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誰能簡單的跟我說一下什麼是[人生]?


doghiop wrote:
誰能簡單的跟我說一下...(恕刪)


人生就是...
生活 繁衍 死亡
然後盡量活開心點將子
布魯斯威力 wrote:

人生啊!就是....
想了 沉重
不想 輕鬆


再講更簡單一點好了,就是.....

[ 活 ]
人生就是你上01來尋求答案

一百種人一百種說法

最後才發現原來是在浪費時間

這就是人生

悠游魚 wrote:
人生就是你上01來尋...(恕刪)


這位大大 說得真好





之前曾經看過 一段話 某壽險公司的教育訓練 PPT

人生中最大的遺憾是 人死了 錢卻還沒有花完
人生中最大的悲哀是 錢花完了 但人卻還沒有死

安身立命是出自水滸傳的一句成 語,指的是有了容身之處,生活有了 著落,精神上有所寄託。
  很簡單的一句話,卻有很深的人 生哲理。
  人生在世,追求的是什麼?
  說穿了,就是這四個字、兩個目 標:一曰安身,二為立命。
  人生要追求的第一個目標是安身。
  也就是吃得飽、穿著暖,能夠活 下去。
  古時候生產力不足、天災頻傳, 偶爾還會碰上戰亂,更別說改朝換代 的流血革命,再加上法治不嚴、盜匪 橫行,人命可說是賤若螻蟻。
  那時候想要吃得飽、穿得暖,真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安身,是許多人努力一輩子都難 以維持的水平。
  然而,今日你我身處中國五千年 歷史之中最富裕的年代。只要不是好 逸惡勞的懶人、不是嗜賭吸毒的廢人,有一點正面的工作態度,想要活下 去,絕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安身,是現今富裕社會提供給我 們最基本的生活條件。
  因為是最基本的生活條件,大家 也就不再珍惜,轉而追求更高層次的 立命||不僅要活下去,還要活得稱 心如意,活得精神上有所寄託。
  關鍵是最後一句||精神上有所 寄託。
  精神上的寄託是什麼?
  考好成績、進入一流學校、找到 一份好工作、賺大錢、當大官、成為 名人、手中掌有巨大的權力、成就不 凡的事業?
  從小到今,為了這些目標,我們 有多大的生活壓力!
  請問:你活得快樂嗎?
  沒感覺如今物質是前所未有的富 裕,精神卻是前所未有的空虛?
  假如你不認為,反而覺得自己活 得很快樂;那就恭喜,你已修成正果,這篇文章不必看。
  否則,請靜下心來,暫且拋開身 旁所有煩人的事,仔細想想以下的話。
  以下的話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 |立命!
  很久以前我就想談論類似的主題,可是,始終無法找到一個適當的切入點。
  所謂切入點,就是拿什麼實例適 當地說明我的心境。
  假如單單是講理論,沒有實例, 很可能你會認為我在唱高調。
  我不想唱高調,只想實實在在地 說明我的心境。
  這種想寫,卻不知該如何表達的 困境,讓我煩惱了很久。
  直到最近看完《明朝的那些事兒》(四)。
  我不得不再強調一次,《明朝的 那些事兒》是截至目前為止,我看過 最好的一部小說。
  很難令人相信,這部小說的作者 石悅,竟是如此的年輕!
  我大力推薦各位有空一定要看, 沒空也要看。
  這部小說不僅幽默、風趣,還講 出人生許許多多的道理。
  石悅在小說的最後一章||〈氣 數〉,講了一個明代人物徐弘祖的故 事。
  這故事看得我大大感動,也大大 感恩||我尋尋覓覓的適當切入點, 終於找到了!
  廢話別講,原文摘錄〈氣數〉中 徐弘祖的故事如下:

