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婆媳問題,該來的躲不掉.......之二部曲

我武維揚 wrote:
其實,我心裡的OS是
對我媽。難道妳希望我像當年老爸打妳一樣的打她,逼她認錯,甚至跟她離婚,讓妳孫子成為單親小孩,這樣嗎?
對我太太。這10年來我對妳,妳家,跟妳家人的付出,妳不會不知道。我只希望妳能對我媽就像我對妳媽一樣,很過分嗎?(問題是,我太太對她媽媽一樣也是生氣起來就罵人掛電話的)。..(恕刪)




我覺得你媽是自卑!

你的文裡沒提到你媽親口告訴你希望你離婚這類話語,
你媽都是用自己消失或說不來往的方式做回應的。

面對自己兒子、媳婦都是為人師表的 高級職業身份,
聽到媳婦在門後數落自己,
對自己媳婦也沒辦法訓誡一番,
只能自己用消極而悶不吭聲的方式賭氣逃跑………………

蠻可憐的。

是你沒幫自己媽媽建立起基本長輩該有的尊嚴與被尊重。

我武維揚 wrote:
小孩出生後,到現在也...(恕刪)
婆媳、姑嫂問題一直存在,沒什麼好奇怪的,
對夫家來說媳婦是外人〈客人〉,兩個不同家庭環境長大的人,生活上本來就不容易謀合,
除非雙方有大包容心,否則明爭暗鬥難免。
先生扮演的角色很重要,私下給雙方都要預先給心裡建設,告訴太太關於母親的個性、特質跟辛苦,
告訴母親、家人關於太太的優點、缺點,請雙方多忍讓、多包容。

一但有紛爭發生,千萬不可明著袒護任何一方,否則怨會越結越深,先勸開讓雙方冷靜,
事後私下聽聽雙方想法並請求包容,並說明白自己的為難。
萬一真不可解,唯一途徑就是搬出去住,偶爾回家就勸太太多忍讓。

我武維揚 wrote:
其實,我心裡的OS是
對我媽。難道妳希望我像當年老爸打妳一樣的打她,逼她認錯,甚至跟她離婚,讓妳孫子成為單親小孩,這樣嗎?
對我太太。這10年來我對妳,妳家,跟妳家人的付出,妳不會不知道。我只希望妳能對我媽就像我對妳媽一樣,很過分嗎?(問題是,我太太對她媽媽一樣也是生氣起來就罵人掛電話的)。




首先你太太擺明當習慣大小姐、高高在上的老師,只會發號施令,其他人只有聽話的份。其實你願意娶,就應甘願受。不過自你過去的文章,明顯的你太太從來沒把你當回事,根本就不在乎你!而你也沒有"甘願"過,更沒有能力處理----》樓主是男人嗎?

但是婆媳關係,樓主是有絕對影響力的角色,不過卻要媽媽一起跟樓主"龜起來",還牽拖"家暴家庭"----》樓主是男人嗎?

樓主想想吧,當你在教導、培養學生"邏輯分析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時,不妨試著將自己的問題當作案例,跟學生一起好好分析分析吧!絕對比在這裡發文有用多了(看你幾年來的文章,基本上換湯不換藥)

個人覺得樓主跟本版『roadmann』先生大同小異,你倆應該約約吃個飯,必定會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呀!
職業是老師,並沒有比較高級唷
古人有云:仗義多為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這是有它的道理
集點貼紙 wrote:
就像本篇中痛罵媳婦的男人們,我不相信你們沒對父母生氣過,你們可能比這個媳婦說的話更重,但因為你們有血緣關係,可以過一陣子又和好如初,媳婦可以嘛?可以嘛?馬上被打入"外人"行列,馬上就被放話要離婚了,真正的好是需要磨擦?這意思我很不解,是指媳婦有什麼不高興可以直說嘛?我怎麼覺得不是?

能做好表面工夫就很好很好了,再要求更多太貪心了,我覺得能相敬如賓是最好的

為什麼不可以?
你自己把自己當成外人
那是因為你沒有做好要當一家人的準備
所以忍不了也不想忍
你所謂的家人只能停留在妳們夫妻這一層
所以永遠只能停在客人的階段融入不了家族
當然現在這個社會家族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東西
大家可以生活自理就已經萬幸了

家人的組成血緣不是必要條件
會有摩擦也會有體貼
家庭不是光靠距離就可以維持的
沒有摩擦你怎麼了解對方真正的個性?
不然這樣好了
你跟你的丈夫兒子也保持距離相敬如賓
每周見面一次看看感情會不會好
妳可以在50 60歲的時候說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
兒子媳婦你們自己出去生活就好
那70 80呢

