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azuti0307 wrote:
我每月都拿錢供兩老生活費及全家的水點費之類的
結果出外一人住的哥哥只買了酒回來給老爸喝
老爸很哀傷的回說:全家只有哥哥孝順,其他人都不孝
所以真的沒有一定標準
換個角度來說好了。
假設你想要一台任天堂,但是你父親買了一套百科全書給你。
你會覺得父親真的對你好,很關心你,為你著想?
還是覺得父親是哪條筋不對?
如果今天奶奶出錢,買了一台任天堂給你。
你會覺得奶奶才是最疼你的,最懂你的人。
還是覺得奶奶是哪根筋不對?
然後...
如果有一天,一位來訪的客人問你,家裡誰對你最好,最了解你?
你的答案會是哪位? 父親? 還是奶奶?
如果你的答案是「奶奶」,那你可以想像「父親」的心情嗎?
如果你現在站在你是大人的立場,你可以想像「父親」當時的心情嗎?
因為,你現在所經歷的心情,就是「父親」的心情。
你的做法或許沒有錯,但是你目前能給予的東西,很可能不是當事者最渴望的東西。
如果不能體會你父親現下的心情,那換成你小時候失望的心情,或許可以體會一二。
例如
老闆覺得你比較努力工作,還是其他人努力工作
正妹覺得你比較愛她,還是別人比較愛她
重點都不在於你,而是在於他們喜歡誰
喜歡你,你做得每件事都是有價值的
不喜歡你,你做得每件事他可以找理由否定你
至於喜歡誰的原因是什麼?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沒人願意承認自己偏愛
你無法改變對方,付出再多只是恰恰讓對方情緒勒索罷了
建議的方式是另外找一個喜歡你,懂得欣賞你的人
該換老闆的換老闆,該換追求對象的換追求對象
父母不能換,但你可以選擇對待他們的方式
這個社會雖然還是有一堆"既得利益者"喜歡打著"你愛計較"
來繼續維持他既得利益者的身分,但你可以抵抗他們
多多交些朋友,你會發現支持你爭取平等地位的人很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