  徐弘祖出生的時候,是明朝萬曆 十五年(西元一五八七年)。
  在這個特定的年份出生,真是緣 分,但外面的世界,跟徐弘祖並沒有 多大關係。他的老家在江陰,山清水 秀,不用搞政治,也不怕被人砍,比 較清淨。
  當然,清淨歸清淨,在那年頭, 要想出人頭地,青史留名,只有一條 路||考試(似乎今天也是)。
  徐弘祖不想考試,不想出人頭地,不想青史留名,他只想玩。
  按史籍說,是從小就玩,且玩得 比較狠,比較特別,不扔沙包,不滾 鐵環,只是四處瞎轉悠,遇到山就爬,遇到河就下,人極小,膽子極大。
  此外,他極其討厭考試,長大後,讓他去考科舉,死都不去。該情節 放在現在,大致相當於抗拒高考(大 學聯考)。
  這號人,當年跟今天的下場,估 計是差不多,被拉回家打個半死不活,絕無倖免。
  然而徐弘祖的父母沒有打他。
  非但沒有打他,還告訴他,你要 想玩,就玩吧,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就行。
  這種看似驚世駭俗的思想,似乎 很不合理,但對徐家人而言,很合理。
  對了,應該介紹一下徐弘祖同志 的家世,雖然他的父母並非什麼大人 物,也沒名氣,但他有一位祖先,還 算是很有名的。
  當然,不是好名。
  在徐弘祖出生前九十年,徐家的 一位先輩進京趕考,路上遇到了一位 同伴,叫做唐寅,又叫唐伯虎。
  沒錯,他就是徐經。
  後來的事情,之前講過,據說是 徐經作弊,結果拉上了唐伯虎,大家 一起完蛋,進士沒考上,連舉人都沒 了,所以徐經同志痛定思痛,對坑害了無數人(主要是他)的科舉制度深 惡痛絕,教育子孫,要與這個萬惡的 制度決裂,愛考不考,去他娘的。
  對這段百年恩怨,徐弘祖是否瞭 解,不清楚,但他會用,那是肯定的。更重要的是,徐家雖說沒有級別, 還有點錢,所以他決定,索性不考了,出去旅遊。
  剛開始,他旅遊的範圍,主要是 江浙一帶,比如紫金山、太湖、普陀 山等等。後來愈發勇猛,又去了雁蕩 山、九華山、黃山、武夷山、廬山等 等。
  但這裡,存在著一個問題||錢。
  旅行家和大俠的區別在於,旅行 家是要花錢的。列一下,大致包括以 下費用:交通費、住宿費、導遊費、 餐飲費、門票費,如果地方不地道, 還有個挨宰費。
  我說過,徐家是有錢的,但只是 有點錢,沒有很多錢,大約也就是個 中產階級。按今天的標準,一年去旅 遊一次,也就夠了。但徐弘祖的旅行 日程是:一年休息一次。
  他除了年底回家照顧父母外,一 年到頭都在外面,但就這麼個搞法, 他家竟然還過得去。
  原因很簡單,比如交通費,他不 坐火車、也不坐汽車(想坐也沒), 少數騎馬,多靠步行(騎馬爬山試試)。
  住宿費,基本不需要,徐弘祖去 的地方,當年大都沒有人去,別說三 星級,連孫二娘的黑店都沒有,樹林 裡、懸崖上,打個地鋪,也就睡了。
  餐飲費,也沒有,我考察過,徐 弘祖同志去的地方,也沒什麼餐館, 每次他出發的時候,都是帶著乾糧, 而且他很扛餓,據說能扛七八天,至 於喝水,山裡面,那都是礦泉水。