元旦假期有一個阿嬤穿著單薄徘徊在外餓了兩天
她有孫子有什麼用
也許妳有很多的養老金所以可以不用煩惱這問題吧

異鄉苦工 wrote:
元旦假期有一個阿嬤穿著單薄徘徊在外餓了兩天
她有孫子有什麼用
也許妳有很多的養老金所以可以不用煩惱這問題吧

為何一個阿嬤穿著單薄徘徊在外餓了兩天?
你有去問她嗎?
是老伴孩子不在身邊了所以獨身一人?
沒有養老金,現在老人都有老人津貼,我母親是農夫,所以有老農津貼
錢哪裡去了?實際狀況如何呢?
小弟跟版大是同鄉了
每次我跟太太都開玩笑說 千千萬萬不要嫁桃園人
因為婆婆是最難搞的 哈 概率還蠻高的 約5成以上

對比非常大 對媳婦好得很好 壞的很壞

說說壞的
婆媳問題不外乎 雙方宣示主權 不計代價與手段
婆婆一方
當年被婆婆粗魯的對待 被壓抑 好不容易戰勝婆婆 今天也要媳婦嚐嚐當年的滋味
要更粗魯 更無情 表示自己比婆婆更行 更霸道 更有型
這樣的鬥爭嚴重干擾你的生活

板大的心態應該硬起來 心理明確的概念 這是你自己家 你自己管
是是非非由你兩夫妻決定(你跟太太才是這個家的主人 所以太太那邊的立場與本文無關 不討論)
對於親愛的老媽
作法上 他在那邊說你的媳婦 批評你的做法 心態上要非常敷衍 打迷糊的態度
表面上要非常的和諧 聽話
舉例 喔喔喔 我再想想 是喔 是是是 之類的 滿足一下他們當王的感覺 就好 內容不要太當真
久了 他也知道 你自己有想法 就漸漸不說了 自然沒有衝突
這樣婆媳關係自然變好 也自然婆婆才能真正好命(只管享受天倫 不用鬥來鬥去 不用想很多)

老一輩的最怕被子女當成老人 一直再掙扎 胡作非為 子女處理不好
為了面子 他們是可以犧牲 子女的幸福的
他們還是想當家裡的王 害怕被子女當成 老爸老媽 不喜歡被下一代孝順
只喜歡乖小孩(小孩意為不配稱上 下一代 而是小屁孩 乖寶寶)
害怕當家的換人了那種痛苦 所以無法體務甚麼叫真正 快樂的退休生活


板大處理一下吧 你要硬起來 (不是吵架 讓父母有鐵拳打棉花那種感覺)
不然你太太很痛苦 你也很痛苦 這樣不好

另外不要硬把你媽跟你太太湊在一起 雙方痛苦

我武維揚 wrote:
小孩出生後,到現在也...(恕刪)



樓主的太太不懂尊重兩個字嗎?


我武維揚 wrote:
家母覺得在家都是我在洗衣燒飯帶小孩餵寵物,太太什麼事都不做實在過份。


樓主 我覺得關鍵在這裡,

傳統的台灣家庭,兒子是被當少爺伺候到大的,茶來張口, 筷來伸手,

沒想到, 結婚之後 ,兒子居然要"幫"老婆做這些家事(沒錯對老一輩來講 家事都算媳婦的),

是可忍 孰不可忍,

沒幾個婆婆過得了這一關滴,

我覺得很多婆媳的爭議點, 也就在這裡"家事該誰做",

相信樓主的母親 在意的也是這個點,

以後樓主母親來訪時 樓主就少作一點家事吧,

沒有住在一起 偶爾表演一下 ,又何妨??
樓主只要好好的愛老母以及太太
距離及時間會讓事情改善
不須急於一時
越急越糟
不用去強調甚麼
你愛他們
他們是你的家人
多去包容體諒
他們也愛你
只是老母以及太太無法相處
不代表老母以及太太無法與你單獨和諧相處而且快樂
你也有孩子
一家人也處的很好啊
你無法要求太太與老母兩個互不順眼的人好好相處
他們就像大老婆與小三的關係
都想跟你好
所以才覺得對方做不好
都因為愛你怕你受到委屈而出來抗議
也因為愛你見算互不順眼也一起聊天出來玩

你要好好愛你的太太跟你的媽媽還有小朋友
因為都是愛你
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一起陪你玩一玩

好好包容家人
都是一家人
對家人只有愛,付出,包容與關懷=>得到和諧與滿足

愛是不要求回報,以及無條件,以及沒有要求對方要幹嘛的=>反之得不滿氣死生恨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