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多層次傳銷成功的都是一定年紀以上,或者社會地位處於精英的階層,
才有可能建立長期的有錢人顧客群,因此有一點獲利。
例如電視節目講的,某某醫生看診會建議病人去市中心找他老婆/親戚開設的健康食品店買營養品...等,
退休而沒有財務憂慮的公務人員本身認識的人就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可以長期購買,
其他她們舉例的退休會計師...等,都是高層社經地位的人。
社會階層本來就很難跨越,有錢人有他們的特定交往群,
這群人不會隨便聽信一個貧窮社會階層、或者是他們原本不認識的陌生人幾句話,就隨便購買市價兩、三倍的產品。
要打入一定的社交圈,本身必須是那個經濟等級的人,
所以那些甚麼經濟基礎、人脈都沒有的年輕人,是沒有辦法靠租車、穿得很好的表面障眼法,就成功經營下去。
秘訣只有兩個:
1.你本身所處的社會階層(可以接觸的顧客群)
2.能否長期維持顧客群。
其餘的,沒到那個條件的,先努力賺錢再說罷。
很好奇,那些做過直銷夢,後來被現實打醒的人,心理上往後是否會反向不再信任任何人?
還是人會選擇自我安慰這條舒適的路,安慰自己說不是被騙,一切都只是自己條件不好?
學過行銷的人都知道,正派經營的廠商,不會放任公司無限制的擴充銷售據點,分散現有通路商的利潤,
假如這個社會有如此多的直銷成功的人,每個人都會碰見會員,
產品效益利潤被更多分母瓜分,一個小分母是賺不到前的,這是再簡單不過的基本邏輯。
就好像街上一家家開立相同性質的飲料店一樣,不會賺錢的。
就算要借錢開店/借錢做直銷,自己也要先研究目標市場,寫貸款企畫書一樣,投資前要全部想清楚。
TripleNickel wrote:
如果老闆們開表揚大會稱讚您幾句 畫一個"大餅"給您看...
再跟您收"場地費" "清潔費"... 還有更貴的"入會費"
您要這種"歸屬感"嗎?...(恕刪)
哈哈~ 所謂的入會費,不就是讓你自己當老闆,入股的意思嗎? 只要有稍稍不理智的話就會很容易沈下去的。
如果需要錢的話,老闆應該會巧立另一個名目,讓你入股工司,只要多少多少錢,然後怎樣怎樣跟公司共體時艱以後怎樣怎樣.... 這種歸屬感我真的親身遇過。我之前所屬的公司老闆因為錢週轉不靈,結果就是這樣化大餅讓幾個公司元老幹部入股,有幾乎一半的元老級主管真的就捧著積蓄下海了。

畫大餅,就像愛情裡的甜言蜜語一樣,加上所謂的歸屬感,真的會讓很多人暈船的。
有一點就是我們每天都在特價優惠,故意先把價錢報很高,在慢慢down價,會用什麼補助啊、員工價、限時限量啊還送你東西啊,還這個價格我請主管或者是只有你一個人有,有的還想跟你成為朋友(這樣他就不會退),一大堆理由,其實都是配套好了,跟本不是業務員多送你東西,有的業務員還說不能退,因為是什麼方案...,聽他鬼扯‧
公司內不時就在跟新人催眠上課,說其實很好賺,你看別人月入10萬,畫一個大餅給你,只有撐過一年低薪日子,以後每月就4.5萬在賺,成倍數成長,工作又輕鬆不時還去那裡玩(玩到是真的)‧且公司都是要講積極正面的話,只要有負面的話就會影響其他新人,所以對他們來說是禁止的‧只是沒像這種是大規模一次上千個來進行催眠,在那個環境每個人心機很重,只要講負面的話馬上就會傳到經理級耳朵,一直鼓勵你催眠你,平常上班時還在公司打麻將玩牌勒,總之想當業務的人不要找這種傳直銷,也不要想一步登天,還是每個月固定收入比較穩定,除非自己就是做業務的料,有賺錢的機會,你的主管不可能會讓給你賺,自己先賺飽再分一點甜頭給你
進入這種公司價值觀真的會改變,只有你不做時才會醒
dougmichelle2001 wrote:
富爸爸一書的作者,
提出傳直銷這上下線的手法是未來的趨勢,
如果你常接觸業務相關的工作,你會知道這是事實,
大多數經銷商制度的公司,都類似傳產這樣擁有一層一層的獎金制度,
也因為這樣的制度,優秀的業務員才會努力培育自己的下線,對公司整體而言是正面的。
但是,
到了台灣,
類似的產業已經"變相"
我們拿直銷跟某些保險公司的例子來說,
我有不少學員也是從業人員,他們公司的教育訓練有個特色-
"激勵重於技巧"
看到D大這樣寫,我有點懷疑:
1. 你是否看過清崎別的著作? (難道你這就不是"權威暗示"?)
2. 你真的接觸過國外的傳銷風氣?
如果兩個答案都是 yes, 我懷疑你還說的出 "傳銷肯定有賺錢的可能性" 這種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