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beex wrote:
小弟的女友也是差不多的症狀(恕刪)
其實真的分開之後我想了很多
我發現她不是憂鬱鎮也不是躁鬱症
她就只是個普通女孩
需要呵護和照顧、陪伴和關心、貼心和支持
但是男生的我
因為很多藉口,工作、生活大小事,自己的三五好友及自己的興趣,忽略她
逼得她去找其他人,逼得他不得不喜歡她,一切都是男生我這邊逼出來的
後來遇到另一位,我連把握都來不及,人家馬上看透我,消縱即逝
歷時一個多月
我好好的檢討自己,也好好的反省自己
自己這麼忙,真的能交女朋友嗎?
但是年近而立之年,我可不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我開始慢慢編織(存錢)我的結局了
相親
或是
被相親
只要對方愛我即可
我會學著怎麼愛上她
不要問我去哪裡改車,我只會跟你說不要去那裡改車。
raymond0322 wrote:
樓主可能沒發現
其實你已經有創傷症候群
跟這種人再一起會被感染到它們的症狀
建議去看一下醫生會比較好!
另外您不需要挽回
過一陣子它就會回來找你, 建議還是不要比較好 -_-(恕刪)
X的,我去YAHOO搜尋
我看到下面這段
它是人類對抗鉅變後的一種自然反應。通常出現在事變後的兩週內,而在三到六個月後,慢慢減輕症狀,逐漸回復調適。 因此"迅速介入"和"危機處理"二點原則極為重要。
由於它是人類企圖壓抑恐懼反應,而又忍不住不得不想的結果(這乃是因為當刺激過大時,會產生"異常記憶",也就是在腦內深處的海馬迴之處,留下"銘刻性記憶";以致每相似線索觸動時,它便會在當事人的眼簾腦海出現如放映電影一般生動的畫面,重演當時之可怖現象)。
而此種來自腎上腺與荷爾蒙分泌異常所產生的中樞神經亢奮變化,會造成語言功能的不活躍,而使當事人退回到生命早期的知覺與塑像之記憶型式。對兒童來說,由於其語言能力之限制,更會表現為「身體化」現象(如哭泣,僵化的表情等)。這種生理上持續性和全面性出現的過度亢奮現象,不但使當事人陷入極端敏感與恐懼的狀態;而且會以一種或兩種特定的重複的型式作惡夢。因此這段時間的惡夢與"夜驚"(半夜驚叫著醒來),都是會常發生的。類似的現象包括"睡不安穩"或"難以入睡"。
我真的中獎了,我常常四五點醒來,然後就睡不著了
接著又寫
成人們事後則往往採取"逃避"的反應,意即力圖將生活扳回常軌,而不願再去面對、思考或討論當時所發生的那件事。這對"重整家園"的目標來說也許是有用的,所謂「化悲憤為力量」。但如果過份努力的克制自己不去表達或發洩一些負面之情緒,如害怕、憂鬱、灰心或絕望、生氣,則此種"適應過份有效"的狀態,可能是表相的與暫時的。假以時日,未被處理的情緒,終將如水管的漏洞一般,會以更大的能量,在別處藉機爆發出來的。因此,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接納自己和別人的負面情緒"。
這一段我也成真了,所以我一直去練習跑步,盡可能用掉我的力氣和精神
這是我最近路跑的成績

跑步的時候,腦袋裡一直有東西浮現出來,我用盡力氣,而且還透支體力,一直往前衝,就是為了甩掉那個情緒
衝到終點後,我腦袋一片空白,我以為我甩掉了,但是回神後,心中難過一直在,我強忍心中的悲傷,跟朋友繼續互動著
最後,那篇文章最後提到
結論
總結來說,「創傷症候群」可視為是人類作為一種生物,應付壓力的自發保護和恢復之歷程。這個歷程,假以時日,當然也可以慢慢恢復;但心理性之介入,卻可以催化並使人恢復往有效功能之方向運作。
我又放心不少,原來這是人的正常現象,最快三個月,最慢六個月
我相信,我一定能用三個月的時間,趕快恢復,走出陰霾
最後,真的很謝謝大家在這篇討論串的回覆,一直給我很大很大力量和鼓勵
不管往後是過了幾年,還是多久,我都會一直回頭看著這篇討論串,謝謝。
不要問我去哪裡改車,我只會跟你說不要去那裡改車。
鯊魚辣椒 wrote:
原來真的有人...(恕刪)
請她一定要接受治療,這種病不治療是不可能康復的。
吃藥有抑制的效果但是卻點就是吃了之後就需要長期服用了,配合醫師的療程與觀察再慢慢剪藥,不然自己斷藥會有很強的負作用。
藥物並不是壞東西,總比完全置之不理好。
也是有另外的透過心理諮商等不用藥物的方式可以治療,但都必須要長期才能見效。
這期間的重點是需要有人在身旁陪伴,倒不需要鼓勵,因為外人無從得知真正得病人的感受與痛苦,其實只需要在旁邊頃聽就很足夠了,很多話例如要她想開一點,生活放寬心一點之類的其實不單單是廢話反而還會造成壓力。
如果你決定不配她走下去,起碼鼓勵她的家人讓她接受治療吧!雖然時間漫長也不知道何時才有效,總比都不做的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