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gmichelle2001 wrote:
奸的好人系列嗎?
好眼熟
恩,書名是”XXXX的問話術”(避免廣告自動消除),
目前看到一半多一點點,因為在前半段有提到關於自信的部份,
而判斷一個人有沒有自信可以從這個人是否過份強調行為意識來判斷,
像是用手拿水杯喝水、用手轉喇叭鎖開門,
這些事情本來應該都是屬於”無意識、有能力”
也就是你不需要告訴你自己我要喝水、我要開門,就應該要完成的。
如果你面前有一個人,本來可以無意識完成的事情(喝水、開門等),
都必須要眼睛盯著看並且專注才有辦法完成,
那就可以推估這個人目前處於緊張且無自信的狀態,
反之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所為的行為有自信,
那她就有能力去觀察自身以外的部份,也就是”環境意識”。
我覺得這某種程度可以解釋前幾天關於自信的討論,
面對異性沒有自信的人,多半都無法將意識從自身拉開,
會不斷想到萬一失敗了(我)要怎麼辦?我沒房沒車應該追不上吧?
但具有自信的人則恰恰相反。
前面有人提到自負和自信的問題,我想我們應該可以這樣解釋,
缺乏自信的人,太過於將負面的意識放在自己身上,
而自負的人則是過度的將正面的意識放在自己身上,
但這兩種人給他人的感覺,都稱不上是自信,
自信的感覺應該像是開車、像是游泳,
甚至是工作的過程中,那種完全忘記時間、忘記自我的感覺,
所以說當人在自信的狀態下自我意識會降到最低,
但大幅提昇對周遭環境觀察的”環境意識”。
至於”環境意識”一詞,是因為是書中借用飛行員的術語,
來舉例熟練開車之後的狀態,當開車變成你的本能的時候,
你才能夠開始真正的觀察周遭的環境,
同理工作中的自信你可以替換成工作意識、遊戲中的自信可以替換成遊戲意識,
而人際關係中的自信也可以替換成”溝通意識”等等,
但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當自我意識降低的時候,
你才能夠真正的將注意力放在自身以外。
然後再加上一個重要的觀念"人最看重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
因此自信的人更容易讓別人感到被尊重,缺乏自信及自負的人則否。
所以自信與否對於與異性交往來說,應該是確實會有部份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