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台灣可能改掉女方嫁入男方家的習俗嗎?


Molonlabe wrote:
也就是說,無論有沒有「傳宗接待、捧斗、祭祠的觀念」,這與婚後改名沒有太大的關聯。 因為不是只有台灣與中國會這樣,世界許多國家也是妻冠夫姓,但是他們沒有所謂的「傳宗接待、捧斗、祭祠的觀念」

但是在美國,如果以我自己為例,而我也是在美國長大,待了約30年,我鮮少遇到白人女生會因為這種事情而爭執,甚至笨到與夫家鬧翻。 除了在婚前就有共識,一般女生也不會為這種事爭執 (至少就我所知道,對她們而言,這是小事)。 而一般會為這種事情爭得面紅耳赤的女生,大多都是比較偏激的女生。


感謝您的解釋

其實我身旁的女生也真的大部份(90%以上)不在意小孩跟夫姓這件事

目前只有碰過一例,就是我哥的前女友及她們家族有要求,她們家族只有生二個女兒,

所以她父母希望女兒能夠生個小孩跟他們家姓傳宗接代

我不曉得這算不算偏激,反正我們家當時是答應了,但只答應第一個男生一定要跟我們家姓

第二個就不管了






Molonlabe wrote:
以文化來說,別的國家我不敢說,但是以美國來說,白人也是講究血緣,講究自己的姓氏。
尤其是比較保守的家庭,對於姓氏也會有一定的執著。
你常常會聽到『we are XXX family』的說法,就是一例。


這點我媽也常說,常說如果怎樣,我就跟你姓(跟我爸及兒女說)





Molonlabe wrote:
至於「兩性平權」,當年她們在爭取的,是女人的「就業機會」「求學機會」「投票機會」等等的大權利,而不是在爭論「誰跟誰姓」這種小事情


了解




Aznsilvrboy wrote:
為聘金與嫁妝吵架或兩家不合的例子好像蠻多的. 那不如改掉比較省事? 以後什麼服侍婆家, 一年哪幾天不能回娘家通通廢除. 還有避免用"娶"和"嫁"兩個字, 只用"結婚"代替. 順便把結婚是兩家的事改成兩個人的事. 有可能嗎?...(恕刪)


整個就是我的心聲!我支持

last0012 wrote:
另外現在多數的男性也能把女方的父母當成親人一樣對待

甚至有不少的男方對岳父母比對自己的親生父母還好



這個我倒覺得比例很少

我身旁的同事朋友,她們的老公真的一年見不到岳父母幾次,有的還大年初二見一次而已




last0012 wrote:
而女方進了男方家,男方的父母對女方反而比對自己的兒子好也時有所聞

所以除了小孩的姓氏外

我不認為女方有吃到什麼虧?!



就算男方的父母對女方比他們的兒子好,但是還是不自在啊!

就像我男友來我家,我爸媽對他超好,拿一堆好料的給他吃,電視選他愛看的,

還拿了一堆他愛的東西給他,結果我男友還是覺得不自在待一下就想趕快走



女生的想法就是結婚了要以夫家為主,這就是吃虧了

尤其是碰到認為媳婦要聽他們的話的公婆,話說還真不少

我結婚的朋友才10對左右,就碰到至少5對了,所以這也真的是要運氣運氣

Aznsilvrboy wrote:
為聘金與嫁妝吵架或兩家不合的例子好像蠻多的. 那不如改掉比較省事? 以後什麼服侍婆家, 一年哪幾天不能回娘家通通廢除. 還有避免用"娶"和"嫁"兩個字, 只用"結婚"代替. 順便把結婚是兩家的事改成兩個人的事. 有可能嗎?...(恕刪)


看個人吧

我是堅決結婚是兩人的事

YouTube FYLAQQ
不可能.......這是不可能的事....也許你現在這樣想.....過個20年......可能自己打敗自己......

從前的人也不是沒有跟你一樣.....但這習俗還是不斷延續
aynuhc wrote:

在下就是這樣阿
當年沒聘金,嫁妝,婚紗,蜜月,請客...婚照是在下花三千元照的
婚後住在下買的房
不用服侍婆家
農曆年都在國外渡過






大大在01呆的不久
那些酸民的言論看看笑笑就好
還不就是一些賺不到錢,找不到女友,結不了婚,婚姻不幸福....因此思想轉為偏激的魯蛇
只能在01打打嘴泡罷了


...(恕刪)


有錢好辦事 當然都可以順著自己的意思

不過 鍵盤有錢人

每個人都可以當喔

或許你現在擁有一段成功的人生

但不代表以後不會變成魯蛇

呵呵。到時候在請你分享心得囉

----------------------------------------------

能經濟獨立自主

當然不用看兩方家長的意見

但是當兒女拿你的錢去孝順他們的丈夫/妻子/父母

而不孝順自己

你會甘心?

