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84vu wrote:
你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
哥哥或弟弟買房子(能力只能買一間),父母叫兒子把房子讓給女兒結婚用,無償給女兒及女婿使用?兒子要結婚,再自己想辦法?
沒有!
但是我身邊也沒有 "女兒買房子,父母叫女兒把房子讓給兒子結婚用" 的例子
樓主所提的這個問題
大部分網友(不論男女),都一面倒地認為那位姊姊不用把房子讓給弟弟
我身邊的現象是大部分結婚的人都另外買房子
這倒不是我身邊的人多有錢(我沒啥豪門親戚朋友)
而是現在大部分的女性都不願意結婚後和公婆住
(我也同意:要找到肯和岳父母住的男性也不多)
所以新郎新娘會另外買過房子住
男方女方父母贊助新人們一些頭期款
但剩下的貸款就還是交給新人們自己去解決
父母的房子是父母的老本,父母留著用(當遺產)
我父母對待孩子們(包括女兒)都採用以上模式
若沒錢買房子(或還在慢慢物色房子)的人,就先租個房子
我和某些長我一輩的親戚聊天時
他(她)們也表示年輕人有年輕人的世界
年輕人過自己的生活,有空時來看看他(她)們就好
註:長我兩輩的那一代普遍不是這種想法,但那一代大多往生了
從我父母那一代開始,就普遍生得少了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0624000011KK10490
最佳解答 wrote:
一九五三年前後,台灣在備戰思惟下鼓勵多多生育,因此人口數暴增,十年後,政府發現如果人口再這樣成長下去將會有很大的後遺症,因此於一九六四年全面推行家庭計畫│「一個不嫌少,兩個恰恰好」的口號喊了三十年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政府宣導的口號是「兩個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樣好」
至於婚後和公婆同住的例子,在我身邊不多了
扣掉獨生子(獨生女)的狀況
父母親的房子也都幾乎會保留另一個兄弟姊妹原本住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