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為何女人總是那麼苦情,不滿的重男輕女案例....(文長)

台灣地區要女性犧牲成就家中男丁的案例時有所聞,南部地區尤甚,
幾乎沒聽過哥哥或弟弟買房子(能力只能買一間),父母叫兒子把房子讓給女兒結婚用,
一般都會叫兒子自己留著結婚用,無償給女兒及女婿使用?身邊完全找不出這樣的例子。
老家在南部+1

台南高雄人真的蠻多這種傳統的,但是我覺得你閨蜜應該要放大格局,好好想想整個家的未來。因為妥協的結果絕對是家中那位男性最後會拖垮整個家,包含年邁父母的晚年。

這狀況應該也不是一天累積而成的,但是再不讓父母改變觀念未來會是雙輸的局面,你閨蜜未來也會有自己的家要承擔,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會知道只有自己沒有倒下,才有能力照顧別人。所以請他好好想想這房子,為了所謂的傳統,這樣妥協,對這個家未來比較好嗎?傳統不是所有觀念都不好,但是好的要留下,不好的要改變,是我們年輕一輩的責任。尤其在重男輕女既得利益者的男性們,其實帶頭改變傳統會更加容易,因為老一輩總是聽男生的話。

養兒方知父母恩,觀老方知己未來。

Kanyil wrote:
我覺得你好像把"閨密" 和 "小蜜" 搞混了吧。
你這個誤會和我朋友誤以為"手帕交"是一種最新玩法一樣。
另外,我一直以為因該是"小秘",意指小秘書才對,不是嗎?
語言本來就是反映社會生態,Trash Talk也不用這麼砲聲隆隆的。


看清楚發文樓主使用哪一個 蜜? 密?

再來說話。

你覺得我砲聲隆隆嗎?

我倒是覺得討論朋友隱私不道德。



vu84vu wrote:
GII是聯合國根據「孕產婦死亡率」、「未成年生育率」、「兩性國會議員比率」、「中等以上教育程度的男女比率」、「兩性勞動參與率」等5項指標所做的評比,用來衡量各國因性別不平等造成的發展損失,指標分數介於0~1之間,值愈低愈佳。
「孕產婦死亡率」、「未成年生育率」、「兩性國會議員比率」、「中等以上教育程度的男女比率」、「兩性勞動參與率」似乎完全反映不出傳統家庭要女兒犧牲權益成就家中男丁的情況。

分幾個面向討論:

一、亦有所聞:家裡的兒子犧牲權益成就家中女兒
推薦:天使的眼淚:幸福時光機
http://www.ireader.cc/index.php/study/study_01_5_detail?sn=208167&article_sn=435839
幸福時光機 wrote:
其中有一篇故事[妹妹的禮物]是在描述兄妹相依為命的感情,哥哥放棄了念大學的機會為了賺錢讓妹妹讀書,哥哥看見過著大學生活的妹妹,不免傷心了起來,發瘋似對妹妹咆哮,妹妹太想逃離這樣的哥哥於是在逃離的路上出了車禍腳骨折,隔天是哥哥的生日,妹妹存錢買電腦送給哥哥,而電腦是她一直想要卻沒辦法擁有的,因為最後她送給了哥哥,不意外,哥哥了解自己在妹妹心中的地位,不再傷心,回到了感情最好的他們。這是最感動到我的故事,我常常和哥哥吵架,也不像小時候感情那麼要好,有時候還真想回到過去呢!擁有的比現在都還多,藉由這篇故事給我的力量,想要好好跟哥哥相處!不想就這樣淡了我們的關係。

「家中都兒子,其中一個犧牲自己成就其他兄弟」,或是「家中都女兒,其中一個犧牲自己成就其他姊妹」的例子亦有所聞。
所以「犧牲女成就男」、「犧牲男成就女」、「犧牲男成就男」、「犧牲女成就女」都是社會狀況的一種。

二、拋開什麼"所聞",單純就個人的生活經驗
(1)我父母對每個孩子(包括女兒),都是持能唸到多高就給唸到多高的作法,沒有差別待遇。只是有人選擇一口氣唸到想要的學歷,有人選擇先工作後再唸到想要的學歷。目前我們兄弟姊妹們的學歷大家都是一樣的。
(2)我老婆這邊的狀況亦同,我岳父母鼓勵女兒往上唸。(我老婆愛不愛唸書就是另一回事了)
(3)我有一些女性同學,在她家反而是她學歷比兄弟高,不過這原因應歸屬於他兄弟較不愛唸書。

