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怎麼會有人不想生小孩?

klaussshoestring wrote:
一個人一生要多死多少動物和砍多少雨林供其所需
一個人一生會製造多少垃圾?
大自然有多少生物會因為多一個人類的誕生而死亡?
如果一切都以自己的著眼點出發
把生小孩當做是對社會或對人類的一種貢獻或義務
是不是也落入一種偏頗的觀點...(恕刪)


K兄的觀念基本上我是非常贊同的
但是,您如果因為這個原因而不生小孩,說實在並不會對現況造成多大的改變
相反的,如果您有下一代,相信您會從小灌輸他這樣的觀念
說不定長大之後也能為地球做些有意義的事
就算他不能拯救地球,了不起也就幾十億人口多一個罷了
不生,就一點機會都沒有


除非您是那種"看到死小孩就一肚子火"的人
否則,四十幾還不算太遲啦...
人是擁有自由意志的動物(事實上所有的動物、或生物應該都有)。
自由意志的可貴之處在於,連上帝都不能改變,只有自己可以改變。

生、或不生,取決於個人的自由意志,沒有對,也沒有錯。

不想生的人,有千百種的理由不想生,反對他的人就有千百種的理由可以證明他是錯的。

想生的人,有千百種的理由想生,反對他的人一樣有千百種的理由可以證明他是錯的。


既然生或不生都是取決於個人的自由意志,各位何必在此爭得面紅耳赤?


這篇文章一開始只是感想,因為我相信很少有人能不被小孩子天真無邪的笑容與舉動、軟軟的童語所感動,連我這個一向沒有小孩緣的人,都很想再抱抱我太太的乾女兒。

不過,這也只是感想,因為感動歸感動,生歸生,這是兩碼子事,我也不可能因為幾天的相處就改變初衷,至少得等我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以後再考慮。而這應該不是很容易達成的目標。

不意,居然引起生與不生兩派論戰,這並非本文初衷。

停止吧,無意義的論戰。


我武維揚 wrote:
因為我相信很少有人能不被小孩子天真無邪的笑容與舉動、軟軟的童語所感動,連我這個一向沒有小孩緣的人,都很想再抱抱我太太的乾女兒。


沒有不敬或是針對樓主的意思,不過對於你這句話,小弟還是得說,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請相信我,就是有人完全不吃小孩很可愛的這一套,壞的小孩就算了,看到乖的,還是一樣無感動~而且這種人不算少喔

青菜蘿蔔各有各的喜愛~還是再次強調,人是不同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自己的決定自己負責,請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任何人身上,生或不生都沒甚麼不對,就只是自己的選擇
選擇生不生小孩,是個人得自由,我也贊同開版網友所寫,不須要為這事動了火氣

事實上,不只小朋友可愛,在遺傳因子作祟下,我個人覺得大部分得哺乳類baby都很可愛(無尾熊,小貓,小兔之流)

我以前不想生得理由,是覺得地球人也很多了,我的遺傳因子沒啥特別得,留不留無所謂(<--有沒有人要鞭我的理由,我覺得我的理由比起啥"單純不喜歡小孩"好,因為這聽起來就像不願意付出感情)但轉念一想,多少比我差的人,還不是留,why not?

生小孩,要花你目前得資源,不管是金錢,時間,還是精力,想清楚,願意做,才去生,不然生了也是製造社會問題

但這就像我當初學開車,心想,大部分人都會開車,沒理由我學不會,別人可以養,沒理由你會養不起,難道原始人都比不過?父母也沒給我們啥精英教育,我輩還不是可以在社會上掙扎求生

用一個人,會浪費多少能源,製造多少污染當藉口,仍只是藉口,試問,當說出這個理由得同時,你有減少能源浪費,譬如大眾運輸工具上班,或是減少開箱次數?或是認為,反正我沒有下一代,管別人家的孩子去死?依然如故?有網兄建議,給下一代正確得觀念,應該是比較積極得作法

用小孩將來可能不是很會賺錢,不會是周小屌,蔡小林當藉口,仍只是藉口,我相信01上,應該沒有這個等級得有錢人,芸芸眾生,多是我輩受薪階級,我們也沒很會賺錢,那父母有後悔生下我們?看看那些有錢人得小孩,如神豬之流,把個妹就要送妹三百萬得名牌包,當然很爽,一輩子可能沒搭過捷運前,就可以去當董事長,當然很爽,不過你尊重他嗎?

小孩是不會帶"財"得,不過會帶給你更多得責任感,與不同,但更完滿得人生cirlce,夫婦相處,久了總會疲乏,年輕時得七次郎,到了四十會不會只剩張嘴?到了四十,多半很難生,與另一半相處不好,就砍掉重鍊?不過如果感情不好,小孩子通常也不會改善夫妻感情得!還是不要生吧

這只是我的想法,也沒要任何人就"生"吧,不過任何事,都有消極跟積極面,勇於面對,應該才不會遇到更大的問題!



我覺得前面有幾位網友
嘴上說生與不生都是個人意志,應予以尊重
最後卻又來句什麼"希望決定不生的人過幾年就不要後悔,"云云
好像決定不生的人過幾年一定會後悔覺得自己做錯了似的
有必要這樣酸嗎?

