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請刪文

MICHAELCUB81 wrote:
走在前頭的歐美國家,認為年老父母並不是成年兒女家庭的成員,但台灣家庭倫理,還在演變中,兩隻互不相讓的老虎,不斷的鬥,真是苦了夾在中間的樓主。

看歐美電影或紀錄片,很多都是岳父母住在家裡,而且他們婚禮都是女方出錢,所以說不跟年長父母住一起,應該不是全部,不然不會有那麼多嘲笑岳母的橋段
越來越少在這裡發文留言了
因為看到某些人的回覆
總他媽一把無名火就會上來

勸樓主別在這討論什麼
許多人 站著說話不腰疼、麻繩搓別人的大腿不會痛
自以為理性 說出來的話跟放屁一樣沒同理心

好好面對 自信地選擇自認為最好的方式 加油!
lumaRT wrote:
對錯又不是我要和你住(恕刪)




不合的人硬要在一起都是這樣,人在一生中都可能遇到。旁人說[他人很好,你為什麼不喜歡他],難道當事人就應該從厭惡變成接納?人的感情喜好太複雜,無法用對錯來覺得要喜歡誰討厭誰。

今天剛好是兩個住家裡的女人不合。

有時是家人同事朋友圈,有時是某親戚互看不順眼,遇到討厭的人就保持距離減少摩擦,我們從小到大不都是這樣過來?

衝突發生時要隔開兩人,畢竟是人類,不是養蠱。要給彼此時間與空間,理性思考,慢慢去接納對方。

多少人被壓著綁在一起,留下心裡陰影。那些長期不合,誰殺誰,誰砍誰,誰帶著誰一起死,所謂深仇大恨在旁人看了都是些日常瑣事。如果想到一開始有機會阻止,不知會不會後悔。

如果今天是夫妻不合,那就離婚。但看起來樓主並沒有跟太太不合。

既然樓主選擇搬出去,那不把太太接過去一起住嗎?
龍癡癡地著望著魔羯半响,手上抱得更緊,低聲道:「妳的臉紅得真好看……。」
BlueSky5230 wrote:
個人不支持媳婦得凡事禮讓婆婆這角色,必須要講道理,這是教育,活到老學到老。不能因為年紀大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很久以前我婆婆來家裡住 我買了一個很好睡的記憶枕 先生把它拿給婆婆睡 後來先生就不還我了
然後跟我說:媽媽是長輩,妳就不能讓她一下嗎?

很多事情都用這句話...

我和小孩的東西大多是我自己買的 我幾乎沒有用到先生的錢

我知道我和樓主的情況不一樣 樓主付出很多
但是付出很多並不代表 對方什麼事情都要委屈(當然這也不是樓主的心態)

我沒看到樓主的媽媽是怎麼比較媳婦
也不知道樓主老婆真實的感受

我只知道我先生只要碰到任何問題
就只會叫我:妳就不能讓一下嗎?

其實我自己的爸爸也會這樣跟我說

但是 道理就是道理 我和我的小孩也不會倚老賣老 他們說我錯~我會想想看是否我真的做錯了

梨子比較大顆 我可以讓給你
披薩比較大一片 我可以讓給你
但是我不想讓給你的東西 你不能強迫我接受

我的事情 我知道錯的是我先生 在我家我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之後他也知道了
有什麼事情就要說出來溝通 我不喜歡冷戰
雖然情況有點不一樣
但是懇請樓主看看這篇
你老婆真的有這麼壞 無法溝通嗎?

把一個人寵壞還是可以好好讓她知道
丟水果籃這樣的事情 是對所有人都不可以這麼做 不是只有對誰不能這麼做
為何她要說不這麼做 婆婆聽不懂 這樣的話?
但 只有她知道

到目前 還沒有聽到她的真心話 你們真的應該好好溝通 在一個只有你們兩個人在的美麗場景

不然換了跟誰在一起 結果都還不一樣?

離婚這把鎖…
Shirley6790 wrote:
很久以前我婆婆來家裡住 我買了一個很好睡的記憶枕 先生把它拿給婆婆睡 後來先生就不還我了
然後跟我說:媽媽是長輩,妳就不能讓她一下嗎?
很多事情都用這句話...
我和小孩的東西大多是我自己買的 我幾乎沒有用到先生的錢

真奇怪
不過就是個枕頭, 請妳先生再買一個一樣的不就好了?
難道是限定版世上只有一個?
妳和小孩的東西大多是妳買的
所以養小孩妳先生沒出過錢?
這種事也可以拿來抱怨.....
妳先生真可憐
jack980702 wrote:
長期有婆媳問題,會因...(恕刪)


上新聞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水果被偷移…媳婦當兒面羞辱婆婆 他調監視器看:心都碎了.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41037
路人39 wrote:
真奇怪
不過就是個枕頭, 請妳先生再買一個一樣的不就好了?

你才奇怪呢
他就是沒有打算要買給我啊

我有說我要抱怨嗎
我的事情已經解決了

對啊我先生還真可憐
我自己的東西和小孩的東西都是我出錢買的
但是小孩的學費他還是要付啊

我沒有說家裡的開銷全部都是我出喔

只是我負擔七成而已
賺多賺少大家互相 就這樣~
路人39 wrote:
真奇怪不過就是個枕頭...(恕刪)

其實你也抱持著一樣的態度吧

把東西拿走 自己都不覺得錯了
還敢來說人家抱怨啊

這我真的不行
Shirley6790 wrote:
很久以前我婆婆來家裡(恕刪)


教育小孩也不能使用禮讓這種話,我支持你。
我會選擇這東西是我的,但是我願意分享給你,可是我需要的時候你要歸還給我。小孩子的玩具也是如此,告知他這是爸爸媽媽賺錢買的,是爸爸媽媽的,不過我們願意分享給你使用,因為愛你們(愛的展現)。你願意分享給人,別人也會願意分享給你。


華人社會在教育這一塊非常失敗,完全都是威權教育(因為無法接受小孩不正常,小孩不被社會接受),於是長輩說的都是對的,然後很強調所有權(為了合理化控制這兩字),特別是把子女當成是可以支配的,是沒有獨立的一個人在看待,這些都會演變成子女把伴侶也當成是所有物。

養育子女,我都認為是在經歷父母這過程,我並不會認為子女得因此感恩,在我年老得養我。相對地,我要更靠自己努力,也期望子女更為自己努力過人生。親人在於有困難時可以暫時支援,但是本身還是回歸人生是自己的,自己要救自己,才能改變人生。

婆媳彼此都需要被教育,也要給他們有自主權選擇,而不是老公自以為媽媽重要就去威脅老婆,或者老婆重要去威脅爸媽。凡事都有好有不習慣,住公婆住娘家都差不多,要去尊重每一個人的習慣與價值觀,你就算是對的也要對方經歷過才能體會,就像沒當過父母的,當了父母才知道為何父母會那樣想,但是不一定就會照著原來父母當初的想法做,因為人會思考自己認為合理的。


其實沒有對錯,只有覺得好的就學起來,對方無法接受就尊重(學習被拒絕)。其實習慣就是從無法接受到已經接受現況就是如此,只是當下你不會想什麼叫習慣,你只知道被拒絕的感受不好。


台灣的父母不要再只埋頭養小孩與情緒勒索小孩。拳頭握太緊了。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