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為什麼離婚率那麼高,婚前看清楚很難嗎?

我和我老婆應該早就離了
如果沒有小孩的話
mtsui wrote:既然您說婚姻是法定契約,既然是契約,就可以解除。不然何稱之為契約???


每個婚姻契約要解除都是無條件解除嗎?
每個婚姻都能無條件解除我沒話說,但不會有人藉故求償才要解除?

小時候寫的作文是理想,不用逼自己實現。

1.小時候"不會"有人跟老師簽契約說:我長大要當科學家,為了證明我的決心跟老師簽契約,如果沒有當科學家老師拿這張契約來跟我要一百萬。

小時候沒人遇過這種蠢蛋,小時候大家就知道如果簽這種約展現決心會表示自己很蠢,因為未來還很遠,人會變。

2.婚姻是跟另一半說:我未來的每一天都會愛你一輩子,為了證明我的決心跟你簽婚姻契約,如果沒有愛你一輩子你可以用這張契約來跟我求償一半的財產。

大家都知道1很不合理卻沒人去懷疑2很不合理,1跟2本質都是一樣的,只是沒人肯承認罷了。

談戀愛談的永續愛情也是理想,但其中一方不限男女就是想用婚姻讓永續愛情實現,因為婚姻綁住讓本來應該出現的另一段愛情壓抑住,而造成法律上同一對夫妻生活到人生結束,但愛情有永續嗎?當然沒有,它只會越來越淡。

又以公司出貨契約來比喻,一方給錢一方給貨雙方簽附有公平條款的合約,只要其中一方不給錢,另一方契約自動失效不給貨天經地義。但婚姻是嗎?其中一方不持續供應愛情,另一方得不到愛情婚姻就自動失效嗎?

你解釋清楚你的契約定義是什麼吧?

我看電視辯論節目,有一種人論述方法是這樣的:
A:我認為事實應該是這樣。
B:你真的懂事實嗎?
A:那請你說出事實到底是什麼?
B:看來你還是不懂事實?
A:那你說清楚事實是什麼,為什麼不解釋清楚?
B:反正你不懂事實。
別被這種人帶壞了,用這種方法就別加入討論,一直鬼打牆。
AndyLAN999 wrote:樓主 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 難道經過判斷與思考後的決定一定是對的嗎?? 經過評估後做的決定一定對嗎???同理 那麼多大型企業 請了一大堆專業的評估人員 他們看不清楚嗎 把工作當成兒戲嗎??? 不然怎麼會賠錢


我想這樣舉例好了,有經過評估的決定比完全不評估作的決定所造成的風險更小,就像金融市場有經過評估後的投資比憑直覺亂作的投資行為得到的成功機率更高,在婚姻沒看清楚的人就是憑直覺做決定的人,連去旁敲側擊獨立思考對方親戚朋友跟認識的人他的私下個性、家庭狀況都不肯。

還有一點,大企業有資本可以讓投資判斷失誤好幾次,不管過程虧幾次都有機會賺回來,每次的盈虧不影響下次賺的機會,但婚姻呢?每一次人的年齡跟有錢的一方資產就越來越居於劣勢,而且年齡跟企業資本不一樣,賠掉了年齡下一次的成功的機率就越來越少。

企業有的是機會重來一次,婚姻呢?你能重來幾次?

Justin0325 wrote:
每當碰到身旁有人離婚...(恕刪)


結婚與離婚,都是生活的一部份,但話被你這樣說,就好像離婚是一件罪惡的事一樣。

離婚率高,與婚前看的清不清楚,關係應該不大。中國自古的主流婚姻是採媒妁之言,
婚前兩造可能連面都見過,更不要說同居試試了,但是離婚率最高的是近代吧。

我個人覺得離婚率高是與對生活挫折的容忍力降低,這應該離婚率與日提高的主因。
以前婚後不合的人也不少,但是多半會選擇忍耐。現在人權意識抬頭,不合就別令
雙方痛苦了,造就高離婚率。

你把離婚特別拿出來討論,似乎想要強化這是件不對的事?但是有意義嗎?

類似的邏輯套用在生活上,買東西前不能先看清楚買,買了才發現不合用想退貸。

上學前不能先調查好學校嗎?去唸了才發現不合意要辦休學與退學。

上班前不能把主管,工作內容,公司制度,風評搞明白嗎?去報到了才想要離職。

以上這些行為,也都是差不多的狀態,也都是一種罪惡嗎?為什麼特別突顯離婚呢?