別說笑話了!

想要享受就要付出

一堆只靠別人爽而自己不付出的王子、公主們

當然可以臉皮厚到只靠別人

啊曜 wrote:

看來是個不錯的老婆~~!

哈。過獎啦。
不知道耶。覺得生活上看自己也看別人覺得往往越在意的事。越不想接受。這事情就會困擾著自己呀。
能改變的事就盡力。不能就正面看待。能改變的事。通常只能改變調整自己先。例如。不如意的感受什麼的。
要冀望大環境或別人改變。覺得很難耶。也不知道等到何年何月了。那一直沒等到自己預期的結果。那一整年不就悶了嗎?
倒會想真的就如果不喜歡娶嫁。看看能不能找男生家比較沒這種觀念的結婚。如果找不到。自己生活也很開心。反正要冀望別人或大環境為自己改變是有的。可是結果等不等的到。又如果等到了要花多少年的時間呢?那又或者根本也改變什麼。不就白等了嗎?
覺得很可惜浪費很多寶貴時間。倒不如想自己能作什麼使得更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沒了。
親愛的馬桶 wrote:
聽起來不錯, 但這些不只"美國人"這麼做, 台灣人做起來也稀鬆平常
你該不會以為所有台灣人小孩都丟給父母, 買屋也找父母, 買車也找父母, 要錢都找父母吧
不曉得你是從哪得來的這些論點, 如果是從你交的朋友那得來的, 看來是你所交的台灣朋友有不夠獨立的問題, 才讓你有這些誤解, 這是你朋友的問題, 不是"台灣人"的問題

就像是上次在你的「美國開車經歷」文章中所提到,請你不要聽到「台灣」兩個字,就開始變得異常敏感,而忽視了別人文章中的重點。 所以請你回去再看看,我回文寫的是什麼,看看文中有沒有提到「只有美國人」,或「只有台灣人」...等字眼。

再者,如果這些做起來都是「稀鬆平常」,那別說這棟樓的後半段,整個兩性版大概倒掉一半的樓,不是嗎?

而且如果真的如此「稀鬆平常」,那你還需要提出下面這個問題嗎?



親愛的馬桶 wrote:
有一點我想提醒你的是, 其實有些父母很享受被小孩需要的感覺, 從被需要當中也肯定他們存在的價值
像我家小孩都是我在帶, 但後來我才了解公婆內心比較希望把小孩丟給數小時路程之遠的他們來照顧, 他們寧願子媳當個假日父母, 假日工作之餘有空再開幾小時車去看小孩就好, 而不希望媳婦專程辭掉工作親力親為, 他們認為年輕夫妻離職自己帶小孩是不會為未來著想的, 但年輕夫妻只是想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而已, 卻不被體諒。 年輕夫妻憑自己之力自己買車子自己買房自己帶孩子, 但你能想像如此獨立的子媳卻被視為與公婆搶孫子嗎?
有些父母, 子女長大了, 生了孫子, 就希望孫子能留在他們身邊繼續陪伴他們, 年輕夫妻去外面專心賺錢就好, 父母態度也十分堅決, 甚至不諒解, 不曉得您要是遇此情形, 會有什麼樣的做法?

那就是我回文中所提到的,「溝通」與「協調」。

但是請注意,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所以這種問題病不會出現一個「共通」的解決模式。

但是最基本的,除了夫妻兩人要「溝通」與「協調」來達到共識,之後更需要與雙方家長常常「溝通」與「協調」,互相了解對方的需求與想法。 或許一開始會有摩擦,但是那也是難免的,因為再怎麼說,雙方家長與年輕夫妻都會有代溝,所以很多時候,會需要一些時間去達到共識。

更重要的,很多時候,某些做法需要「時間」才能看到成果,所以在成果出來之前,夫妻兩人也需要一些耐性,讓雙方父母看到年輕夫妻的努力。

如果一開始就起爭執,互不相讓,那不就是自絕退路嗎?



