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tsunny Chen wrote:
"如果要購買"多層次傳銷"的產品,或想加入,自己要做足功課,有很多的地雷與陷阱,自己沒辦法發掘,要靠別人,與能靠運氣,我建議還是要仔細了解!"
這個倒是同意,就像賣產品嘛,認真賣的人當然就有機會賺比較多,是這個意思囉?
就和選股一樣嘛,自已做功課先
還失敗了就是自已不認真或是功課做不足了。
iitsunny Chen wrote:
2.的確是能賺大錢,這是沒問題的
同意,畢竟真的有藍鑽級等等的超高位階及表揚大會,所以應該是有人賺大錢。
不遇就我觀察下來
大部份賺大錢的高階人員
基本上都有原本的「工作環境」
而這個副業不小心幹到比本業還優了這樣吧
iitsunny Chen wrote:
1."傳銷產業總產值及事業營業規模:100年334家多層次傳銷事業之營業總額新臺幣(下同)654.30億元"
一個年營業額有654.3億元的行業,怎可能沒人賺到錢
這個倒是不錯的數據提供,原來立案的有334家之多,而且總營業產額達654.3億。我猜安x體系的部份應該已佔了一半去了才是。
如果平均分掉的話,那平均每家的營業額達2億之多也…哇塞!
不用幫員工付勞健保
員工幫公司賣產品,公司本身就可獲利外
發票也不知道開到哪裡去,也沒有營業稅的問題。
他們的多層次還能讓高層抽傭,這對上面的人來說跟本是躺著賺啊!
當然,我們知道,公司成立的資金及產品研發成本是很高昂,而且不方便透露的。
這些就不跟下線計較了
啊不對
加入就是都一同叫資方了
只是不清楚這種資方是不是含有所謂的「公司股權」,可以「每年營餘配紅利」等等的
不是公司的股東叫資方…或許是這個產業才有吧,學到了一課。
營業額之達成是以銷售論,所以這是表示這個產業不論賣保養、醫療、生技、化粧、美容、保健的「產品」,在100年,達成了這麼高的營業額,這真的是不容小看
原來這麼多衛生署沒過的保健食品及加持過的水和海洋深層泥竟然能賣這麼高的額度,看來是衛生署的官員眼光太差了,不懂這些產品的優勢及價值和潛在市場的效益。
我們知道不開架上銷售,是為了讓使用者更便宜買到你們的產品,絕不是因為產品不具競爭力或是沒通過政府核可,我們懂。
iitsunny Chen wrote:
一個年營業額有654.3億元的行業,怎可能沒人賺到錢
一定有的啊,這是不爭的事實,只是這也就是八二法則,適者生存,怨不得別人。
iitsunny Chen wrote:
2."100年曾領取佣(獎)金之參加人計79.6萬人,占參加人總數31.43%;100年平均每人獲得佣(獎)金3萬零9元,"
請自己試算,一年共有多少佣金在這市場上,我不去臆測到底集中在多少比例的人身上,但肯定有不少人,年薪是仟萬的
79.6萬佔總人數31.43%,所以總人數有2,532,612人,這的確是很嚇人的一個數字,台灣每十個人就有一個在做多層次傳銷(不論正、副、兼都算),又學到了一課。
100年平均每人賺得佣金為30000元,所以就是總領獎金的796,000的人,乘以每個人均領30,009,得到傭金總額為23,880,000,000元(二百三十八億八千萬元?)這的確是很大的數字,光佣金的往來就有這個數字了…
以上為讓人為之亮眼的地方
版友說要我們算,我就真的反推了一下= =
若把這個「二百三十八億八千萬」除以總投入人數 二百五十三萬二千六百一十二人的話,該年度每個人獲得的均傭金為9,429元,是這樣算嗎?這樣算的話,那之前月2000的好像還比較高也…
不,因為不認真的人沒飯吃,所以只有其中的三成的人能拿佣金
所以一年的佣金三萬……很多?不覺得…
不,我又錯了,這和國民年均中夾帶M型化的關係一樣,總有些「特別高」的人拉高了平均值
所以朋友們可以透過這個數字來算一下
這麼大一塊餅,這麼大一個市場,可是佣金結構卻是比更加M型的東西
而且是以金字塔型去架構出來的
自已用「等比級數」去反推一下就大略知道了
這個合理不合理,看投入者自已的想法了
啊,對不起,我忘了
請進入這31.43%,再來討論佣金合不合理
不要去當一毛佣金都沒拿到的另外68.57%的1,736,865人,付了錢卻一毛都沒拿到的呆子
啊,失言了
不是呆子
而是認清自已
懷抱感恩之心
要讓自已更努力,去擠進那31%中
然後「貢獻更多的佣金給引領你進來,帶你認識自已,造夢讓你闖」的人。
另外,別再拿3C問了吧
東西吃完就拉掉了
用完就抹掉了
沒效就再買啊!
出問題是你體質差啊!
不然就換另一種試試唄!
3C產品?壞了誰保固保修?
退貨怎麼辨?又不能處理…
而且市面上到處都有的東西
難不成我要賣你露米雅五代加掛安卓7.1聲道嗎?
而且我就是要造東西讓你去賣了
我還去批個低毛利高客服高故障連我自已都不懂也說明不了的東西?
我又不是PM!
這樣搞的話
那我不如去當個盤商經銷商就好了
我還搞什麼多層次傳銷啊,真是…
賣這種砸自已腳的東西
比賣瀘水器的還杯具
別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