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7月台北電影節有先放兩場因為沒搶到試映票所以已列入必看的電影據去看過的鄉民在PTT電影版的反應不算差我有把小說看完 如果在國高中有類似經驗的人看了小說共嗚應該不小至於電影有女主角就夠了 其他好像不是那麼重要
這部小說在九把刀的系列中算是比較生活化的,九把刀的強項在於敘述,能夠把一件簡單的事情敘述得很生動,所以他期望自已成為華人中最會說故事的人,而非最厲害的作家.這部小說的內容雖然談不上高潮迭起,但會讓人有一直看下去的欲望,這也是九把刀厲害的地方.殺手歐陽盆栽是屬於殺手系列,聽說改很大,但我還是會抽空到電影院看一下,算是捧刀大和老蕭的場...至於那些年這部是九把刀自己導的,一定是忠於原味,更是非看不可.九把刀的小說我全看過了,而且大多看了4,5遍以上.有些人很喜歡,也有些人很討厭,有一個關鍵在於先看哪一本,因為九把刀是多產的作家,所以還是有良莠不齊的狀況,而且又有不同的系列,當你第一本看到地雷或是不喜歡的系列時,就會認為他的小說超難看(古龍小說也有相同問題),可以先看一下別人的推薦再決定由那一本入手.
HoshinoAki-TYO wrote:這有什麼好疑問的一一...(恕刪) 聖經...不能這樣比較吧我當然也知道,喜不喜愛是很主觀的東西因為我身邊沒有人再看刀先生的作品所以才有一點疑問我只是再想有沒有人只是盲從?因為周遭的人都在看才跟著看就像哈利波特and魔戒等...當初還沒紅的時候我朋友有在看我也有拿過來看一下..完全沒興趣現在紅了一堆人再看究竟有多少人是真的喜歡?又有多少人只是盲從而已?richardlu789 wrote:這部小說在九把刀的系...(恕刪) 介紹的很詳細反而會想讓我去看看刀先生的作品剛剛還在考慮要不要回文擔心引發不必要的筆戰...(Peace~我愛好和平)還好刀先生的粉絲很Nice
其實不能真的算認識九把刀。雖然在他這篇小說文章裡頭有幾個人都是識得的...。不管是當年他的班導、國文老師...甚至是他的同班同學,及演員。小說有大部分是渲染的情節,把苦澀的那一部份去除,然後剩下比較深的記憶,用不同的語言鍊結出讀者心中的故事。其實看他的小說,就像在說自己的故事一般,只是男女主角可以自由置入..一起追過的XX、 XX可能是童年的蜻蜓,成長的夢想,或者是隔壁班長髮的女孩...。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往往在痛苦過後會自動選擇遺忘,然後把那些微不足道的快樂予以放大,痛並快樂著(跟當兵的回憶一樣?!)。突然想起曾經有過的那段年輕,颯颯的椰林大道,以及寫在校門口牌樓上的那幾個大字:『團結、奮發、篤學、力行』..在小說裡一筆一筆的刻下,模糊卻又清晰...。嗯...太正經了,一點都不像我。如果把『追』改成『騎』呢?...會不會馬上被回收?
水共 慢慢 wrote:請問刀先生的作品有這麼好看嗎??? 之前我也是有這樣的疑問,有跟人借來翻看看他的文章基本上就是把他想講的東西用有點自HIGH的語氣再加一些別的地方拿來的梗寫出來吳淡如的書也是這樣自己捧自己然後書裡面引用一大堆別人寫的東西好像很多讀者吃這一套
水共 慢慢 wrote:聖經...不能這樣比...(恕刪) 他的書好像都會用塑膠套封起來.所以我不可能買來看網路上有看過幾篇蠻口語的. 內容淺顯很合年輕人的口味吧加油...國片就靠你們捧場了不過. 導演這行好像門檻蠻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