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太太對我及家人非常不滿....

ganman wrote:
社會風俗與背景不同....(恕刪)



從小也是在大家庭中長大,
父親是老大,共有七個手足,
最不受寵,但卻被要求跟父母同住,
母親一直想搬出去,祖母說了重話,
搬出去就是不孝的行為,
祖父母比較疼愛其他幾個兒子,
可是叔叔們卻選擇路途非常遙遠的北部居住,
一年回來一兩次即可,叔叔們很聰明,
知道未來要跟自己生活一輩子的是老婆跟小孩,
保全新組的家庭,勝過於孝道的美名,
反觀我們家,母親整天抱怨,父親不見人影,
小孩在這樣的成長環境會好嗎?
真的,人結婚後要以自己新組的家庭為主,
這對大家都好...



ganman wrote:
社會風俗與背景不同..
在美國..畢業工作後..就搬出去住了..
結婚..當然也是各自離開原生家庭..共組一個新家庭..

可是在台灣..因風俗問題..因經濟問題..
男女要成家..有大半機會..會與男方家人共住..
假如..女生交往期間..主張婚後各自離開原生家庭..共組一個新家庭..
卻被惡評為.."就是要有車有房+父母雙亡"..


這段話說得真好,
女生只是主張婚後各自離開原生家庭共組一個新的家庭罷了,
卻被惡評為"就是要有車有房+父母雙亡",
真的,這是對大人小孩都好的方式,卻被惡意批評,
有時還會被加上一句被迫害妄想症,
如果台灣的男性也能像美國一樣,
認知到結婚後是各自離開原生家庭,共組一個新的家庭,
兩性的相處也許會更和諧....

vu84vu wrote:
從小也是在大家庭中...(恕刪)
想太多

人家還不是離婚一大堆

再婚也一大堆


美其名想要共組家庭

但自己父母是父母老公父母是外人

這就是樓主和全台灣男人的悲哀
lee15wen wrote:
想太多人家還不是離...(恕刪)

哈哈...說的好...
每次說到外國就多好多好,
就一定不會有婆媳問題似的。
順道一提,不少西方國家婚後通常要冠夫姓的。
當初你自選的脾氣不好女生當老婆...還動不動就說離婚即拿掉小孩..不是憂鬱症發作就是公主病...
搬出去吧如果你還想繼續的話...不過以後的日子有你受的
ckkg208 wrote:
兄弟,你介紹錯了,3...(恕刪)
我覺得女生要能當櫃姐的門坎很低吧!為何非要櫃姐
在我看到很容易處理,這房子本來就屬於父母的,只是借名過戶及幫忙繳房貸
真正支配權還是在父母,
所以樓主只要把自己在房貸裏的付出記帳就好了
日後房子要處理就扣掉這些錢。

再者樓主夫妻住在父母家,這要算房租的
所以家裏支出樓主的付出是12k (23k-7k-4k), 我覺得樓主就和大哥7千出一樣就行
5千算是老婆的住宿生活費,
這完全都剛剛好。

貓毛、父母、大伯同住的問題,只要搬離在外面租就全部解決
這本來就是父母的房子。
至於花了裝潢費,我覺得這屬於居住時的自然耗損,成年了幫忙家裏付出也沒什麼
要同住父母家,就是要忍耐環境吵雜。

結論,搬出去租很ok,記住,房子是父母的。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都要照她的意思??
老貓不順眼 丟掉
父母親不順眼 趕出去
兄弟也看不順眼 也趕出去
接下來 看你也不順眼 也把你趕出去?
第一次看到父母給了房子,沒收生活費, 還付幾千元給小孩,還被媳婦嫌棄給太少錢的.

真替你父母感到心酸

生養兒子這麼大,到底是為什麼?
vu84vu wrote:
如果台灣的男性也能像美國一樣,
認知到結婚後是各自離開原生家庭,共組一個新的家庭,
兩性的相處也許會更和諧....


主要是父母無法獨自面對老年生活吧?

如果父母像外國人一樣習慣獨居, 就不會要求兒子婚後須同住。

常看到外國老人八九十都是獨居的


arkart wrote:
每次說到外國就多好多好,
就一定不會有婆媳問題似的。
順道一提,不少西方國家婚後通常要冠夫姓的。

既然覺得外國不好,外國的冠夫姓應該也不好吧!



iamaminimalist wrote:
主要是父母無法獨自面對老年生活吧?

如果父母像外國人一樣習慣獨居, 就不會要求兒子婚後須同住。

常看到外國老人八九十都是獨居的

有時候左右鄰居的閒言閒語也是因素之一,
別人家長子長媳同住,自己孤單無依,心裏總是不好受。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