  門票費也是不用了,當年誰要能 在徐弘祖同志去的地方,設個點收門 票,那只能說明,他比徐弘祖還牛, 該收。
  挨宰費是沒有的,但挨宰是可能 的,且比較敞亮,從沒有暗地加價坑 錢,都是拿刀,明著來搶。要知道, 沒門票的地方,固然沒有奸商,卻很 可能有強盜。
  據本人考證,徐弘祖最大的花銷,是導遊費用。作為一個旅行家,徐 弘祖很清楚,什麼都能省,這筆錢是 不能省的,否則走到半山腰,給你挖 個坑,讓你鑽個洞,那就休息了。
  就這樣,家境並不十分富裕的徐弘祖,穿著儉樸的衣服,沒有隨從, 沒有護衛,帶著乾糧,獨自前往名山 大川,風餐露宿,不怕吃苦,不怕挨 餓,一年只回一次家,只為攀登。
  從俗世的角度,徐弘祖是個怪人,這人不考功名,不求做官,不成家 立業,按很多人的說法,是毀了。
  我知道,很多人還會說,這種生 活荒謬,是不符合常規的,是不正常 的,是缺根弦的,是精神有問題的。
  我認為,說這些話的人,是吃飽 了,撐的。
  人只活一輩子,如何生活,都是 自己的事。
  自己這輩子渾渾噩噩地沒活好, 厚著臉皮還來指責別人,有多遠,就 去滾多遠。
  徐弘祖旅行的唯一阻力,是他的 父母。他的父親去世較早,只剩他的 母親無人照料。聖人曾經教導我們: 父母在,不遠遊。
  所以在出發前,徐弘祖總是很猶 豫,然而他的母親找到他,對他說了 這樣一番話:「男兒志在四方,當往 天地間一展胸懷!」
  就這樣,徐弘祖開始了他偉大的 歷程。
  他二十歲離家,穿著布衣,沒有政府支持,沒有朋友幫助,獨自一人,遊歷天下二十餘年。他去過的地方,包括湖廣、四川、遼東、西北,簡 單地說,全國十三省,全部走遍。
  他爬過的山,包括泰山、華山、 衡山、嵩山、終南山、峨眉山,簡單 地說,你聽過的,他都去過,你沒聽 過的,他也去過。
  此外,黃河、長江、洞庭湖、鄱 陽湖,金沙江、漢江,幾乎所有江河 湖泊,全部遊歷。
  在遊歷的過程中,他曾三次遭遇 強盜,被劫去財物,身負刀傷,還由 於走進大山,無法找到出路,數次斷 糧,幾乎餓死。最玄的一次,是在西 南。
  當時,他前往雲貴一帶,結果走 到半路,突然發現交通中斷,住處被 當地土著圍,過了幾天,外面又來了 明軍,又開始圍,圍了幾天,就開始 打,打了幾天,就開始亂。徐弘祖好 歹是見過世面的,跑得快,總算順利 脫身。
  在旅行的過程中,他還開始記筆 記,每天的經歷,他都詳細記錄下來,鑒於他本人除姓名外,還有個號, 叫做霞客,所以後來,他的這本筆記,就被稱為《徐霞客遊記》。
  崇禎九年(西元一六三六年), 五十歲的徐弘祖決定,再次出遊,這 也是他的最後一次出遊,雖然他自己 沒有想到。
  正當他考慮出遊方向的時候,一 個和尚找到了他。
  這個和尚的法號,叫做靜聞,家 住南京,他十分虔誠,非常崇敬雞足 山迦葉寺的菩薩,還曾刺破手指,血 寫過一本法華經。
  雞足山在雲南。
  當時的雲南雞足山,算是蠻荒之 地,啥也不通,要去,只能走著去。
