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redot wrote:
第一次在本版發文,請..女友也提了很多問題,像是問我如果對她沒有保障,我結婚後又把她甩了,那她還剩下什麼?沒有保障的話她幹嘛年紀這麼輕就結婚?還有我現在月收入比她多這麼多,如果離婚之後還有很多路可以走,而她就沒路了。女友也提了很多問題,像是問我如果對她沒有保障,我結婚後又把她甩了,那她還剩下什麼?沒有保障的話她幹嘛年紀這麼輕就結婚?還有我現在月收入比她多這麼多,如果離婚之後還有很多路可以走,而她就沒路了。.(恕刪)
娶妻要娶德,她的理財能力如何?
我老婆家境不好,高中就半工半讀,後來在貿易公司上班
憑36K的月薪,理財有道下,30歲就有車有房,比當年我月入55K的我資產還多
故結婚時她要求房子是共同持有,且她也出一半的錢,家人認為合理(因為她已經有房了)
而婚後錢給老婆管還能幫家裡換房,享受較好的生活品質
今天200萬給她,她又不會理財,到時你還要管錢,累的是你
要靠自己才叫保障,靠別人算什麼保障,因為自己沒賺錢,就要別人給錢,讓自己有保障?
愛對方就應該是互相的,如果真的是這麼現實,那好,你賺的是你的,他賺的是他的,按照比例拿出家用,
找個價值觀相近的伴侶,對彼此比較好,看起來是對方愛自己比較多,而非共同打拼的說法,
房子是你爸爸跟你付出勞力所得,供給給家庭使用,跟女方有什麼關係?
多少家庭為了頭期款,兩口子都努力存著,有間房子住還要嫌,
如果說愛情至上,那陪著對方都已經很幸福了,更何況對方也有安穩的經濟來源,
還沒結婚前,什麼事情都要好好考慮清楚、談清楚,
感覺她想清楚,但你想清楚了嗎?
輕易脫口說出房子登記女方,聽起來就是個凱子。辛辛苦苦賺得房子,輕易就轉與他人~~
過去看過一份關於兩性比率失衡的報導 , 提到適婚男女的比率約在 104~8 % vs 100 % , 但是因為有能力的男性會與多位女子維持不同樣式的關係 , 加上女性選擇單身的比率增加 , 所以會有 20 % 左右的男生會終生找不到伴侶.
隨著環境以及觀念的改變 , 新世代的感情以及親子之間的關係只會越來越難處理.
但是如果我們能悟破並且接受 ' 關係 ' 的基本邏輯 , 那問題就會變得很容易面對.
那就是 , 人在選擇對象時 , 都會是一種期待 , 期待對方的顏值要好 , 個性要與自己契合 , 要有經濟的基礎 , 要能配合自己的生活習慣 …
但是卻很少會自省 , 自己是否符合對方的 '期待 ' ?
簡單的講 , 就是我們自己明明就只有 60 分的值 , 卻要去追求 70 或是更高等級的對象.
過去的年代 , 資訊的取得或是普及沒有那麼容易 , 所以男性可以靠著死纏爛打的追求 , 或是其他非對方自願的方式成就姻緣 , 但是現在的遊戲規則已經改變, 女性的選擇已經可以更為自主.
我就看過一個紀錄片 , 提到中國的王老五到東南亞的偏鄉去找對象 , 而當地的年輕女子在嫁到異國前 , 不斷的被告知的事情就是 , 她未來的老公 ' 很有錢 '.
結果當然會很淒慘 , 往往就是外籍新娘生完小孩取得身分後 , 就逃離夫家 , 或是自己想辦法賺錢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正解應該是要真誠的審視自己的條件 , 要接受比自己等值相對等或是較低的對象 , 或是自己要更努力提昇自己的 ' 數值 ' , 才能找到符合自己所期待的好伴侶.
也就是說 , 自己如果是 90 分的等級 , 那找一個人人都想要追求的好對象 , 常常就會是一種 ' 很自然就在一起 ' 的進程.
但是如果要不斷的想新點子討對方歡心 , 才能維繫關係 , 那就不會是一條好的姻緣 , 自己要審視清楚 , 還有多少的資源可以消耗下去.
只是 ' 面對現實 ' 往往是痛苦的 , 而不願意去面對自己已經是在檯面下的人 , 也常常會找到方法去逃避自己所應該面對的問題.
過往會常常聽到女性提到 , 剛認識的對象 , 開的是拉風的跑車 , 或是昂貴的高級轎車 , 但是身上卻連加油的錢都不足夠 , 經濟狀況與堆砌出來的面象有很大的不同.
人在如此緊密即時的社群環境下生活 , 當然會想要在表象上呈現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 但是一個人如果資源有限 , 硬是要撐起一個檯面 , 買台超過自己真實能力過大的代步工具 , 其實反而會讓人感到反感 , 應當慎思.
前一陣子在大賣場的洗手間 , 聽到一位年輕的爸爸 , 幾乎是用吼叫的音調來約束他年紀約 5-6 歲的小兒子 , 後來也用恐嚇的方式來糾正他小孩的行為.
多年以來 , 我就一直觀察到 , 很多的新手爸媽 , 其實都沒有領導統御的能力或是訓練 , 當迎接下一代到來後 , 往往會用錯的方法與他們相處.
也知道一位過去認識的朋友 , 把小孩送到私立的學校就學 , 但是有一次因為遲到 , 沒有趕上校車 , 小孩就告訴家長說該司機遠遠就看到他了 , 但是還是把校車開走 , 為此就去投訴該司機.
但是投訴後又擔心小孩會被計仇 , 只好自己每天花來回 80 分鐘的車程接送.
其實這就錯失了一個最好的機會教育 , 家長原本就應該約束小孩要嚴守紀律 , 準時就寢 , 按時間起床 , 配合校車的行程 , 提早到達接送的地點.
最不應該的就是從小給小孩一個想法 , 認為有錢就可以解決所有的事情 , 就可以讓別人配合自己的喜好 , 就可以不去遵守規範.
這樣的家庭教育 , 就是一大錯誤.
我個人對親子的教養 , 就只有 2 個建議 ..
一是 ' 以身作則 ' , 一是 ' 殘忍 '.
很久以前 , 我的一位長一輪的朋友問我 , 要如何讓他的兒子可以認真的學好英文 , 我就跟他講 , 你要自己先把語文學好 , 才能影響他真心的想要學習.
我的理由很簡單 , 任何艱難的事情 , 如果自己可以做到 100 分 , 那要求下一代能做到 50 分 , 就合情合理 , 水到渠成.
但是如果自己不學無術 , 虛度光陰 , 就算子女學有所成 , 也不會對雙親心存敬重 , 而如果連自己的下一代都對自己輕藐 , 那存在的意義何在 ?
至於 ' 殘忍 ' , 就是要能在一開始就有讓小孩面對社會現實面的準備.
我聽過一個真實的案例 , 一位家中的獨子 , 不學無術 , 整天都跟朋友鬼混 , 多年後累積了超過百萬的卡債 , 老爸把持不住 , 幫他解決了.
但是反而更讓他的狐群狗黨有了更大的野心 , 設局引他一起投資做生意 , 在很短的時間就累積了千萬的債務 ..
所以我的認知就是 , 對小孩絕對不能溺愛 , 因為他未來要面對的環境將會遠比他所熟悉的家庭以及學校來的殘酷且險惡 , 家長一定要預先給予訓練以及體驗 , 別無他法 , 沒有捷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