像我自己從剛退伍開始就覺得未來不想生
一直到現在十幾年過去了想法沒變過
我弟結婚兩年前生了一個小孩
我也沒抱過姪子幾次
不是他的問題,是我真的對小孩沒感覺
未來這個想法改變的機率也微乎其微
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要生~就是這麼簡單嘛~

有生沒生,都各有好壞啦~

我本身是沒有設限自己~隨緣~~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天天都是好日子
所以之前說會亡國滅種的都是在炒話題,唯恐天下不亂?
我是覺得不生小孩的人沒那麼多,生小孩的也沒那麼少,沒必要把不生小孩的人罵到好像民族罪人一樣...
========================
天下雜誌報導:少子恐慌?台灣其實沒生那麼少

總生育率降至全球最低的1.03與每年新生兒人數直直落的「少子化危機」,讓有識之士憂心忡忡,認為台灣未來「連麥當勞都是老人」,有「亡國滅種」之虞。衛生署長楊志良也語重心長的指出:「以後很多老人可能無人奉養;青壯年因經濟壓力大,自殺率升高」、「這是個悲慘的社會」。

【 誤解了指標計算的方法,所以看到了可怕的未來? 】

然而,在解讀統計數字的時候,除了要理解指標如何建構,也應搭配造成數字改變的社會變遷因素,以免造成誤解。一般使用的總生育率,是以年為基準計算的:2009年的總生育率1.03,是將該年各年齡層婦女生育總數加總計算而成的「代表性婦女的生育率」。也就是說,這個2009年的代表性婦女,是由當年19歲的小媽媽、25歲的辣媽以及35歲的職業婦女,各自貢獻一點點所「同年跨代」加總起來的。一旦女性的生育步調突然改變,那麼這樣的計算方式,將會使生育率會在短期內產生劇烈的改變。舉例來說,假設某國所有女性皆只在18歲時生一個小孩,那該國的總生育率就是1,而且都是由當年18歲的女性所貢獻。但如果現在每個女生都得要唸完大學再工作共8年,才會生一個小孩,那從今年開始,該國會有8年的時間,總生育是零!但有趣的是,該國每個女性一輩子還是生一個小孩,只是時間點改變了而已!

【 高等教育造成「生育率失落的十年」】

台灣自1990年代初期起,由於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大幅增加,導致婚姻與生育的時間被延遲,這樣劇烈的生育步調改變,自然也就「過度反應」在總生育率的大幅下滑上:當前一世代的生育主力是20到30歲的女性,而這一世代女性卻得等到30幾歲才開始生育時,此時「老的已經生了,年輕的卻補不上來」,「生育率失落的十年」的現象,於焉產生!以現在50到55歲的世代為例,他們一輩子平均生2.39個小孩,而生育的高峰期則在19到29歲;而對現在35到40歲的世代,她們的生育高峰雖然在30歲以上,但是這群人15¬到39歲(可看成是已完成生育史的一群)的平均生育總數,也還有1.62人,遠高於我們看到的 2009年1.03。(詳細計算可參考台大經濟系駱明慶教授所著 「總生育率下降的表象與實際」) 。

不過由於年齡與生育能力呈反比,再加上婦女本身的人力資本越高,養育兒女的機會成本也就越高,我們也沒有理由相信,等改變的過程完成,生育率就會回升到2。有人口學家研究顯示,當生育步調改變完成後,台灣的生育率大概會落在1.5左右,雖然仍不理想,但比起1.03 高出許多。因此人口老化的現象,並不似表面上亡國滅種般急迫。不過當然此一過程產生的調整成本,仍然是值得研究的。
就算是lover最後還是會over就算要fuck起初也要有fu就算是believe中間還是有個lie
我就是以上很多人說的年薪快破百的人
但卻是2份工作得來的
小孩會帶財來嗎?
會啦~因為你要為了小孩更認真上班賺錢加班.薪水才會多
我是真的要開始當爸爸才開始認真學習
例如:
言教(努力學習出口成金)
身教(不抽煙.不看迷片不怎樣.....等等)
害怕他再學校被欺負.還要帶他去學跆拳道.但是我深怕他會拿來欺負人(該學不該學?)
害怕他輸人好多.要帶去學美語.卻又害怕他翹課
真的很多很多讓我想花錢又不知道怎花下去
沒辦法.現在小孩太聰明了
加上家人過度保護
以我家小孩為例
保護過度
挑食.頂嘴.瞪人.罵髒話
都是老婆寵壞的
我一直很努力想把他引導好方向.但是我知道
眼前有一個阻力
是的.我老婆
我想
我日後可能會上報吧
為了小孩.我想我在怎打也要把他交好
多言了...回主題
如果在給我選擇
我不會想在有小孩了
我會把那些錢
一部份存下....
一部分及時行樂
出國走走.....
人活到30了....
也才去過日本美國大陸....還有好多地方去不了

近來身體欠安.會少上01~~~
很多人都說甚麼上一輩 也是生我們 現在時代不同了 小孩長大速度越來越快 小學開始玩遊樂器 初中就開始要手機 和電腦
沒多久他的需求就和成年人差不多了 而且現在 8年級啃老族已經那麼多 未來會變少嗎??

很多人說家教很重要 但你會發現 從小灌輸他的觀念 常常完全不敵外在環境給他的觀念
我已經有一些朋友 有這種無力感了

所以那些小孩還沒長大的年輕父母也別太有自信


說到後悔 通常生了後悔的都不敢到處講 一是對小孩心理不好 二是會被鞭不負責任




晚年沒小孩 夫妻會感情不好?? 反過來講 只靠小孩維繫的婚姻 不覺得可悲嗎??

年紀大了一樣可以充實自己多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各年齡層都可以 子孫不能選 朋友是可以選的
out of Porsche back to JDM again !!! GTO ==> GTR !!
GTOVR4 wrote:
很多人都說甚麼上一輩...(恕刪)


您說的真好,內行的!

再怎麼言教身教,真的都比不過同儕兩句話,唉,生來幹嘛?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