三、(承一)但想討論發生比例這個觀點的話
假設我國社會有20%的家庭是家中女性輟學,以供家中男性唸書
那這個事情,反映在「中等以上教育程度的男女比率」這項指標上就會呈現出差距
假設我國社會有10%的家庭是家中女性輟學、有10%的家庭是家中男性輟學
那這個事情,反映在「中等以上教育程度的男女比率」這項指標上就會呈現沒有差距

四、GII的指標也反映不出「男人負擔了較多的家用」這樣的事情上
「男人賺的錢要負責家用、女人賺的錢自己運用,如果女人賺的錢不夠用男人再給一些」這樣的例子也是有的。
我前女友就是這樣的想法和做法,雖然沒結婚,但她那時已經把生活開銷都讓我負擔,她賺的錢都歸她自己使用,但她還是會有不夠用的狀況,於是要我買一些她想要的東西給她。
至於我和我老婆,按賺錢的能力來決定負擔的比例 (雖然算起來也是我負擔多,但我認為公平)

又例如#146樓,也有些女性過的是「付錢時由大爺付、做家事時不准有大爺」的日子
這種事情似乎也反映不出在GII的指標上

kegabu wrote:
每個年輕女兒都覺得不公平
但當這女兒變為人母,又會做出同樣的事來

女兒終究要嫁人,嫁的人良不良孝不孝,難說
女婿終究是外人,親不過自己與自己兒子
所以女兒的錢,是給女婿用,還是兒子用?

vu84vu wrote:
那是那些女性沒有自覺,沒有意識,
總是在幫忙執行父權社會的思想,
男人樂在一旁看戲,成為既得利益者。

回頭跟妳討論一下這個現象
為什麼"那些女性沒有自覺,沒有意識"?
因為如果自覺只是指"權益"的部分,而沒自覺到"義務"的部分
這樣的自覺就不夠完整
也就是某些女性自己也在傳承父權社會中的一些觀念

例如曾有某女性網友提到她跟長輩抗議為什麼兒子可以有比較多的零用錢
得到的答案是:因為兒子交女朋友要負責買單,所以給較多的零用錢。
這位女性網友同意這樣的觀念,將來她當媽媽時很可能也是照著這觀念來做
(其實她算出生在好命人家,我以前在大學時零用錢要自己打工賺)

這也某種程度的解釋了當這女兒變為人母,又會做出同樣的事來
因為那些媽媽心中認為:兒子要養媳婦,女兒給女婿養就好
媳婦是嫁進來的,女兒是嫁出出去的
男人要養家、婚後女兒像潑出去的水這樣的觀念,造成那些媽媽這樣做
(我老婆沒這觀念,我也希望我女兒沒這觀念)

孩子生的少,我女兒是我掌上明珠
我不希望她將來結婚後像潑出去的水
也不希望她在兩性關係中居於弱勢(依賴男性)
所以父權社會這一套我希望她不要學太多
但想改變這一套,有部分阻力也來自於某些女人

hchou38 wrote:
是這樣一回事的.因為...(恕刪)



其實問題最大的是妳自己,不是妳朋友,

如果你還想要這個朋友,就別管這麼多,不然遲早被她家人脫光打一頓,然後你的好朋友,也是會聽她家人的不與你來往,所以為了妳的安全還是別管這麼多。

Let's face it wrote:
這狀況應該也不是一天累積而成的,但是再不讓父母改變觀念未來會是雙輸的局面,你閨蜜未來也會有自己的家要承擔,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會知道只有自己沒有倒下,才有能力照顧別人。所以請他好好想想這房子,為了所謂的傳統,這樣妥協,對這個家未來比較好嗎?傳統不是所有觀念都不好,但是好的要留下,不好的要改變,是我們年輕一輩的責任。尤其在重男輕女既得利益者的男性們,其實帶頭改變傳統會更加容易,因為老一輩總是聽男生的話。

要既得利益者帶頭改變?這世界應該就不會有紛爭戰亂了。

立法都已規定,男女皆可繼承遺產,但南部很多家庭還是為了遺產問題吵鬧不休,常要請德高望重之人來調解,以前我們家村長就常來,至今男女雙方年事皆已高,遺產之爭尚未落幕...呵呵呵!
蝦米爸爸 wrote:
分幾個面向討論:一...(恕刪)

你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

哥哥或弟弟買房子(能力只能買一間),父母叫兒子把房子讓給女兒結婚用,無償給女兒及女婿使用?兒子要結婚,再自己想辦法?
蝦米爸爸 wrote:
GII的指標也反映不出「男人負擔了較多的家用」這樣的事情上
「男人賺的錢要負責家用、女人賺的錢自己運用,如果女人賺的錢不夠用男人再給一些」這樣的例子也是有的。
我前女友就是這樣的想法和做法,雖然沒結婚,但她那時已經把生活開銷都讓我負擔,她賺的錢都歸她自己使用,但她還是會有不夠用的狀況,於是要我買一些她想要的東西給她。
至於我和我老婆,按賺錢的能力來決定負擔的比例 (雖然算起來也是我負擔多,但我認為公平)