以我自己為例,我們的雙方父母,一開始對我們的許多做法也有意見,尤其是我的岳母,無論是在育兒,還是生活方面,她都有她的一套。 一開始當然會有摩擦,但是幾年下來的溝通與協調,除了她同意我的做法,我們之間也幾乎沒有什麼摩擦了。 因為除了我的小孩在各方面,例如健康與個性...等方面,都讓她很滿意之外,我們已經成功的建立起一個「溝通」與「協調」的模式。

至於你提出的另一個狀況,就是年輕夫妻想要跟孩子建立關係,卻不被體諒。 我這樣說好了,我的第一個孩子,是我離職九個月親手帶大的,然後一歲時送到安親班。 我的第二個孩子,是我們請保姆來家裡幫忙帶的(這個保姆可是選了好久才找到的),然後在老二約九個月時,我妻子再離職繼續親帶。 雙方父母已經知道,我們夫妻兩人了解維持家庭的「責任」,而且我們夫妻兩人可以對自己離職的行為「負責」。

我離職的時候,雙方父母都傻眼。 等到我妻子要離職的時候,雙方父母沒什麼意見。 因為到這個時候,他們都知道我們夫妻兩人可以「獨立」處理我們的生活模式,而且不需要他們操心。

他們只要來家裡住,來家裡玩孫子,週末大家一起出去走走,完全不需要顧慮我們夫妻的生活,不需要替我們在任何方面操心。 我的岳母更是主動跑來幫我們看兩個孩子,故意製造機會讓我們夫妻兩人多出去走走與獨處的機會。 我的岳父更是喜歡找我聊天,也喜歡與我分享為人處事,或是在事業上要注意的細節...等等的資訊。

能把三個家庭經營成這樣,是雙方家長與我們夫妻一起努力的成果。
其中包含我先前提到的「溝通」,「協調」,「獨立」,「責任」與「負責」。



所以,現在請你再回去看看我上次寫的回文,你再仔細想想,如果這些事情在台灣都是「稀鬆平常」,不說現在社會上的狀況,光是01兩性版與這棟樓是不是早該倒光了?


Molonlabe wrote:
美國人的「獨立」,請學起來。
美國人自己賺大學學費,請學起來。
美國人買車,自己打工存錢,自己學怎麼修車,請學起來。
美國人購屋,自己賺錢,自己貸款,請學起來。
美國人對自己的言行負責,請學起來。..(恕刪)


Molonlabe wrote:
我回文寫的是什麼,看看文中有沒有提到「只有美國人」,或「只有台灣人」...等字眼。

就事論事,有必要把別人之前的發文牽連進來嗎,你之前發的文又都讚聲連連嗎
你的敘述方式就是要台灣人事事樣樣都學習美國人
美國人就沒有父母幫存學費的? 沒有父母給車的? 沒有父母贊助買房的?
在你眼中似乎台灣人買車也要找父母, 買房也要找父母, 小孩也都丟給父母
你叫我們這些自己買車自己買房自己進修自己辭職帶小孩的人如何看待你的文章?

Molonlabe wrote:
再者,如果這些做起來都是「稀鬆平常」,那別說這棟樓的後半段,整個兩性版大概倒掉一半的樓,不是嗎?
而且如果真的如此「稀鬆平常」,那你還需要提出下面這個問題嗎?

我所說的稀鬆平常指的是你所說的買車買房帶小孩全都靠夫妻之力,我自己就是如此
朋友中老人家願意贊助,那也是有些老人家疼小孩出於自願,大多不是子女去要去討
假日我們與朋友也常與兩邊的老人家出遊,看大家FB分享就知道,每個月還固定給兩邊孝養費

而我所提的例子是要讓你知道,有些老人家並不希望如你所言年輕夫妻辭職帶小孩
今天你的雙親願意體諒與接受,是他們有顆開放與傾聽的心,但有沒想過有些老人家非常強勢與堅持
認為小孩不給他們帶就是看不起他們,認為子女不信任他們
今天若是你遇到強勢又固執的父母,不曉得你是否會做相同的決定
而目前願意在家帶小孩的女性不多了,有些老人家也樂於接收孫子女,對他們而言是雙方互利雙贏
你也不能說年輕夫妻就是把小孩丟給老人家,因為有些老人家不給帶還會生氣
至於兩性版會不會倒一半,我看是夫妻間的性事問題比率比較多,還有她對我有沒有意思這種

Molonlabe wrote:
因為除了我的小孩在各方面,例如健康與個性...等方面,都讓她很滿意之外

有些老人家一見面就是問孫子女考第幾名,有沒有學小提琴鋼琴,有沒有參加比賽或檢定
讓每一個老人家滿意與放心的點都不一樣,有些就是孫子女考第一名才叫兒子媳婦有在教,才滿意
有些老人家就是認為有某種程度的介入兒子夫妻倆的生活與孫子女的教養才能讓他們安心
台灣可能改掉女方嫁入男方家的習俗嗎?`````````````````````


``` 你慢慢找,有機會的,,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