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難搞的姐夫(外國人)

因為我平常幾乎沒有和外國人接觸的習慣 在我姐夫身上找到了一些難搞的點...例如

他不吃看起來黑黑的東西(牛肉麵.滷肉飯.三杯xx等食物) 他說看起來這食物很危險

>>>> 我去泰國看到黑黑的做魚露的腐臭魚屍我也不敢吃...當地人卻也是天天吃的美食~~所以我覺得還好

他也不吃台灣捕捉的海鮮 因為台灣的海很髒 海鮮必定全遭受污染

>>>>有些是~~另外有些外國人真的對海鮮(或污染的海鮮)過敏...吃到一點點可能真的會送命 (我的屁股還在為昨天的東北角海鮮拉肚子哩....我的屁眼告訴我...這點也不能怪外國人拉...

他不吃所有路邊攤賣的東西(雞排除外) 包含廚房在店門口的餐廳 因為看的到料理過程 很不衛生

>>>>在外國的確如此...以國外的衛生條例來管台灣餐廳的話...很多會過不了關....同1, 有些東南亞的餐廳我也不一定敢去吃的哩

他不穿路邊攤賣的衣服 包含不准我姐+他小孩穿 衣服也不能我們一起洗 因為他說那些是大陸貨有毒

>>>>在歐洲, 某些品牌的衣服的確對上面的染料及化學物質都進行撿測才可以上市...但是有人就會說拉...我長這麼大這麼健康還不是這樣過來的...問題是那些化學物質都不是立即致死的...但是會留在體內造成身體傷害的...莫名其妙的病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累積來的...我也是穿這樣便宜貨長大的~~但是人家歐盟有錢想搞的更健康點~~我認為有其道理...(雖然我不會這樣做)

他只買百貨公司專櫃的服裝 而且絕對不能made in China(or Taiwan)

>>>>同上

他很不喜歡住我們家 因為我們家人都不懂英文 看到也只能笑笑點點頭

>>>>這就見人見智囉...在台灣你們讓他感覺用英文也可以溝通...他的第二外語英文也就可以在台灣勉強使用
...如果沒那個必要, 別說他才來台灣三個月, 我公司老外有的來十幾年, 還有會聽不會說的哩...在美國一些華人區, 你會發現一堆在美國生活很多年~~但是英文講的爛的要命...因為生活不需要用到英文

他建議我們全家都去學英文 可是卻完全沒有想學中文的意思

>>>>同上...你們造成的環境讓他不需要學英文

他完全不能忍受沒有"乾濕分離"的浴室 所以動不動就要花錢去外面住飯店

>>>>個人生活習慣...也是有這樣習慣的台灣人阿

他說台灣人開車都很瘋狂 最看不慣不禮讓行人以及越線行駛的車子(這我認同)

他說我們全家人講話都很大聲 幾近嘶吼 他兒子學會大叫就是被我們教壞的

>>>>我第一次聽到廣東人講話~~也以為她們在吵架

有一次我們家一起烤肉 我爸特地為他準備了許多好吃的肉片 雞腿 等很多食物

在烤的時候他一直就表示他很餓 他恐怕可以吃下10隻雞腿之類的話

可是烤完了卻連一隻都不吃 一直"No thanks" 然後擺一個臉色

>>>>可能加了某些他無法接受的東西或過程...與其有反對意見~~不如問他是否有啥問題...在國外我也被熱心的外國人這樣熱情招待問過

又有一次全家和他們去嘉義玩兩天一夜 去之前有說他們會直接下墾丁去接著玩5天

可是在嘉義的第二天早上我姐就轉達他的意思 說想直接到墾丁 就把我們全家都丟在嘉義...

>>>>嘉義的景點他不喜歡?? 如果先前嘉義行程已經有跟他溝通過~~這就有點過分

我們家常常都為了他要吃什麼 他想怎麼樣想破頭

>>>>那就別為他特別處理阿~~他也不見的會領情的...有些外國人偏獨立自主...沒必要特別照顧...

可是從來都沒有感覺他很滿足的樣子 只有感覺很客套的說"好吃 好玩"

>>>>不然你希望他說真話? 說真話說不定會導致反感 (老實講, 可以理性接受批評的人, 我這輩子還真的很少見過

有次我請全家去吃日本料理(因為我姐說他超愛吃)吃到飽499

結果他進去只吃了兩個握壽司+喝一杯可樂 我整個傻眼...

>>>>吃到飽的壽司真的跟日本料理的品質有差....

吃麥當勞又可以一次吃兩個漢堡

>>>>我吃滷肉飯一次也可以吃兩碗

真的有時候搞不懂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如果我有個這麼難搞的女朋友 我一定直接砍掉重練....