又例如#146樓,也有些女性過的是「付錢時由大爺付、做家事時不准有大爺」的日子
這種事情似乎也反映不出在GII的指標上

最初你引的GII性別不平等指數,應該是望文生義,要告訴大家,台灣男女很平等,但其中的指標無法反映所有的社會實況。

給你一個另一個觀點,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點名台灣為「性別歧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原因是台灣女性學歷愈高愈難結婚,這和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恰恰相反。如果學歷高、事業有成的女性很難結婚,又不能使用人工生殖技術幫助生育,就落入了研究報告說的,「因此沒辦法養出態度更自由的小孩,因而減慢了社會改變的速度」。



有些男人負擔全部或大部分的家用,所以台灣女性較佔上風?事實上,我周遭的情況包括我,就不是這樣的,我付的錢從交往以來老實說比對方還多,因為從小我就是不喜歡佔他人便宜的人,算算自己的荷包有剩就好,很多錢我都會自己掏腰包拿出來付,我家中母親、姐姐則是父親及姊夫比較摳,女生沒辦法,只好拿自己賺的錢來養家養小孩。

一個台灣至少兩個世界,你的世界是男女平等,甚至是男人較吃虧,那是你的世界,我們的世界跟你的是不一樣的,尊重你的看法,但不代表我們是道聽塗說或扭曲事實。
蝦米爸爸 wrote:
為什麼"那些女性沒有自覺,沒有意識"?
因為如果自覺只是指"權益"的部分,而沒自覺到"義務"的部分
這樣的自覺就不夠完整
也就是某些女性自己也在傳承父權社會中的一些觀念
例如曾有某女性網友提到她跟長輩抗議為什麼兒子可以有比較多的零用錢
得到的答案是:因為兒子交女朋友要負責買單,所以給較多的零用錢。
這位女性網友同意這樣的觀念,將來她當媽媽時很可能也是照著這觀念來做
(其實她算出生在好命人家,我以前在大學時零用錢要自己打工賺)
這也某種程度的解釋了當這女兒變為人母,又會做出同樣的事來
因為那些媽媽心中認為:兒子要養媳婦,女兒給女婿養就好
媳婦是嫁進來的,女兒是嫁出出去的
男人要養家、婚後女兒像潑出去的水這樣的觀念,造成那些媽媽這樣做
(我老婆沒這觀念,我也希望我女兒沒這觀念)
孩子生的少,我女兒是我掌上明珠
我不希望她將來結婚後像潑出去的水
也不希望她在兩性關係中居於弱勢(依賴男性)
所以父權社會這一套我希望她不要學太多
但想改變這一套,有部分阻力也來自於某些女人


你這篇文章寫的很好,因為你的看法是通盤考量.全面性的..哇哈哈

本王覺得,以大格局來講,男女的權利和義務,其實是被巧妙安排好的,應該全面性去看,而不是只挑幾個自己想看的



無論男女

不要眼睛只看見別人的權益,卻沒看到別人也必須去執行相對的義務

反過來講也一樣

不要眼睛只看見自己謹有義務,卻看不到自己也有著相對的權益


本王認為,兩性之間會有衝突.鑽牛角尖,有一部分是來自於"只看到眼前的不公平,而忽略了更廣大的公平"
路跑一哥 wrote:
你這篇文章寫的很好,因為你的看法是通盤考量.全面性的..哇哈哈
本王覺得,以大格局來講,男女的權利和義務,其實是被巧妙安排好的,應該全面性去看,而不是只挑幾個自己想看的
無論男女
不要眼睛只看見別人的權益,卻沒看到別人也必須去執行相對的義務
反過來講也一樣
不要眼睛只看見自己謹有義務,卻看不到自己也有著相對的權益
本王認為,兩性之間會有衝突.鑽牛角尖,有一部分是來自於"只看到眼前的不公平,而忽略了更廣大的公平"


不過我個人是覺得.可以再擴大一點.
不只是兩性之間.

人.常常都只會羨慕人家的成功.卻沒看到人家背後的努力.
看到對方享受的權利.卻看不到人家背後付出的代價.

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委屈.卻不會反思自己獲得了多少?
只想要獲取更多.卻不會想到自己已經獲得了多少?
更不懂得珍惜已經獲得的東西.

原因是甚麼?
我個人的分析是:
人.大多是自私的.
只會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
卻很難代入對方的立場.為對方想...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