婚姻有多重要?當個人意識高於家庭意識時,婚姻的重要性與離婚率就定案了,
真的與看的清不清楚,沒什麼關係。
在這個自由年代,婚前有沒有看清楚根本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婚後的心態。愛情是盲目而短暫,婚姻卻是長期的磨合和經營,這時代欠缺的就是耐性,越來越少人肯靜下心思考問題,以為離婚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有一項統計,離婚的人在婚後仍有70%會再離婚,難道這些有經驗的人會再次看不清?資訊爆炸的年代,網路交友的便利及複雜性,已經改變了人類對婚姻的忠誠度,但我相信用心經營婚姻的人還是有的。
Justin0325 wrote:
我想這樣舉例好了,有經過評估的決定比完全不評估作的決定所造成的風險更小,就像金融市場有經過評估後的投資比憑直覺亂作的投資行為得到的成功機率更高,在婚姻沒看清楚的人就是憑直覺做決定的人,連去旁敲側擊獨立思考對方親戚朋友跟認識的人他的私下個性、家庭狀況都不肯。
還有一點,大企業有資本可以讓投資判斷失誤好幾次,不管過程虧幾次都有機會賺回來,每次的盈虧不影響下次賺的機會,但婚姻呢?每一次人的年齡跟有錢的一方資產就越來越居於劣勢,而且年齡跟企業資本不一樣,賠掉了年齡下一次的成功的機率就越來越少。
企業有的是機會重來一次,婚姻呢?你能重來幾次?


再舉幾個連動的例子:

1.挨 舉企業的例子是 再怎麼精算都會出問題 會碰到很多狀況 與考驗
怎麼可能算的準準準 哀 重點在這
就算當時算的準準準 那當想法改變了 不是又變不適合了

2.在婚姻沒看清楚的人就是憑直覺做決定的人,連去旁敲側擊獨立思考對方親戚朋友跟認識的人他的私下
個性、家庭狀況都不肯。 您的意思是要想清處 弄明白

這個想法就非常傳統了 依據理性的思考 旁敲側擊 實際體驗後 如果發現與想像的不一樣
而雙方又堅持自己的認知是對的 是對方騙人 是對方變了 磨差加大 離婚 上述的不是常常聽到
若都是很理性的人 無法承受判斷錯誤 進而修正方向的話 那也是分
或者是一方無法改變 一方忍不住只好離開

3.這個就要引用樓主的例子啦 ....大企業有資本可以讓投資判斷失誤好幾次...
不管過程虧幾次都有機會賺回來,每次的盈虧不影響下次賺的機會..企業有的是機會重來一次,...
這次企業比成婚姻
這就是所謂的堅持下去 適當的修正 ... 如果雙方願意接受對方的缺陷 再次修正自己的決定
那麼就不會有問題
另外也乎應之前寫的 一個案子就算起初判斷的不是那麼精準 或誤判 但不要太離譜 可以靠執行面挽回
判斷正確 執行面很差 一樣是失敗 重點是怎麼 修正 維持 執行

4.年齡是問題???? 好像沒什麼關係??? 真的錯了 相處不下去 難道要在一起嗎???
互相給對方機會吧....

婚姻的重點是維持 人會變 世界會變 25-35歲的想法選對象 怎麼可能通用一輩子
當然要靠互相成長 互相退讓 互相尊重 互相學者
總是一個爽夠了,一個不爽了!如果看的清楚,你去問問結婚的人,八成會跟你說同樣的答案~這問題基本上無解!
結婚就是為了離婚做準備...
為什麼結婚?因為不熟 覺得沒你會死
為什麼離婚?因為太熟 都想讓對方死

Justin0325 wrote:
每當碰到身旁有人離婚...(恕刪)

miklle wrote:
離婚率那麼高 ~ 簡...(恕刪)

miklle wrote:
離婚率那麼高 ~ 簡...(恕刪)


回歸本質,異性原本是相吸引
但感觀會習慣,會疲乏,
所以有七年之癢,
許多人三十幾歲結婚,七年後也不過四十,
生理心理沒需求?
有人礙於傳統禮教可以約束自我,但有人卻追求自我的感覺,
所以會有婚外情,會有離婚,
個人是覺得,一夫一妻制違反動物的天性,試問有多少男人女人不是
被小頭的動物性趨使著?
婚後現實面,柴米油鹽醬醋茶是壓到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