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疏忽的時候,所以版大並沒有針對類似狀況去另外提撥"緊急基金"
一個家庭懂得理財是好事,但不要老是牽扯到"法"的精神
因為版大你現在在討論的是自己家人,不是外人
再者別忘記在"法"的前面還有"情理"
當初規範時所疏忽的狀況,是必須將這次的教訓先行解決
重新檢討原始規範中的疏失,訂定更完整的規範
這才是版大所謂的制度,也才符合制度確立的精神吧
"法"個人認為版大你扯太遠了
試問版大,若將來岳父母或父母往生須喪葬費用時,誰付
難道是各自由個人儲蓄支付嗎?
又或是再來PO個文問廣大的鄉民呢?
所以當初版大規範時疏忽了這些問題,所以就以特例解決這次的狀況
重新去提撥定額緊急基金,用來支付一些正常生活外的支出
或許會是比較完美的作法吧
個人拙見,參考參考
jeint75178 wrote:
小弟潛水許久,第一次...(恕刪)
1.看完版大的公積金規劃,小弟要先給您按個讚,我認為公積金的定立是很好的夫妻理財方式!
2.我想先詢問版大,公積金當初設立的目的,也就是將來這筆錢要主動支付的條件是什麼?
看您的描述好像是夫妻共同的花費?可否明確定義出來?
我想夫妻之間會產生意見不合應該是當初設立時沒談好動用時機?
2-1小弟在此在此先做假設公基金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存退休金"以及小孩的"教育費用"這兩個情況而言,
那麼我完全贊成您的處理方式=>有借有還!
2-2而如果您設立公積金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緊急危難,突發狀況,或是一些您所謂夫妻共同需支付的費用的
話=>我認為您太太懷孕,應該可以適用動用時機,完全以公積金來支付!
3.另外您太太並非第一次懷孕,之前公積金運用沒有這樣的問題嗎?還是公積金是從您女兒誕生後才成立的?
4.小弟認為您可以將這次的案例做為特例(畢竟一個女人要懷孕的時機也不多),若需要從您儲蓄扣除就直接
先支付了吧!=>但同時要和您太太溝通一個觀念=>明確表示公積金動用時機!
5.另外,其實您有提到一點.您每用存入的是1.5W~以上,建議您可以在日後固定一個基數,比如說是1.5W固
定不變,這樣的好處是,您可以很清楚之到未來這筆錢在幾年後會有多少,是否能滿足未來需求!
6.另外給您的建議,其實可以分成兩三個主要的公積金帳戶,分別控管未來的需求,一個公積金帳戶最好就定
一單一目的(需求),未來才不致於有太大的意見衝突.
以上是小弟的淺見,希望您能順利化解
jeint75178 wrote:
那今天情境變成我沒能力,須要向例如我父母借錢來渡過危機,那這錢要還嗎?如果要還,誰還?是共同還、那比例是多少?或是我一個人還?若情境變成是向女方親家借,要還嗎?我還或是我太太還?若是共同還的話,比例又是多少?
共同還. 我們家是按薪水算比例來支付大項支出.
為什麼跟婆家娘家借錢要還? 因為我們是成人, 不該當啃老族.
這跟你們夫妻間的情況不同, 你們之間的小家庭是進行式, 父母對你們的責任卻已了.
jeint75178 wrote:
若今天情境又變成因某人或某親家須要一筆大錢治病,我們在道義上需要出點錢又出點力,那誰付?誰還?買車呢?這種事情往後說不一定會碰到,那又要如何解決?相信不同的人與不同的情境或時空下,處理方式會非常多種多樣。
父母生病, 我們理當照顧, 當我們成人, 就變成是我們要照顧父母.
所以治病的錢當然要出, 難道要叫父母去等死?
一般來說, 我負責娘家開銷(孝親費, 紅包...), 先生負責婆家開銷.
但不得已的情況下會互相幫忙的.
最近先生正好買了車, 我一毛不願出.
我小心眼, 買車讓先生載別的女同事我會奇模子不爽.
但是我會多出房貸的錢, 減輕先生負擔.
我們夫妻處理一切款項的大原則都是如此, 小錢就隨意.
當我請育嬰假, 先生將扛起一切開銷, 並會給我零用錢.
我則從其中支出娘家孝親費和我自己的日常開銷.
今天貴夫人是懷孕才無法去工作賺錢,導致無法提撥公積金,
並非是一個只想靠老公養的人,一些人說版主今天已經付出很多,
但是沒有懷胎10個月過的人,根本無法了解生小孩到底需要付出到哪種程度。
再來版主說什麼女孩子生小孩是屁話,只能體諒
請問這樣有公平嗎?
為什麼不是版主體諒老婆呢?
你這麼會算,怎麼算不到老婆的辛苦??
生小孩頂多讓你生個3胎好了,難道不能像個男人,多負擔些錢,
多付了這幾10萬,你就沒有多的錢可以買HTC ONE X?
不可能嘛,版主在乎的是你覺得貴夫人剝了你2層皮,
但是請問你有想過,你又傷害了你老婆有多深呢......
想必你沒有思考過。
至於版主又提了許多的例子,那些又是其他的問題了,
而且也不是你們目前家庭的情況,將來有可能遇到,也有可能不會遇到,
對於目前的問題根本沒有解決,不也是屁話嗎,提了也沒用。
版主一直很執著法的精神,當初公積金這個法是你跟你老婆定的,
現在出現這個問題,一定是當初你們沒有想到會出現這種情形,
你還是回去跟你老婆老論吧,因為這是屬於你們自己的法,
別人說在多也沒有用,也沒人敢保證自己的建議是正確解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