  很明顯,靜聞是個明白人,他知 道自己要一個人去,估計到半路就歇 了,必須找一個同伴。
  徐弘祖的名氣,在當時已經很大 了,所以他專門找上門來,要跟他一 起走。
  對徐弘祖而言,去哪裡,倒是個 無所謂的事,就答應了他,兩個人一 起出發了。
  他們的路線是這樣的,先從南直 隸出發,過湖廣,到廣西,進入四川,最後到達雲貴。
  不用到達雲貴,因為到湖廣,就 出事了。
  走到湖廣湘江(今湖南),沒法走了,兩人坐船準備渡江。
  渡到一半,遇上了強盜。
  對徐弘祖而言,從事這種職業的 人,他已經遇到好幾次了,但靜聞大 師,應該是第一次。此後的具體細節 不太清楚,反正徐弘祖趕跑了強盜, 但靜聞在這場風波中受了傷,加上他 的體質較弱,剛撐到廣西,就圓寂了。
  徐弘祖停了下來,辦理靜聞的後 事。
  由於路上遭遇強盜,此時,徐弘 祖的路費已經不足了,如果繼續往前 走,後果難以預料。
  所以當地人勸他,放棄前進念頭,回家。
  徐弘祖跟靜聞,是素不相識的, 說到底,也就是個伴,各有各的想法,靜聞沒打算寫遊記,徐弘祖也沒打 算去禮佛,實在沒有什麼交情。而且 我還查過,他此前去過雞足山,這次 旅行對他而言,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然而他說,我要繼續前進,去雞 足山。
  當地人問:為什麼要去?
  徐弘祖答:我答應了他,要帶他 去雞足山。
  可是,他已經去世了。
  我帶著他的骨灰去。答應他的事 情,我要幫他做到。
  徐弘祖出發了,為了一個逝去者 的願望,為了實現自己的承諾,雖然 這個逝去者,他並不熟悉。
  旅程很艱苦,沒有路費的徐弘祖 背著靜聞的骨灰,沒有任何資助,他 只能住在荒野,靠野菜乾糧充飢,為 了能夠繼續前行,他還當掉了自己所 能當掉的東西,只是為了一個承諾。
  就這樣,他按照原定路線,帶著 靜聞,翻越了廣西十萬大山,然後進 入四川,越過峨眉山,沿著岷江,到 達甘孜松潘,渡過金沙江,渡過瀾滄 江,經過麗江,經過西雙版納,到達 雞足山。
  迦葉寺裡,他解開了背上的包裹,拿出了靜聞的骨灰。
  到了。
  我們到了。
  他鄭重地把骨灰埋在了迦葉寺裡,在這裡,他兌現了承諾。
  然後,他應該回家了。
  但他沒有。
  從某個角度講,這是上天對他的 恩賜,因為這將是他的最後一次旅途,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吧。
  他離開雞足山,又繼續前行,行進半年,翻越了崑崙山,又行進半年,進入藏區,遊歷幾個月後,踏上歸 途。
  回去沒多久,就病了。
  喜歡鍛鍊的人,身體應該比較好,天天鍛鍊的人(比如運動員),就 不一定好,旅遊也是如此。
  估計是長年勞累,徐弘祖終究是 病倒了,沒能再次出行。崇禎十四年(一六四一),病重逝世,年五十四。
  他所留下的筆記,據說總共有兩 百多萬字,可惜沒有全數保留下來, 剩餘的部分,大約幾十萬字,被後人 編成《徐霞客遊記》。

