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要的事情,基本上你無法控制。
先寫在前面,點出這些,並不意謂著樓主你是錯的。
只是樓主要的東西,主控權看起來,你覺得不在你身上而已...
如果你要繼續選擇用現在這些想法、觀念、慣性,看待你公公,那是你的選擇。
不是你公公,要跟你過意不去
而是你自己不願意讓自己過去...
我後面會說明,只是先把重點說在前面,至於說明,愛不愛看隨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如果你要的就是被拍拍,有很多人拍你了,然而指責你公公的錯誤,並無法改變你現狀與公公相處的關係。
讓公公離開家裡,現狀來說,似乎也不是選擇。
至於是困難?還是機會?這是見解與選擇的問題...
--------------------------------------
昨天看了一篇影片,我覺得也適用在樓主身上
樓主帶著期待,期待公公肯定你的這些『體諒』,而願意『配合』你的需求。
然而樓主忽略了,你的期待,到底有哪些是公公現在的需求?哪些其實是你自己的需求?
你有很多,看起來是為公公好的舉動,實質上是為自己好。
我不去討論什麼孝順、婚姻家庭的價值,那些都太遠了。已經都遠離了當下了。
或者說,如果要去討論那些,並沒有很重要,因為那些看在多,只是破壞你自己經營的婚姻跟情感而已。
當然有人要持那樣的觀點,那是每個人的選擇。
樓主要分清楚的是,你拿那些觀點來支撐自己哪些信念?
而你支撐的這些信念,是幫助妳更捍衛自己的論點?還是幫助你達成你要的家庭和諧與被肯定?
就算你去做諮商,諮商師也不會處理你的公公,做更多的只是處理樓主能否擁有視角或立場的轉換而已...
即便是網路上,我們其實也無法處理你的公公,所以真正對公公怎麼樣的人,還是樓主
樓主或許陷入自己的主觀經驗跳不出來,那麼我講一個類似的狀態,或許樓主能更清楚的看到自己?
很多母胎單身的男女,為了追求喜歡的異性,會做很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做這些事情的目的,只是為了希望對方能『接受自己喜歡他(她)』這件事。所以這些人告白的時候,不外乎會講自己為對方做了哪些事情。希望能『感動』對方。
然而多數的時候,換來的都不是感動,而是默然,驚訝或者沒有反應。
社會事件,也不乏那些告白被拒絕就傷害或砍死對方的新聞...
舉這個例子。樓主能清楚自己跟公公之間的互動嘛?
的確你看起來是為了他做了很多。
然而瓦斯爐的自動熄火,這些說穿了是為了他好?還是為了你好?
這沒有指責,只是希望樓主,去分辨清楚,你要的到底是什麼?
或者你就是要一個,你一直都要不到的東西,然後你會開始抱怨你做了什麼,你有多用心,但是別人並不接受。
如果樓主做了那麼多,你的期待是『公公能看見我體諒他』
或許你公公有,然而或許也因為樓主甚至也設定了自己做了什麼,公公『應該』要怎麼體諒自己。
那麼當對方的體諒,無法滿足你內在期待的框架時。
你反而會覺得對方都沒有『配合』你。
那麼不滿就會出現。同時這時候,會有更多事情來滋長這個不滿。小便滴在地上臭,就是一個點。
蒐集足夠的點,就能讓樓主有『合理』的情緒發洩出口。
這是一個模式『我為你做了這麼多,難道你不能因為這樣而滿足我要的體諒嘛』!?
請問這個模式,要的是幫對方?還是滿足自己?你的付出,是為了對方好?還是為了自己好?
分清楚,那麼那些關於『這是你自己要做的』話語,你才有機會接受。否則為你來說,感覺起來都會是別人不懂你的累...
然而樓主在自己的情緒影響面積下,很多參數,會忽略掉。
你開始比較,你開始覺得『老公可以,何以公公不可以』!?
請問這兩個人身份地位,是一致的嘛?
兩個人,可以這樣比嘛?
他是你公公,等於半個爸爸,你要求他體諒,他其實有體諒,只是他的回應方式太過於僵化,無法滿足樓主要的。
樓主舉例你有告訴公公危險。他的回應是:他已經幾歲了,難道不知道危險嘛?
如果你要用,他拒絕你的好意來看,這是一個選擇。
或者你也可以看成,他有聽到你的回應了,所以給予你這樣的肯定!他告訴你的是,他也知道危險。
如果樓主願意把更多的參數加進去,能更多的理解公公行為動機,那麼或許他說的話,你有更多往讓自己舒服方向解讀的能力。
如果樓主的公公,過去都是婆婆在做,現在他一個人要重新學習很多。那麼樓主是否能明白,換個角度來說,公公非常習慣,別人為他做的好好的?他並不習慣『開口肯定他人的付出』
我父親也很大男人,所以呈現的體貼,其實很笨拙,但是如果拋開框架,其實不難看見他的體貼。
可是如果樓主要的體諒,是有框架的,有條件滿足的,那麼你公公就算開始有體諒你了,你還是會覺得他沒有,這會錯失關係修復的時機。樓主只是繼續帶著自己抱怨的情緒活著而已...情緒過不去,就是內傷而已。
所以我才會建議,樓主繼續的做,總有會被看見的時候。
在不濟,你的房子,你同意老公接他的爸爸同住。他應該才是最要撫平你那些覺得不被體諒感受的人。
當然如果他也是一個跟他父親一樣的人,那麼樓主要多辛苦一點。
你要的情緒、情感支持,可能需要訓練一陣子。
你的情緒&情感支持,最好是你的伴侶,而不是網友或者其他人,那很容易有問題...
