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個人也滿建議樓主提告的!如果這百多棟樓,有100則發言涉及對您的人身攻擊、毀謗,妳每個人求償個五萬元,假使500萬元能入手您就再也不用煩惱,還能順道撫慰被這些嗜血網友傷害的心靈???多好,是吧!趕緊去警局報案,讓波麗士大人好好來證明您的清白!

lydiahsu2014 wrote:其實我反而比較好奇您挪用公款的80萬元花哪了,似乎妳的債務不減反增?如今又故技重施,把大家捐贈給妳償債的款項徑自拿來當生活費花用,真是高啊。倒是想請您教教我,80萬元怎麼花才能開心又快速?謝謝!其他網友已補充很多,也沒啥好說了,就像開頭所下結語一樣~
11.我有imac pro又怎樣?我能証明我是用生育保險買的,還有保險請款明細跟証明,請問你們這些嗜血的的酸民用什麼証明我是用公款買的?
另外再來辯證一下網友討論所提的一點謬思!

san5432 wrote:
這幾天從開始的關心到疑惑,轉至爭論,再到一遍撻伐,真的見證了所謂的人性。
但畢竟千樓後,也該落幕了。之前在外常見托缽僧化緣,有時也會上前小額供養,兒子曾疑惑的問我,這些人會不會是騙人的?我簡單的回答,我供養他是真的,他有沒有騙我跟我沒關係。...(恕刪)
沒有針對的意思喔,先說聲抱歉!
如果供養和對方是不是騙我們沒有關係。同理,對方拿去行善、賑災也和我們沒關係?所以我們本著啥初心去供養?只為了自己開心?如果是這樣我也沒意見就是了!佛法嘛,是理學而非玄學,有道理可循的。
以下摘錄星雲大師《僧事百講》布施結緣 (小弟人微言輕,得請大咖出來....

問(9):佛經裡,有不少佛菩薩、長者布施結緣的故事,如〈普門品〉裡,有一段無盡意菩薩以瓔珞布施的故事,能否為我們介紹?
答:〈普門品〉裡,釋迦牟尼佛讚歎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無盡意菩薩聽了,認為光是一個慈悲也要研究,這個慈悲合不合法,這個慈悲有沒有道理、有沒有智慧,不是一味的濫慈悲。例如一個人要賭錢了,我拿錢讓他去賭錢;要做壞事了,我拿錢幫助他,這就不是布施。無盡意菩薩聽到觀音菩薩有那麼多的慈悲,不禁生起恭敬心。無盡意菩薩是以智慧見長,於是以頭上的瓔珞代表智慧,要供養觀世音菩薩。但觀音菩薩是何等人物?他的慈悲裡當然有智慧,認為沒有必要再接受這個瓔珞,於是婉拒了無盡意菩薩的好意。這時候釋迦牟尼佛說:「觀世音菩薩,你就收下他的瓔珞吧。你雖然不需要,但應該愍念天下蒼生,也讓無盡意菩薩表達一點心。」於是觀世音菩薩把瓔珞接收下來,分作兩分,一分供養佛,一分供養多寶佛塔,意思是將智慧布施一切眾生,這也說明布施要廣大、讓大家都能平均得到利益。
問(14):布施固然是很好,是否也有不如法的布施?我們應該如何行布施呢?
答:布施以後感到懊惱、捨不得、後悔,或者布施他人,卻看不起接受布施的對象;或者這個人的人格、道德不是很好,聽了別人的勸說,才勉強布施等等。不是出自於心甘情願,或布施得很勉強,都是不如法的布施。
問(18):我們經常在街頭上看到一些不肖分子,假冒出家人托缽化緣,有信徒認為「我這個真施主不怕假和尚」,您對這樣的觀念有什麼看法?
答:佛教常有這樣的情況,一到了法會活動,就有人站在門口托缽化緣。有的人堅持不布施,因為他知道這些托缽化緣的人有可能是假和尚;但也有的信徒會認為「真施主不怕假和尚」,一樣對他們行布施,如果不仔細分辨,會覺得這句話沒有錯,其實這就是「正邪之間」。因為一些佛教徒不明白真假,濫行布施,才會造成社會上「真和尚」與「假和尚」的混淆亂象。明白說,這時候布施的人也不是「真施主」,我覺得學佛的人,更要加強善惡的辨別能力。現在的佛教徒,面對一些隨意化緣的假和尚,就如前面講的「這塊田好不好?」「值得你布施嗎?」布施,也要選擇有意義的、正當的、正式的一塊田來布施,種出來的收成會比較好。不管你是真施主、假施主,播種的這一塊田地一樣有真的田、假的田,功德也會有好壞之分。
問(19):布施結緣時,是不是也要看對象如何?
答:佛教講求智慧,一個正信的佛教徒要懂得佛法,明白輕重、是非,要權衡利害。在還沒有到達無分別智慧的時候,必定還是有是非、好壞,需要去權衡、分別。布施結緣,心香一瓣固然能盡虛空、遍法界,能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但是對象、方法也很重要。就如現在不少人假借宗教名義,向社會大眾斂財詐騙,對他們行布施、供養,不但毫無功德,還會增長社會的亂象,因此不可不慎。
以上連結:星雲大師 僧事百講 布施結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