

如果他怎麼了,你再不情願也是要照顧他不是嗎?

夫妻間的感情是可以互相經營,如果還可以經營,那倒不至於要走上離婚
你家電話不通嗎.~這本來就是雙向的..
你也可以打給婆家...為何一定是婆家打電話給你.~~
你在那裡苦苦等後婆家給你電話...然後你內心戲一堆.~

pklyandon wrote:
原來是大家偏激啊? 所以,來看三次是正常人標準是嘛?
睜眼說瞎話嗎? 我想現在台灣法官也適用這種想法,
所以台灣法律好棒棒。
給版大建議:
我覺得趕快離婚離一離,一個人過比較快活啦!
您的婚姻中肯定不只你說的這個問題啦!
其他人說的也沒錯,就是選錯人了!



或許你是對的,這件事情只有離婚一途,然而離婚是樓主要的答案嘛?

離婚或許能解決樓主現在的問題,然而並沒有解決那個努力付出的背後期待
當下一個樓主覺得我這樣付出然而我卻沒有得到我想要的回報時,他還是會怨懟。
於是有了怨懟就只能結束關係,只能是這樣嘛?
我對一個人感到失望,他都沒有給我想要的,那我就結束我與他的關係。
夫妻可以,朋友之間也可以,但是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可以說結束就結束嘛?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可以因為對方沒有達到期待直喊斷絕就斷絕嘛?
離婚或許為樓主來說,是很好的解脫,然而這樣的解脫,如果沒有學到看事情的方式,那麼只是堆疊下一次解脫怨懟的開始而已。
不是得到就是學到,你總要有一個收穫,如果都沒有,那就是不斷的輪迴啊。
唸書的時候沒有重複做某個習題的學習經驗嘛?
得到的是怨懟,這是樓主要的嘛?得到的是只能離婚一途,這是樓主要的嘛?離婚也意味著承認自己這樣付出就是得不到像家人一樣的被對待,這是樓主要的嘛?

事情有因必有果
到底他們之間怎麼相處的,沒人清楚
只憑她的隻字片語,就輕易的要對方結束七年的婚姻
情感來說,是不可能的
當然我不奢望你懂
我回應的時候就知道必然有人會對號入座
實際上你也是對號入座了,我設下的陷阱

從問題來看,樓主想要得到的回應是什麼?
是夫家的肯定,肯定她的付出
所以以樓主想要的結果來看,他做的事情就是事倍功半,她很努力的想要得到什麼,然而事與願違。
而且她的文章中只有怨懟,沒有說要離婚啊。
樓主的心沒有死,如果她心已死,不會怨懟。有什麼好怨的?反正都要離了,沒有什麼好說的,一切都過去了。
有怨懟,代表著還有期待。
那麼要問的是,樓主你想要那樣的結果,你作的是什麼?
要離婚的話,版上有諸多大德可以幫你想辦法,然而婚姻是誰的呢?
是我的?還是跳出來對號入座的版友的?還是樓主自己的?
我只是猜了可能你們雙方要的是什麼,期待什麼,然後話語裡面背後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有沒有其他思考這些話語含意的可能?

立場決定了你會看到的事情
站在離婚的立場看這件事,的確這些怨懟可以是離婚的理由,絕對成立
然而離婚是樓主要的嘛?
她只是想知道事情為何會是這樣?她做了那麼多何以夫家是這樣對待她?
她有要離婚嘛?不,離婚是你的選擇,不是樓主的選擇
我只是站在其他的面向請樓主自己思考一下,自己要的是什麼?然後自己做每件事的時候是否都帶著一個標準期待對方也用這樣的標準來對待自己?
只是他老公也用同樣的邏輯、模式來要求她不要這麼累
從樓主的怨懟,我推測他夫妻之間的對話都不是那麼的婉轉,甚至帶著拿不到期待而失望的憤怒去跟對方說話。
我猜版友你必然沒有碰過很怨懟的家人吧?
或者你沒有怨懟誰過!?
一個人會怨懟什麼或誰,不是要離開他啊,而是想要得到自己設定的期待啊。否則何必怨懟呢?
離開就好啦,不是嘛?
受人以魚,不如受人以漁。
而且講實在的,如果一個人只剩下怨懟時,聽話的離開了關係,她的怨懟還是在啊。將來又出問題是,那這個因果算樓主的?還是算版友你的?

當一個人能夠在關係上,有諸多的角度去看事情時,怨懟會少一點
攻擊也會少一點,相處自然會融洽很多
如果你們夫妻去做婚姻諮商,諮商師做的也只是盡力調解你們中間的看法,試圖鬆動夫妻之間相互貼的標籤跟立場。
當然因為諮商是要付錢的,所以或許你們會更願意聽諮商師給的建議,畢竟他是專業的。

我打了一篇大象文
偏偏有人只摸某個部份,就跑來跟我說,你錯了,大象長的是這樣不是你說的那樣
好吧,或許你是對的,我是錯的...
大象是你說的那樣,法官跟我很像,這是我的榮幸
我講的話居然可以跟法官差不多等級,謝謝你的肯定...
我上兩性版回應,從來就不是想要獲得誰的感激的,那不是我的初衷
我也不想替誰的人生做任何的決定,那也不是我的初衷
我是來練習如何增加思考的彈性的
所以感謝你的對號入座,謝謝你回應我的邀請。十分感謝你。
或許你是對的...



qingteng wrote:
我覺得,有些事情,...(恕刪)

qingteng wrote:
或許你是對的,這件事...(恕刪)


兔子,你的回文都好長好長喔

會同等對待你的,是跟你有相同想法的人,不是得到你真心對待的人

婆家那邊,搞不好老公已經處理好了所以才放心不聯絡

若樓主在婆家是屬於付出極多的人,比如說家務都是你在打理甚至還分攤家計之類的
少了樓主,婆家不可能無感的,缺少的部分一定是老公甚至公婆自己打理了
休養九個月的期間,生活變動的也不只你一人,婆家也沒有因為你不在而抱怨吧

當然是
你的錯啊

人是你挑的
所以
離了
就變成對了

袂記哩 wrote:
結婚己經7年了,從...(恕刪)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