>>>>如果我有很正的外國女友....我一定稿到爽後砍掉重煉....(原因是過30的外國人變化真的很大...

aloha wrote:
還好啦,我在美國住久...(恕刪)


我也是~我也開始不太習慣台灣的浴室~

他們其實很好搞 他們會去尊重別人有說不的權力

他們自己也會去行使這些權力

但是在台灣的環境理 沒有說不的教育

也不懂得去尊重別人說不的想法

台灣的烤肉常常會黑 還有煙

他們可能本來說好 但看見太黑的 就不碰了

這不是難搞 是他的習慣 他們可以對不想要的東西說不

某些地方來看 我們也許會想 “e04有的吃就不錯了“

但是他們會想 怎麼這麼黑 會不敢吃 也就會說 No, Thanks

小家庭制的文化下長大

板主姐夫會比較喜歡或偏好跟自己的家庭一起出去

這是文化背景的不同 妳姐姐需要更明瞭

也更了解的去理解這樣的文化差異造成的影響

從而再其中當潤滑劑 讓你父母親了解

也讓他的丈夫不要誤會他的家人
小弟有機會去荷蘭住過一陣子,其實文化差異真的很大,
尚且不論一個沙威瑪要4.5歐,(不過人家的沙威瑪肉量大概有台灣的五倍多),可樂一罐330ml要1.5歐
文化的差異加上一點優越感也許是你們之間的溝通問題。
但我認為可以去瞭解他門的想法,看看台灣,也有進步的空間。

他不吃看起來黑黑的東西(牛肉麵.滷肉飯.三杯xx等食物) 他說看起來這食物很危險

---> 這很多外國人都有這問題,他們對加工食品比較不喜歡,要看得出來是啥的才吃

他也不吃台灣捕捉的海鮮 因為台灣的海很髒 海鮮必定全遭受污染

----> 這就看人了,像荷蘭 因為海鮮很貴(像蝦子),許多人很少吃,也就不太習慣吃,不過我老婆公司的人來台倒是超喜歡吃活蝦(因為在那邊太貴了)

他不吃所有路邊攤賣的東西(雞排除外) 包含廚房在店門口的餐廳 因為看的到料理過程 很不衛生

-----> 實際上我去那邊呆一陣子,現在回來吃到味素晚上會胃不舒服,他們的餐廳基本上很貴,上館子頻率不高,不像台灣有便宜小吃店,想當然自己煮當然比較健康也比較衛生。所以自己煮久了自然會比較不喜歡外面路邊攤。這點台灣的餐飲的確還有很大空間要去改善,如荷蘭對油炸的店家要求之嚴格,你從外面基本上聞不到油煙味,甚至開店的衛生安全要求也是一籮筐。他們有open market,也有販賣生鮮蔬果,也有炸東西,還有賣烤雞,但隔天廣場上不會聞到如台灣夜市那種臭味,水溝也不會有油臭味,有些地方他們的確比較衛生。(也許是我看到的都比較衛生吧)
當然,成本就會提高,這就是大家要去想的問題,能否提高價錢換來更好的品質?


他不穿路邊攤賣的衣服 包含不准我姐+他小孩穿 衣服也不能我們一起洗 因為他說那些是大陸貨有毒
他只買百貨公司專櫃的服裝 而且絕對不能made in China(or Taiwan)

-----> 如果黑心商人少一點我也會買大陸貨,只能說外國人會有這種反應也是廠商自己種的因。

他很不喜歡住我們家 因為我們家人都不懂英文 看到也只能笑笑點點頭
他建議我們全家都去學英文 可是卻完全沒有想學中文的意思

-----> 這就是優越感作祟了,不過不少人也有這問題,就像我們會去嘲笑大陸人說話,或是外籍新娘的說話,實際上台灣人優越感也很強(姑且不論台北市人與南部人的問題),這都是要改善的。
另外,如果你到一個陌生國家,你不會當地語言,那你除了傻笑還能幹嘛,荷蘭人英文好,不然我大概也是傻笑成分居多。比手劃腳也行啦...

另外近年來,西歐國家對中國人與土耳其人等有一些社會問題,因為人來的很多,也分了不少社會福利,但又沒有很融入當地的生活(如不會講當地語言),不少國家都有種族主義興起的問題(尤其是中東裔,華裔還好一點)。他們外國人也不會分韓國人與台灣人(如同我們不會分辨德國人與比利時人一樣),分享一下。

他完全不能忍受沒有"乾濕分離"的浴室 所以動不動就要花錢去外面住飯店

---->我所遇到的都很重視清潔,且歐洲高緯度國家天氣乾燥,浴室很快就會乾,他們也許對潮濕天氣很不適應,加上台灣的浴室常常還有一堆雜物,整潔度的確是沒這麼高,這也是可以改善的阿。有個乾爽的浴室也不錯阿。

他說台灣人開車都很瘋狂 最看不慣不禮讓行人以及越線行駛的車子(這我認同)

----- > 德國高速公路許多地方也是只有兩車道,還不加上常常修路(冬天路會因為灑鹽除冰,春天天氣轉暖鹽分會損傷路面)但德國開車基本上還算順遂,應該說大家都遵守一樣的規定時,車行就會比較順暢。不太會出現台灣內線車道比較慢的鳥事。

