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dreamer wrote:
給些建議,如有冒犯,請見諒
1. 她列出來的條件,容易讓自己選擇受限,我是建議放寬一點。
2. 他的收入夠一個家庭生和活的話,不要考慮男生收入,但是要考慮男生和她能不能都接受這個現象(家庭經濟支柱是太太)。 條件是文青,加上閱讀,我猜是偏向文學一點的作品,那理工科男生符合條件的人就少了,文科多,但是平均收入一般較低,我才會做此建議。
3. 會英日語。 或許是我的生活圈子較小,會中英日語的人非常少。 兩個語言都流利的話好找多了。
4. 除了網路,親友介紹,考慮國外的對像好增加機會。
5. 可以參考這個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lassical_music_festivals
歐美的一些大學城,還有一些有名的音樂季會吸引一些可能符合條件的人去。 旅遊+聽古典音樂,至少我遇到的,有些對文學也有興趣(不過都是英文書,不是中文的)
6. 考慮升請教有名的學校去念個學位。 我認識不少美國名校畢業的人都多才多藝。
對方條件好,選擇也多,所以我才一開始就建議放低放寬一些條件,增加成功的機率。 假如認真考慮國外對像的話,你需要知道一些美國男生(包含從小在美國的亞裔),找對象的條件可能跟東亞的男生不太一樣。 依賴姓太重的女孩子可能不吃香。
Hi 喜歡音樂的朋友.沒想到在這裡碰面阿.你好
justdreamer wrote:
給些建議,如有冒犯...(恕刪)
您客氣了
其實她所開的條件是假性條件,是我建議她列出理想對象需要的特質,再從這些條件中參考斟酌
我跟她說談感情最好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如同上超市買東西一樣,列個清單,不需要的東西就不要碰,只拿自己需要的
這樣才不會一直浪費時間在不合適自己的人身上,畢竟不論男女,青春都是寶貴的
很多人談感情時根本不會去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對象是什麼樣子,完全就是憑著感覺行事,所以才會有那麼多走上離異的感情事件
我曾經也是只憑感覺談戀愛的人,所以即便我總認為自己很認真的找尋結婚的對象,但卻還總是找上不合適的人導致無疾而終
這樣的案例在01上從來沒有少過,其實理由往往都是不夠瞭解自己的條件及需求,所以自然也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我走過這樣的一段路,也繳了不少學費,所以為了幫助她不重蹈覆轍,我建議她思考一下列個清單,這樣可以幫助她直接過濾不符合標準的對象,條件本身當然是有彈性的,譬如男生溫柔體貼多一些,收入方面低一點是可以接受的
我覺得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對象跟生活,只要你夠努力規劃人生並追求
今天我的朋友不是自己條件普通或糟糕然後還開了個天方夜譚的無理要求
不是那種自己賺2,3萬卻要求男人沒7萬沒資格談戀愛的女人,也不是那種男人應該要有車有房負擔所有家用的類型
你頂多只能說她所擁有的這些條件不是你選對象時會在意的條件而轉身離開,但發文嘲諷?
所以我只看到一群過度自卑的人?嘴裏吐出最惡劣用詞一再的傷害一個他們完全不認識的人,一切只因為對方年收300萬,講著流利的英日文而傷到了他們男人卑微的自尊心
又或者一些人,只單純的收入較高,然後針對我朋友的年齡身材做文章揶揄對方,被我揶揄回去後卻轉過來罵我靠爸?炫富?
我只看到的是被比下去後的腦羞成怒以及人格卑劣的心態表露無疑,也許這些人比常人多賺了一點錢,但心靈上的貧乏空洞填補不了內心真正的自卑心理,誠屬可悲
我只堅信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我會盡一切可能的方法替她找尋較合適的人選,其它的仰仗她跟對方兩人的努力
有朋友私訊建議我不要在網路上找,遠距離戀愛不好經營等...
我自己跟老婆也是透過朋友介紹認識的,在聊天平台上聊了一年半才在國外見面,進而交往三個月後決定結婚,現今已三年婚姻美滿
緣分這種事,誰說的準?
Enter Passcode wrote:
是,但是負能量真的...(恕刪)
我是認同8/2法則的,所以對於那些看不懂聽不懂的,我很平常心看待
我家是做生意的,我爸最常說「生意子難生」,因為商人最需要動腦,腦筋不好根本無法從商
所以我很清楚知道符合這基本標準的人本來就不多,對連態度都有問題的人,何必多談?
lilice wrote:
我也給個自己的想法,...(恕刪)
Lilice 大就是01賢慧女性代表!
看起來像25心智像18實際快40 wrote:
你那棟樓我有看 創業...(恕刪)
你誤會了,我開這篇討論串時有知會老婆一聲,告知她我會在這發文,她說她想看,我才給她連結連結的,她也是01會員
我不會去跟我老婆說這事,是她自己看了討論串後跟我說,我才上來看一下
做生意難免會遇到奧客,台灣鯛也不是這一兩天才出現的新品種,網路上這種小case
我又何嘗不清楚這些人真的約出來在我面前可能都不敢大聲說話,不過我也不愛仗勢凌人就是
Enter Passcode wrote:
是,但是負能量真的不...(恕刪)
因為你提到負能量
我剛剛去看一下你提到創業的部分
如果會被酸我也覺得不奇怪
因為你一開始就指責台灣人特質的缺點
但是你卻忘記自己是台灣人
而你成功..大家只看到你講結果
感覺有種炫耀感..沒錯會給人有種炫耀文的感覺
其實大家比較好奇是妳如何創業成功
是妳計畫書寫得好?還是你技術已經有專利?還是透過人脈得到支援?
又或者有特殊的方式?
但是你的文章上面似乎一筆帶過
你內容上的印度租屋其實你只要一個傳送門就可以
不過感覺起來..似乎有能力之外,募款似乎是創業者最大的困難
台灣一堆人有能力有創意
但是始終不知道如何募款..我覺得你要是分享地是這塊
應該會吸引更多共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