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aminimalist wrote:
雖然你說的也沒錯
但是現在是2018年了
女性收入比男性高的很多
偏偏很多男性(非指樓主)專愛找假裝聽話成天只知打扮逛街的小女生...(恕刪)
男人喜歡美女 女人也喜歡帥哥
這是很正常的
但從路上的情侶夫妻來看
絕大多數台灣男生娶的太太
都不是什麼美女
應該是客觀的事實
所以這就是弔詭的地方了
如果2018的現在
普遍是女性在肩負主要的家庭經濟責任
甚至是買房的責任
普遍的台灣女性為什麼仍舊堅持"男人要賺的比女人多"的階梯式擇偶
而且在談婚嫁的時刻
一面倒都是女方的家庭在為難男方
假設你是個"不婚主義者"
一輩子沒有配偶你也可以接受
那你當然不需要受到任何的評價
因為本身就是不婚族的人
自然沒有什麼好討論的
這些人可能因為性向
個人意願的關係
或者接受了錯誤的資訊洗腦
(諸如 婚姻一定是迫害女性 男人婚後肯定翹腳過日子 女人就得跪地擦地板...)
造成這些人不願意走入婚姻
但糟糕的就是
台灣女性普遍都還是想嫁人
但越來越多女性
不認同婚姻的面向上
自己的性別也應該做出一定的貢獻
現在支持父權思想的
絕大多數已經是台灣年輕一輩的女性(七年級都已經接近中年了)
但因為"父"權有個"父"字
時空背景不論如何改變
被抹黑的一定是男性
我舉個淺顯的例子
很多台灣女性仍舊認為
男性普遍無法接受經濟能力 社會地位比自己優秀的女性
是出自於沙文主義 父權思想的作祟
的確
如果只從結果的表象來看
越來越多
學經歷 經濟能力越好的女性
比起一般條件的女性
越難也較晚能覓得對象
所以
事實結果就是男性普遍不會選擇社經地位優於己的女性
但結果相同
男性背後存在的理由卻與女性的想法天差地別
這要分男性的觀點跟女性的觀點
兩個方面來說
男生的觀點是
因為現代的台灣女性多半強勢
男性普遍不想要選擇無法控制情緒的伴侶
因此更不可能願意去選擇那些社會條件好
職場強勢 更能夠使喚男人的女性
因為台灣女性對於兩性平等的解讀
"仍舊在有錢的那一方才能夠說話"
而非著眼於對異性的尊重
所以常常會聽到女生強調"我們女生也會賺錢"
但事實男生普遍並沒有歧視女性"會賺錢"這件事
反而
凸顯出女性的不自信與女性自身對父權思想的支持而不自知
這也就是我說的
當代父權的最大支持者其實是女性自身
男性普遍不會因為女性的能力
來決定要不要交往某一類的女性
而男生的不自信來自於女性的"階梯式擇偶"
加上不想選擇不尊重人的女性而打退堂鼓
這才是主要的原因
真相反倒不是女性所解讀的
"男性基於父權思想 生性喜好壓制弱勢的女性"
換言之
那個美人
在個人成就上是優秀的
但兩性平等的面向上
卻不一定就是及格的
西方國家這幾年也漸漸開始嫌惡女權
甚至一般女性都不願與女權相提並論
這也是因為全球女權的歇斯底里
困擾著越來越多的男性女性
現在的女性已經沒有過去女性的扎實
女權也不再像過去一樣被認為是正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