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上說是為了子女好,但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自己害怕」未來的「不確定」:所以我們很少在乎孩子的興趣,只想培養他們才藝
我們不鼓勵他們尋求人生的夢想,只想讓他們走在一條我們放心的道路:
與別人一樣拼明星學校、選熱門科系與作別人羨慕的職業。
這樣的想法雖是出自於父母親的「善意」,
但卻根深蒂固於我們社會,成為台灣教育改革始終無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身為負責任成熟的家長,
更應該學習如何幫助孩子及早尋得自己生命的價值,
引導合適的道路,接納他們的跌倒與失敗,並繼續鼓勵他們完成自己的夢想。
這可能會是一條與他人不一樣的路,無法馬上有清楚的結果可以期待,
但我們卻可以與孩子一起經歷生命中真實的歡笑與淚水。
Anneta wrote :
英文不好有什麼好怕的? 以後一堆英文好的人來搶著當你的秘書。...(恕刪)
老板數目很少的
比一堆英文好的數目還少很多很多
當英文不好的老版
這條道路難到就不競爭?

難到會比學英文簡單?
如果你不是富爸爸
那麼要走英文不好的老板路線
起跑點只怕輸更多

還有
沒有人教你怎麼不學英文
還能贏在終點的實施方法
你根本就沒信心沒把握
有的話
樓主還用出來問?
那個英文不好的老闆
自己子女英文不好的
請舉例

各位寶貴的意見我都看到了!感恩大家!
我想我們還是會讓我們的孩子適性發展的,也不會跟風般地一直要孩子去學他們自己不想要的課程,不論是才藝課程還是語文課程,只要孩子說不,我們就不會勉強他們。
另外我還要跟還沒有結婚或是還沒有小孩的網友說些心裡話。
我覺得人一旦有了小孩,似乎人生也進入了一種局(game),坦白說,一旦作了父母,自己心理沒有存有一些對孩子的期望,那是騙人的。我只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盡量別去比較,因為一旦比較起來,就沒完沒了了!當父母的心態只要一失衡,苦的就是孩子,孩子要背負著父母無比沉重的期待壓力與替父母完成夢想的使命,這是常有的現象。
我覺得這就好像是一種人性上的陷阱,我只能常常提醒自己千萬別掉進去,所以以後我會跟我太太說:"我們盡量不要去跟別的家長討論到甚麼學才藝、英語能力等議題"。因為一旦沾上了,猶如你站在賭桌旁邊,看著別人興高采烈地玩牌打牌,自己要置身事外,一定很難吧!
剛剛晚上我在洗澡時,我自己在想如何逃脫比較的心理這個問題,我突然想起我曾寫過一篇 "金錢拍賣會" 的文章,內容講的就是人性陷阱的實驗,其實父母的比較心態,又何嘗不是一種人性上的陷阱呢?
所有的適性發展、贏要贏在終點等等金科玉律其實大家都知道,但是一旦父母把自己小孩跟別人的小孩拿起來比的時候,我認為自己原本認同的金科玉律可能都丟到腦後了吧!
四大事務所 所長 歡迎您來逛逛
http://rslu.blogspot.com
心靈與知性全面提升的園地-四大事務所,專門發佈科技、人文、公益與幸福的文章
前三者很單純的只是希望孩子入學後別輸在起跑點,培養閱讀能力,還有別讓孩子喪失自信,當大家都會而他不會時,有兩種情況,讀得很辛苦才能追上班上進度或直接放棄。
或許版上的人不相信,但現在的台灣,還有二十幾歲的文盲,這是我親身的例子,我跟他小學時同學,他成績本來就不好,因為喪失自信就放棄唸書,直到工作又遇到,他已經當了6、7年的送貨員,他國中畢業還是不太識字就直接去當兵,退伍後一直到現在,因為不太識字,二十多歲才考到駕照,現在有工作當然好,但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變這樣或未來可能變這樣嗎?
後兩者則是豐富孩子的心靈,讓他們培養美感,音樂、繪畫...我是覺得不太需要強調技巧或得獎,儘量的讓孩子發揮創意,儘量的讓孩子對這些有興趣,儘量的讓這些所謂的才藝可以成為孩子的心靈窗口。
要快樂童年不是不行,但這裡是台灣,除非把孩子送出國,否則台灣的環境是不容許不會讀書的孩子出頭天,除非你的孩子是天才、除非你能給孩子天文數字的資產,但你的孩子是天才嗎?即使是天才,台灣的環境能容許他靠他的天才成功嗎? 你能給他天文數字的資產嗎?
各位父母,多想想吧,雖然兒孫自有兒孫福,但孩子還小時,很多資源甚至未來是你們幫他決定的,在還不清楚孩子的志向和能力時,千萬別少給他將來能與社會交流或競爭的資源,他的快樂,不是你能決定的,但少了某些能與社會交流或競爭的資源,就能確定他是不快樂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