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已達共識

ratratrat wrote:
給那個彩虹兄:家庭年...(恕刪)



謝謝您對老婆的體諒
你大概覺得我很苛刻
呵呵
賺多花多 沒有用
賺多存多 才有晚年"生活品質"
甚至 中年的退休生活
50萬 一年利潤算5%可以幫你賺 2.5萬
10年就是25萬
每年加50萬
累進10年不算複利只算每年存50萬的5%利潤
就是多1375000
再加上5%複利 總共 將近150萬
再加上你每年存的本金50萬
10年總共500萬+利潤=650萬
並且持續下去
所以和其他家庭比起來
我們會更快脫離"錢"這個問題
現在已經脫離
成為一種習慣
我身邊的朋友 大部分都是年收300萬以上的家庭
它們大多數也跟我相同
而且有一些人它們在 40歲以前 就退休
新聞 不是常常再說
某某大企業家 月消費 只有幾千元
他表達的是
他已經脫離"錢"

更重要的是
消費那些東西
當下或許覺得很快樂
但過了只會讓人覺得很空虛
然後你會越賺越多
你就會拿犒賞當理由
從小錢到大錢
但就如同我前面說的
5萬多花了什嘛
他說不出來
那些同事
也很後悔
其中有一個同事
當年光鞋子 就買了
"4百多雙" (累積)
從一雙200(小錢)
買到專櫃一雙幾萬塊(大錢)
買了那嘛多
他根本連穿都沒穿過
賣也賣不掉
但當下他很爽
慾望跟壓力如果你沒有處理好
會隨著時間
越來越高漲
每次的壓力
都要靠越來越多的金錢
才能讓你暫時釋壓
暫時放下
甚至只是當下
幸福 你會懂 錢能做的很少
他只是生活上面的一個保障
你會覺得1萬2怎嘛過
其實現在我們常常
消費不到1萬2
會辛苦嘛
真的並不會
當你真的看清
真的不會覺得辛苦
這要靠智慧
現在
我們不需要利用消費
來讓我們釋壓
工作 其實就是自己想要的一個成就
也給孩子一個好榜樣


我說的話
會刺傷很多人
因為我相信很多人
都走過我說的路
很多事情
你要經歷過
你才會懂
請你記得
別人賺多賺少不重要
別人的想法也不重要
你能支配的
就僅僅是你(家庭)能賺的錢
這些錢怎嘛運用
關乎著你未來的生活"保障"
因為我們這些年的努力
所以我們現在很好過


哪一天 你體會到真正的價值
你就會體會我說的
很多人需要名牌包來襯托自己
甚至是限量包
我看過這樣的人
很辛苦
把心力都放在比較上面
每天都在想
要搶什嘛限量款
來展現贏過人家
輸一件小事
甚至整晚睡不著
氣很多天
還常常掛嘴邊
但其實
你自己就是名牌
你不需要這些東西
來襯托你
你需要的是內心的智慧
去化解這些壓力
像馬雲說的
左手溫暖右手

我認識很多企業家
它們都很務實
公司年營業額22憶
至少賺35%
但也只是開100多萬的凌志而已
對孩子的教育也很嚴格
尤其是金錢
健康 才是最重要的
負面的我就不說了

這篇久了會沉下去
這些你來我往
其實都不重要
厲害的人
點一下就知道程度
因為他經歷過
或者看過
黑名單的這些人
我都說得很明白了
還在跟你吹噓
剛出社會的話術
真正有家族背景的人
不可能不懂我說的
果然是鍵盤高手
網路上說大話的人很多
但實際的生活
可能讓人很驚訝
(還是黑名單適合它們的位置)


我發現絕大部分的人
都是在用錢買假設的幸福
跳脫不了這個邏輯
或許要等你財富自由之後
你才真能體會
錢真的買不了幸福
他就只是生活的一個保障
如此而已

我要說 對於你將來的生活保障
你可以選擇花掉這650萬 買鞋子 買包 買3C
你也可以選擇儲蓄這650萬 借給銀行
你更可以選擇理財這650萬 投資自己
你五年十年甚至是"退休"後的生活
看的是你現在的努力跟選擇還有智慧
彩虹濬 wrote:
新聞 不是常常再說
某某大企業家 月消費 只有幾千元...(恕刪)


