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本王坦白告訴你,如果你存的是悲觀的念頭的話,那你注定走向悲劇,因為萬法唯心造,悲觀的潛意識會把你引導往悲觀的道路,然而這一切都是"由你所創造出來的",你怎麼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會變成什麼樣子...
本王覺得很多人學佛都學到悲觀了,講好聽點是斷除業障,但說穿了就是看了幾本書,自以為成佛.看穿世間的本質了,然後開始逃避問題,不敢去面對所謂的業障(功課),你們以為逃避了就沒事嗎?別傻了,這輩子讓你逃了,下輩子繼續來面對未完成的功課,上帝最喜歡出的,往往是人們心中最害怕.最掛心.最執著的功課(執著生孩子是苦一樣是執),因為這很明顯就是你們的罩門,本王如果是上帝,在天上清清楚楚看到你們的罩門,那本王肯定是出你們的弱項考驗你們呀,因為這本來就是你們上輩子被當掉的科目,你們不修完.缺考怎麼畢業?你們是真的了悟一切,還是佛書寫什麼,你們就信什麼?那萬一佛書寫的東西是錯的呢?你們豈不是通通要當掉留級?
真正了悟一切的人,是順隨因緣,緣份.機會來了,要好好把握住,緣份盡了,就放下.勿掛心,而不是當絕緣體,這也怕.那也怕.這裡也苦.那裡也苦.這裡也業障.那裡也業障,佛法的本意是積極的,本王一直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到變消極去了,我們看的經書明明是相同的,為什麼你們把焦點都放在"苦"字?如果你們深信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那你們這種信念能不苦一輩子嗎?..哇哈哈
如果各位學佛學到如此悲觀,那說真的,把那些佛書都丟了吧,因為這宗教不適合你們,再悲觀下去,沒成佛還不打緊,搞不好還要去看身心科.憂鬱症了...
本王看過不少人曲解了佛法想闡述的意義,本王學佛是越學越快樂,怎麼大多數的人會越來越悲觀呢?人來到世間走一遭,就是要來體會的,如果看了幾本經書,就這裡也不能做,那裡也有業障,那你們來世間幹嘛?把眼睛戳瞎.耳朵搞聾.手腳砍斷.生殖器剪斷.舌頭剁掉不吃飯,整天遊手好閒就成佛啦,何必修呢?各位呀,離了塵俗,無佛可尋,不是每天去深山面壁.斷除一切關係就能成佛呀,覺醒也是需要藉由塵俗的體會來點燃...
執著"這就是苦"一樣是執,一樣無法解脫,腦筋要活一點,別跟陷入執空一樣,一路空空空,空到底,一路苦苦苦,苦到底去了,空與有.苦與樂.是與非,這就是佛家所說的"起分別心",各位要覺察,才不會不知不覺陷入"真正的痛苦與煩惱"...哇哈哈...
有不少人表面上披著袈裟,看起來是出家了,但心卻老早就還俗了,請問這樣有用嗎?哇哈哈...
就像本王前陣子看到一部電影,一個出家師父在吃雞腿,問旁邊的弟子說:"你想不想吃?"
弟子說:"師父你吃雞腿不是破戒了嗎?"
師父說:"我心中沒有雞腿,所以沒破戒.."
師父又說:"心中如果想著雞腿,就算表面上說不吃,但事實上你也是破戒了..."
善惡存亡總在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呀,各位...哇哈哈
路跑一哥 wrote:
想不想生隨你...不...(恕刪)
跑跑兄要講的重點也在這邊
六祖壇經: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
若識本心,即本解脫。
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
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
六祖壇經:
聽吾頌曰:「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入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FZ6盧魚 wrote:
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沒錯沒錯,你這一提本王才想起這句話,那就是"法縛"
很多人學佛就是想得到解脫,但卻又在無形中陷另一種執著,也就是著了文字相,被經文給綑綁住了,越學越痛苦.越無法解脫...
像幾年前一個出家的年輕和尚來找本王,他告訴本王說:"他好想去夜市逛街喔"可是他是出家人,披著袈裟跟頂著光頭去逛街.吃東西,總是覺得這是被禁止的,本王說:"想逛街就去呀.佛法有叫你不準去夜市逛街嗎?如果你覺得穿袈裟去逛街很怪,那你不會穿牛仔褲跟t恤去逛呀?你的心早就還俗了,想逛就去逛吧,本王帶你去逛,有罪過都記在本王身上...哇哈哈..."
本王覺得很多人學佛都學到悲觀了,講好聽點是斷除業障,但說穿了就是看了幾本書,自以為成佛.看穿世間的本質了,然後開始逃避問題,不敢去面對所謂的業障(功課)
---沒錯 這只是讀到皮毛
那萬一佛書寫的東西是錯的呢?你們豈不是通通要當掉留級?
---佛書沒錯 重點在錯悟
真正了悟一切的人,是順隨因緣,緣份.機會來了,要好好把握住,緣份盡了,就放下.勿掛心,而不是當絕緣體,這也怕.那也怕.這裡也苦.那裡也苦.這裡也業障.那裡也業障
---但要有智慧辨別什麼可抓 什麼不可抓 請問要殺人嗎 要偷竊嗎 要強姦人嗎
---舉例;若你恨人想殺人或是看到美女想上他 只因守戒不可而內心痛苦不已 雖然痛苦 但是是功德
---戒律像生病吃藥 藥很苦 但會令病痊癒
佛法的本意是積極的,本王一直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到變消極去了,我們看的經書明明是相同的,為什麼你們把焦點都放在"苦"字?如果你們深信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那你們這種信念能不苦一輩子嗎?
---佛法是積極的 但世間本質要認清 不是幻想好就會好
本王學佛是越學越快樂
---這是對的
別跟陷入執空一樣,一路空空空,空到底,一路苦苦苦,苦到底去了,空與有.苦與樂.是與非,這就是佛家所說的"起分別心",各位要覺察,才不會不知不覺陷入"真正的痛苦與煩惱"...哇哈哈...
---這是對的
小乘-厭惡世間諸苦 入小涅盤
大乘-了知真相 不懼世間諸苦 進入六道 自度度人 證大涅盤
小弟引用古大德的話懺悔(迴小向大才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