就描述來看,兩個男人,模式是一樣的。女人說有問題,『於是我告訴她解決的方案,或者直接告訴她這不是問題』
所以你老公的解決方式就是忍,畢竟那是他爸,他忍了那麼久,他也習慣了。
同時也因為這個習慣,所以樓主的不習慣,為他來說,他只能告訴你,他老爸就是那個死樣子,他無能為力。
可是他同時也跟樓主一樣,忽略了,他其實還有一個身份,他不只是老爸的兒子,他還是樓主的老公。
所以建議樓主,把自己的期望,跟老公說一下,同時跟他說,因為體諒他下班很晚了,所以家事你下班回來就解決了,可是跟他父親的相處(不清楚樓主怎麼稱呼公公),你需要一個人緩解。請他能夠用兒子或老公的身份,去請求老爸有一些調整,除非你老公跟他父親的關係也是僵化的。那這同時也是他的課題。
不建議樓主,什麼都自己上,你或許是女強人,然而每個時代,對於男女平權的看法,是不一樣的。那是觀念的問題。
但是不能因為他的觀念不同,就覺得那是錯的。
每個人的時空背景都不同。
如果要的是對立,大可以拿對錯來論述。
如果要的是更和諧,那麼需要的是更多了解。
樓主與公公相互都很了解彼此嘛?
那麼你願否許自己花點時間,也給公公一點時間,了解妳,同時也了解妳的家庭呢?
樓主講了很多,自己付出的資訊,房子是你的,很多家具的添購也都是你。
你的家庭,你是如此的被突顯出來,那麼你呈現的就是『另外兩個男人的沒用』不是嘛?
問題在於,這樣的呈現,會讓你更好受嘛?
我們批評你的老公,跟批評你有沒有差別呢!?
或者你已經開始有那種『房子是我的,我為家裡付出這麼多,可是你們都不體諒我』!?
那麼樓主能否看清楚,自己正在把誰往外推嘛?
其實你做了多少,會被看到的,可是如果你『急著被看到』
那麼這個看到,就會變成,即便看到了,也沒有任何的感動。
就好像,上面舉例的,母胎單身的男女,為了追求伴侶而做了很多事情,然後在告白的時候一股腦的都說出來。
本來或許被這麼對待的人很感動。然而聽完之後,感動就沒了。
建議樓主,其實你不需要給予那麼多的『體諒』
看樓主的描述,有時候會覺得,你何必做了這麼多?
這些體諒,還蠻多感覺起來,你委屈自己不少。
人一旦委屈自己了,那麼背後渴求的其實是很多的。犧牲的背後代價都很高。
樓主體諒了公公與老公的不方便,可是樓主願意體諒自己嘛?
或者樓主也有限制性的信念?如果自己不這麼體諒誰,就是自私?
我不清楚,可是如果很多事情都也解決方案了,樓主仍然覺得公公不體諒自己。
那麼地獄是自己找的...
有時候不是人家不體諒你,而是你要的體諒為對方來說,可能是一種壓力。那麼與其給予,不如彈開你...
有一陣子,我媽很喜歡跟我講她為我做了什麼,要脅我如果『不...』她就要收回。
這其實也沒有壞處,有時候還蠻感謝她的威脅。不然我不會學到那麼多的技能...
換句話說,我其實寧可她收回,雙方都沒有那麼多壓力,相處反而比較輕鬆...
她不需要因為做了很多,而我沒有滿足她的期待而抱怨
我也不需要為了她的那些付出,而很有壓力的覺得必須給予相等的回報讓她舒心...
那是一個不怎麼舒適的循環。我寧可痛一點,打破它...
我記得有一次在廟裡面,有個師兄跟我說,一個人拖地,也不錯,這是一個單人完成拖地的壯舉。
他並覺得,他做了這麼多,需要誰看見,然後幫他完成其他部份。
同時他也不覺得,我需要因為自己無法幫他拖地而覺得抱歉。
---------------
心態決定未來,
選擇權在自己
jackaroo115 wrote:
台灣儒家思想重,大部分的人深信「孝順」是種美德,就像世界上有些國家的女性不能投票 不能讀書 不能露臉,她們唯一能做的就是 「順」著身邊的男人。「順著男人」在他們的文化裡是美德
不是當事人不知辛苦,孝順只是懶得去處理糾紛的藉口
我妹伺候母親時很辛苦,等到我們湊錢僱外傭時,很奇妙她就忘了這些辛苦。母親總是提出各種刁難的要求,妹妹總是以孝順為由要外傭承擔,說外傭都很能忍耐,直到外傭受不了辭職,就再也找不到這樣工作包山包海的外傭。職場上也有不少這種例子,百般虐待很好的員工,離職後才知可貴已來不及
因為要求母親不要有那些刁難要求,勢必得跟她大吵一架,她又情緒崩潰等等。想躲避這些事情,最簡單的說詞就是"孝順"。現在我妹必要時也會兇母親,我當然知道是沒辦法的,老人等於小孩,用管小孩的方法才正確
樓主就是得用足夠的聲量,讓先生知道她的辛苦。不是當事人,就是不容易看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