這種新聞聽聽就好

大企業家的持股,可能只有百分之幾. 所以很多開銷,都會盡量由公司支出

例如,司機,車,餐費,旅費..一堆發票打統編,列為公司支出

金錢觀因人而異,賺錢花錢,猶如因果,單身時自己的因果自己擔負即可

夫妻共組一個家,則可以多一些物質消費觀念交集的部分..雙方歡喜甘願,願意接受配合即可. 但若觀念差異大時,婚姻就很難長久下去,很常見.

王永慶省了一輩子,留了巨額遺產給王文洋與王泉仁等後輩子孫. 後輩子孫花起錢來倒是毫不手軟! 幸好家資極雄,所以沒有花光的問題.
hotsean wrote:
我真的不懂 究竟差別性在哪?[這是我多年來 一直想不出的問題]...(恕刪)



純陽帥哥~ 講真心話.....你問題不小。
可是感覺你也沒有真正想了解,只是嘴上疑惑而已。

異性和你相處,應該會很累,
光是你打字內容裡一再重複的東西,
就能想像和你生活會面臨些什麼。

但這裡是你解放自我的小天地,
也別輕易剝奪了自己的樂趣,
繼續保持。
lovegoocar wrote:
你說的對。他覺得他自...(恕刪)


跟我家真真一模一樣
他說的都對
我們說的叫反駁
這真的很累
就算經濟各自獨立
你花錢他就還是捨不得的那種
冷戰也真的是最爛的招了
彩虹濬 wrote:
謝謝您對老婆的體諒你...(恕刪)


彩虹兄
我發現你的回覆跟我老公一模一樣
也因為你
我終於了解我老公想對我說的話

在之前我不懂他在零食櫃前可以挑10分鐘
為的是最便宜&勉強比較健康
我卻看個幾秒就可以結帳的人
我也不懂明明出國旅遊已經設定好兌換的金額去放鬆(5天4夜 ~2人換1萬5台幣)
卻被說因花而花
偶爾買個進口超市的麵包
也會說浪費錢

如同你說的,你們的單位是以家庭為主
現在努力打拼晚年才有好風景

但我的疑問是~
1)到幾歲才可以享受?
2)會不會這樣的習慣養成後,到晚年依然斤斤計算?

3)也想請問你跟你太太,這樣子計算生活真的有比較快樂嗎?我指心靈層面
Stella姐 wrote:
彩虹兄我發現你的回覆...(恕刪)





你比較像
你跟妳老公的價值觀不同
造成的結果
跟我說的
心態不一樣

我想
如果你是現實生活認識我
看到我的狀況
你不會問我這些問題
因為
你會懂我到底在說什嘛
Stella姐 wrote:
我的疑問是~
1)到幾歲才可以享受?
2)會不會這樣的習慣養成後,到晚年依然斤斤計算?

3)也想請問你跟你太太,這樣子計算生活真的有比較快樂嗎?我指心靈層面..(恕刪)

這種例子我周邊只有一個,就當採樣太少不能全當真,但人家執行超過20年了,目前的狀況是連小孩賺的錢也得入他戶口,而人有在看精神科,出國門都沒有,連在台北近郊旅遊都沒有,連我家的女人都說看的出他老婆有機會會跑,連出門買早餐買菜都要算時間
彩虹濬 wrote:
累進10年不算複利只算每年存50萬的5%利潤
就是多1375000
再加上5%複利 總共 將近150萬..(恕刪)

可是搞了10年所得的利潤還不夠買台車……還得貼上三年本金

400雙鞋子貴的加便宜也不過等同台車,大家都在花,只是花在各自認為值得的地方
A博 wrote:
這種例子我周邊只有一...(恕刪)


是真的挑到賣龍眼的了

Stella姐 wrote:
是真的挑到賣龍眼的了...(恕刪)

例子太少又不合情理的我會當是病,有病不看醫生只會越來越嚴重

我現在一個人在路邊車上吃知高飯便當等人,我等的那個女人一小時前走進五星飯店跟朋友聚餐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