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ty429 wrote:我朋友在結婚前去她老...(恕刪) 其實暴點1~2還好耶!或許“妳”朋友的婆婆,說話不懂的修飾而衍生出來的問題老公勒?老公在幹麻?老公是婆媳之間“重要的潤滑劑”常言到“婚後是考驗男人智慧的開始”個人愚見!!!暴點3說實在的蠻離譜的!或許可以在問問實情??可是到後面“妳”的朋友要讓老公在媽媽與妻小作選擇說實在的。很不好!!!!!!痛苦的不是別人是孩子的“爹”“妳”朋友的“老公”一個把屎把尿養大的“兒子”
台灣苦命黑手 wrote:可是到後面“妳”的朋友要讓老公在媽媽與妻小作選擇...(恕刪) 現在的婚姻, 遇到問題大概都是直接使出大絕招了(離婚 or 搬出來)這些當年吵著要搬出的媳婦們未來自己的兒子, 好不容易盼到成家生子後是否也能平常心接受兒子跟媳婦搬出去住現在人生那麼少, 小孩個個是媽寶那時恐怕更萬分不捨吧
嫁給一個媽寶!他媽還是個騙寶建議就是找他們家長過來談,冷靜下來比較好!通常如果有工作的話,就去買一支錄音筆把談判的對話都說清楚!建議把問題說清楚這樣再爭扶養權的時候就可以啦!既然你朋友婆婆很喜歡男孩子,就直接跟她說要爭扶養權,不會姓男方的姓,不給贍養費也不願意讓他們看小孩!反正以上你描述的這些事情,再談判的時候說清楚,讓他們去反應即可做為證據!未來要拚扶養權就很容易贏的!
婆媳不合才要搬出去這想法有點遲了......婆婆免不了要說你要搶她兒子孫子這樣樓主的朋友是否也能淡然處之?我個人就是選擇一開始搬出去的基本上獨子搬出去,傳統型父母跟鄰居都會講話的,但考量房子不早點買,等小孩長大三房根本住不了7個人過五年會買不起加上生活型態跟飲食都差太多後來還是咬牙買了婚前在離老家一公里的地方買房希望讓父母對我的不滿減少但婚後妻子對爸媽來說也只是一個禮拜回去吃飯1~2次時才碰面的客人雖然該有的禮貌跟幫忙都會有但是跟媳婦住在家一起生活裡差很多,所以爸媽還是一樣忙我對老家跟對老婆都只做到60分雙方都還願意忍如果我指偏袒任何一方雖然一邊做到完美,但另一方勢必放棄這是樓主朋友自己要權衡的
我老公婚前就買房。工作關係很早就搬出去。在我們結婚時沒有跟公婆同住選項。當時夫妻工作在台北。公婆家在高雄。我不排斥跟公婆小姑同住。曾同住兩年。不過有無法排解的歧異時。(通常是為了小孩子)我就藉口有事跑回台北。眼不見為淨。小孩放著給婆婆顧。我去放鬆。。然後我老公也會趁此難得機會來找我。享受兩人世界。一開始我公公罵我把家當旅館。後來看他兒子也一個樣。現在懶得說了。兒子媳婦感情好就好。其他就閉上一只眼。我同事大概就是嫁到類似樓主敘述的家庭。婆婆傳統。老公是孝子。我同事個性較溫順。她媽媽也是婚後就不去找女兒。只是兩人同公司。夫家跟娘家又近。我同事會在公司陪媽媽吃飯。下班偷跑回娘家坐坐。紙包不住火被婆婆知道。有次同事帶小孩偷回娘家就被婆婆找上門搶孫。鬧上法院。(婆婆告媳婦全家傷害)看似強勢的婆婆被法官訓一頓(搶孫其實犯法。我也第一次聽到。)後來有收斂一點。我同事雖溫順。但親生母親被告上法院。踩了她的地雷。她說現在只負責打掃煮飯。婆婆說甚麼她都當耳邊風。。。。(以前她會很努力想做個好媳婦。)她老公也覺得母親這次有點過火。對我同事更體貼。後來又發生一些蠻誇張的事情。夫妻就搬出去住了。不過住很近。我同事每天下班去婆家煮飯。她說煮個飯而已。。。比一開始同住的壓力小太多了。(她先生在大陸。一個月回家數次。)
betty429 wrote:結果上星期婆婆把我朋友叫過去說:妳以後要回娘家自己回去,不要叫我兒子載妳去,我兒子上班就很累了,不要還要叫我兒子載妳回娘家讓他更累,還有寶寶也不要帶回去娘家 這種婆婆還蠻普遍。她其實想說的是希望媳婦以自家為主。可以專心致志於婚後的新家庭(意謂婆家)。可是老一輩的婆婆礙於苦媳婦熬成婆。沒辦法好好跟媳婦說話。講出的話實在讓人聽不進去。請同情這一些好不容易成為婆婆。卻又遇到媳婦們自我意識抬頭。夾縫中的一代。當她講得越不是人話。妳就知道她以前當媳婦多辛苦。即便不以為然也給個同情票。就像乎龍囉唆老媽一樣含糊應對一下。
很明顯的別再提你朋友了..直接說你,我們可以節省沒必要的兩個字叫老公有guts點!叫他往他褲襠看看那東西還在不在,那麼沒用!下最後通牒:1.搬家2.離婚沒給答案就是離婚!離婚絕對比現在過得輕鬆自在!小孩的監護權請先準備好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