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1000 wrote:
你一直強調 "結婚是...(恕刪)
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情呀
完全無誤
妳這種老一輩大家庭的思想..現代都市早就不適用了
就像我不會要求我老婆要供養我父母
因為我父母沒有養過我老婆任何一天
我也沒有必要去養他父母
因為他父母也沒有養過我任何一天
我要做的是養好我自己的父母
她要做的是養好她的父母
當然雙方家庭有困難的時候可以互相幫助
但這絕對不是必要的
過年過節回去拜訪長輩也ok...
跟對方的兄弟姐妹也可以維持朋友關係
禮尚往來沒啥問題
但這跟有沒有收聘金有啥關係??
有收聘金就可以往來?
沒收聘金就不可以往來?
邏輯差也要有個限度麻..
還有為什麼要娘家幫你帶小孩
小孩自己生的..自己不會帶喔?
什麼東西都要老人家幫忙
不丟人嗎?
我就是不會像你這樣
老婆娶進來後就要他做牛做馬服伺公婆
然後說的好聽什麼很體貼的
其實是把老婆當菲傭的假道學
~~安室奈美惠魂~~
N年前我的同事要結婚時剛好外國同事到台灣來,先說明此老外跟我們已經混得像哥兒們,他也很喜歡亞洲的文化.
解釋完大小聘的用意後他就有點不以為然(覺得像是在做買賣), 對了~ 請問各位知道 "聘金" 的英文應該要怎麼翻比較對???
討論到大小聘要60+36時他聽了就有點光火,一般碰到的都是大聘不收小聘收的嗎?結果這老外就問一句,那大聘不收的話幹嘛不乾脆放個一兩百萬擺個面子,這時我跟我同事都是立即性的反應(我親眼看到的是我做伴郎的時候目睹過的), 絕對不行, 要是突然改要收的話那怎麼辦?? (我當伴郎那次就差點搞到這樣,聽我朋友說當初講好是不收的,但迎娶當天卻突然說要收,理由是女方是大姊.....什麼要照顧弟妹什麼鬼的..)
我老外朋友只說一句, 你們這樣連個基本的互信都沒有是要結個屁呀? 在歐洲大多是在禮堂或法院公證完, 當晚請自己的親朋好友來吃飯, 但也沒有包紅包的禮俗, 只是所有的朋友都會帶禮物過來, 他說了一句 "你們所想要的應該是眾人的祝福不是嗎? 還是要那些錢???"
最終他補了一句..........
.............
...........
......
...
..
那收了聘金後會開發票嗎??? 要是不適用可不可以退貨???????
很多人在提親時,會先講好-大聘不收,只收小聘,原則上是收個幾萬塊補貼一下女方的開銷,不過很多男方為了充場面好看,會把大聘的部分放了很多的現金,例如放個60萬或是甚至120萬,原本心想可以在訂婚儀式後收回來,沒想到有的女方家長沒看過這麼多的錢,一看到眼睛都亮了,加上一堆親戚的鼓噪下最後心一橫,直接把大聘給收走了,但是他們萬萬沒想到,其實年輕人結婚,有的時候是為了充場面而由家長跟親戚借來的,也因此常常會鬧出問題,婚還沒結成就已經搞得兩邊家族的不愉快!!
所以說,結婚幹嘛要有聘金跟嫁妝呢?!
P.S.小弟的同學當初就是因為這樣,到最後離婚收場!而最近老婆大人的親戚也是因為這些問題,搞的男方的媽媽堅決反對這個婚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