他說我們全家人講話都很大聲 幾近嘶吼 他兒子學會大叫就是被我們教壞的

---->我聽過廣東人說話更大聲,的確不太習慣,有些老人習慣用喊的,有時也會不太適應。

可是烤完了卻連一隻都不吃 一直"No thanks" 然後擺一個臉色
可是在嘉義的第二天早上我姐就轉達他的意思 說想直接到墾丁 就把我們全家都丟在嘉義...
可是從來都沒有感覺他很滿足的樣子 只有感覺很客套的說"好吃 好玩"

---->我被招待吃名產 - 生鯡魚+洋蔥末,我一吃就吐掉,旁人問我好不好吃,我也只能委婉說不習慣。還有甜到要命的餅乾,鹹死人的豬排,還是得說還不錯阿,不過我想我臉上也應該是僵硬的表情吧。

有次我請全家去吃日本料理(因為我姐說他超愛吃)吃到飽499
結果他進去只吃了兩個握壽司+喝一杯可樂 我整個傻眼...

----> 荷蘭一個麥當勞套餐就要4~5歐,499對他們來說也許還不如吃麥當勞比較習慣,

吃麥當勞又可以一次吃兩個漢堡

----> 我在國外沙茶醬也是一直加,雖然一罐玻璃瓶就要120台幣

真的有時候搞不懂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 他大概心理建設沒準備好,因此一來就嫌東嫌西,是滿討厭的,這就要他自己慢慢去適應。
且外國人會很直接表達他們的意見,不管是老闆還是老婆,不像東方人會拐彎抹角,溝通上自然會有點問題,且沒人會講英文,對他來說陌生落後國家又得呆一陣子,你試想一個人住在朋友家,都不會講英文或中文,你會不會心理有點排斥或是緊張?

他需要一些時間調適心情,且沒法溝通是一大問題,不妨讓他自由在外摸索,帶他去誠品等買些英文旅遊書籍,慢慢介紹。

對你們來說,反過來可以去瞭解北歐陌生國家,這也不是一件壞事阿,像荷蘭郊區地廣人稀,樹林綠地廣大(市區不是這樣),生活節奏比較慢,許多人都準時下班,回家煮晚餐,小朋友七八點就睡覺,太陽11點下山,週末就去游泳,曬太陽,或是修理房子割草,(星期天商店不開,)但人家所得還是很高阿,生活水準依舊良好阿,不像台灣大家做到11點,生活緊湊,到哪裡都是人,永遠趕進度,星期假日寒暑假小朋友還得上學,家庭生活是空白,三餐都是老外,結果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那歐洲怎麼去做到維持生活水準?這都是你有機會去瞭解的地方,畢竟,挪威人在台灣還真稀少,反過來想認識一個北歐人也是一種生活體驗歐
插花一下

挪威我不知道,但是應該也是維京人血統吧

有認識冰島的朋友

一起去洗溫泉

嚇死人的巨物,根本是士林大香腸真實板

難怪女生愛死他,不過他是老實人不是台灣那些阿莎不如的loser

後來維京在我們朋友之中就代表王者的意思了

厲害
七情鬱結 wrote:
從你說的"你們家人都不懂英文"、"講話都很大聲幾近嘶吼"
可以看出來你們家比較"鄉下"
所以他不太想跟你們在一起


我還在想說開版者是不是住在台北
台北的房子都很小
而且太貴了
大部分台北人都不是住新房子
這樣地廣人稀的北歐人住了一定心情不好

應該只有日本人或韓國人可以習慣
z0z0z000 wrote:
兩年前我姐嫁給了一個...(恕刪)


開發中國家的無奈
james_huang20xx wrote:
小弟有機會去荷蘭住過...(恕刪)

====================

年紀也會有差

個人工作的荷蘭公司, 年輕人說話很直接也蠻衝的

但是一定的年紀以上, 相對待人視物都相當客氣, 有著

歐洲人的優雅, 相當有禮貌

個人到荷蘭出差第一天, 年輕同事咻一下騎著腳踏車就閃人了

倒是幾位年高德劭的同事, 頻頻詢問知不知道到哪裡去吃飯

買東西等等, 差別相當大
我覺的你們不必特地要去為他想什麼作什麼阿......
說不定這會給他很大的壓力...如果是我的話我也會覺得壓力很大
..不是每個外國人都有辦法融入這種環境吧
他想要吃就吃..要住就住
不要的話 就讓他去外面住吃
說不定他的壓力還比較小....
......
和西餐姊脫離姊弟關係吧
這樣才能一勞永逸
好好考慮一下
挪威文跟
gccg wrote:
首先

奧地利好像主...(恕刪)


挪威文跟德文有淵源
英文被德文影響也不小
加上他們六歲就要會第二外語
所以他們會三種以上語言的比比皆是
英文對他們來說根本就像從小講到大一樣
我不認識你姐夫
雖然也有機車鬼
但我的挪威同學大多數都滿好的

誤會多來自語言與文話的差異
台灣呆久了還不愛. 那他真的跟這塊土地無緣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