  在這本書裡,記載了祖國山川的 詳細情況,涉及地理、水利、地貌等 情況,被譽為十七世紀最偉大的地理 學著作,翻譯成幾十國語言,流傳世 界。

  以上就是徐弘祖的故事。
  就現今的眼光看,徐弘祖有點愣 頭愣腦。石悅拿他的故事做為《明朝 的那些事兒》結尾,也有點突兀。畢 竟,在歷史的長流中,徐弘祖只是一 個默默無名的小人物(最起碼,在看 到這篇文章以前,你知道徐弘祖是何 許人嗎?)
  以這麼一個小人物做為《明朝的 那些事兒》的收尾,原因何在?
  是有原因。
  石悅的解釋如下:

  這是一個偉大的地理學家的故事。徐弘祖為了研究地理,四處遊歷, 為地理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是 中華民族的驕傲。
  是這樣嗎?
  不是的。
  其實講述這人的故事,只想探討 一個問題,他為何要這樣做?
  沒有資助,沒有承認(至少生前沒有),沒有利益,沒有前途,放棄 一切,用一生的時間,只是為了遊歷?
  究竟為了什麼?
  我很疑惑,很不解,於是我想起 另一個故事。
  新西蘭(紐西蘭)登山家希拉里,在登上珠穆朗瑪峰後,經常被記者 問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爬山?」
  他總不回答,於是記者總問。終 於有一次,他答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 無法再問的答案:「因為它(指珠峰),就在那裡!」
  因為它就在那裡。
  其實這個世上很多事,本不需要 理由,之所以需要理由,是因為很多 人喜歡找抽(沒事找事),抽久了, 就需要理由了。
  正如徐霞客臨終前,所說的那句 話:「漢代的張騫,唐代的玄奘,元 代的耶律楚材,他們都曾遊歷天下, 然而,他們都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受 命前往四方。我只是個平民,沒有受 命,只是穿著布衣,拿著枴杖,穿著 草鞋,憑借自己,遊歷天下,故雖死,無憾。」
  說完了。
  我要講的那樣東西,就在這個故事裡。
  我相信,很多人會問:你講了什 麼?
  用如此之多的篇幅,講述一個王 朝的興起和衰落,在終結的時候,卻 說了這樣一個故事,你到底想說什麼?
  我重複一遍,我要講的那樣東西,就在這個故事裡,已經講完了。
  所以後面的話,是講給那些不明 白的人;明白的人,就不用繼續看。
  此前,我講過很多東西,很多興 衰起落、很多王侯將相、很多無奈更 替,很多風雲變幻,但這件東西,我 個人認為,是最重要的。
  因為我要告訴你,所謂千秋霸業,萬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 糞土。
  先變成糞,再變成土。
  現在你不明白,將來你會明白, 將來不明白,就再等將來,如果一輩 子都不明白,也行。
  而最後講述的這件東西,它超越 上述的一切,至少在我看來。
  但這件東西,我想了很久,也無 法用準確的語言,或是詞句來表達, 用最欠揍的話說,是只可意會,不可 言傳。
  然而我終究是不欠揍的,在遍閱 群書,卻無從開口之後,我終於從一 本不起眼,且無甚價值的讀物上,找 到了這句適合的話。
  這是一本檯曆,一本放在我面前,不知過了多久,卻從未翻過,早已 過期的檯曆。
  我知道,是上天把這本檯曆放在 了我的桌前,它看著幾年來我每天的 努力,始終的堅持,它靜靜地,耐心 地等待著終結。
  它等待著,在即將結束的那一天
,我將翻開這本陪伴我始終,卻始終 未曾翻開的檯曆,在上面,有著最後 的答案。
  我翻開了它,在這本檯曆上,寫 著一句連名人是誰都沒說明白的名人 名言。
  是的,這就是我想說的,這就是 我想通過徐霞客所表達的,足以藐視 所有王侯將相,最完美的結束語:
  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 式,去度過人生。
就算是lover最後還是會over就算要fuck起初也要有fu就算是believe中間還是有個lie

doghiop wrote:
誰能簡單的跟我說一下...(恕刪)
人生自古誰無死...

結論就是死
究竟

doghiop wrote:
誰能簡單的跟我說一下什麼是[人生]? 人生的價值是什麼?


還用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JLxkOYKMdk
之前午餐吃飯時 在[親子天下]雜誌翻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裡面的一段文很有生命的意義 與大家分享:



[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 - 總編輯的話─何琦瑜部落格

一、自我探索:對自己的能力有真實的了解;

二、與他人的連結:知道這些能力可以從什麼角度來服務世界的需要,能夠帶給他人幸福;

三、深度的喜悅:運用自己能力服務世界的時候,即使面臨挑戰和困難,也會感到深度的喜悅,而不只是表淺短暫的快樂。


http://www.parenting.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64&nid=2904


PS:版主可以看看!!
生命的意義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命

生活的目的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活


很久前上成功嶺受大專軍訓時,大禮堂兩旁掛著這標語

久而久之竟然給我悟出甚麼是「人生」的道理~~~給你做參考吧!

希望你也可以受益無限

我只知道有三件事順利進行

那這樣的人生一切就都沒問題了

吃的下

睡的著

拉的出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