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aterayfan wrote:
子女成年了還和父母一...(恕刪)
我家也差不多這樣吧,弟妹都在外工作,只有我跟老媽住一起,
其實我也很想搬出去,可是這樣我媽就要自己住一棟透天了,
基本上我的信都是我媽先看過,有時還會趁我不在家去我房間看抽屜裡面的東西,
連我要去小七買個東西,也要問我去那裡,牽機車出門,就跑出來幫我關門,
跟他講不要準備晚餐,他一樣照煮,結果就是冰箱裡面都是食物...........
沒有碰過的人,沒辦法了解這種壓力,我是真的想死過的(人生唯一的自殺念頭),
之前有跟她說過一次不要再做這些事了,結果她眼淚就掉下來了,然後說她做這麼多了,我還抱怨...
其實我就是要她都不要做了,做自己的事就好了,可惜無法溝通,她累我也很累,最後我學會當啞巴了,
她想幹麻就幹麻,我盡量忍就是了,只是不知道還忍多久~
vistac wrote:
看看這棟樓
就知道到了現在的台灣
還是有不少人認為小孩是父母永遠的資產
像樓主的狀況
父母煮了咖啡
不喝或是自已另外煮
就一哭二鬧三上吊的
該怎麼辦
老人家能講嗎?
能溝通嗎?
早起
沒人知道樓主的生活工作作息
也許人家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為了一杯咖啡
連休息的時間也放棄?
搬出去住
說的那麼簡單
現在人能輕輕鬆鬆買第二間房的人有多少
只剩兩條路
一是狠下心一切都不管了
多少人能做到?
只剩下當自已所欠的債
撐吧~忍吧~
等照顧完父母後
再去過自已想過的生活
以樓主來說
都忍了一二十年應該有了
再忍個二十年而已~
請先恕我用語病二字做個開頭
小孩是不是父母的資產 這一點我們都無法去定論
但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猜測 有很多小孩在窺視著父母的資產倒是真的
就拿樓主與原po說的的早起煮咖啡這一事來說好了
我們沒有人知道樓主幾點起床 但父母知道
所以父母才會比樓主稍稍早了點去煮咖啡來等他起床
我們猜總不可能早起四五個小時煮吧? 當然更不可能比樓主起床晚
所以 試想 這就是知道樓主作息時間的父母才會去做的事
就好比你我的家人知道我們起床的時間 會在那之前煮好或買好早餐一樣
說明白一點 樓主不高興的是煮的不好喝不合他的意罷了
很番的父母/長輩不在少數
就如同之前與大家說的 樓主都幾十歲的人了 不懂得溝通之道?
還是說為了一杯咖非可以一而再 再而三的和父母生氣?
我相信樓主忍很久了 但他可能只是忍 只是吞 只是不爽
卻可能不懂得去改善彼此的相處方式 一眛的怪罪他人
這是誰的問題?
既然同住 當然會了解彼此的作息
樓主也是自己說的 會在他起床前煮好 這根本是管家級的床前餐點服務嘛
另外一些人愛作文章的部份就是搬出去會花多少 會支出多少
別忘了 樓主可是自我信誓旦旦的說 早還清 早就賺好退休金
這麼有財力能力的樓主怎麼會在乎錢
樓主他說的是
ihaterayfan wrote:
子女成年了還和父母一起住,
是怕你們老了沒人照顧, (恕刪)
是要照顧父母喔!! 他說的 而不是讓父母來照顧他喔~
從樓主的文章中 真正在乎錢的人是把他當搖錢樹的父母 不是樓主
樓主他可是連退休金都準備好了
他不高興的是父母像佣人一樣不聽他的話不服從他的指示 反而想控制他...
樓主他恨的是從小到大那沒讀什麼書的父母買滿一整冰箱的芒果給他吃...
天啊
你瞧瞧這父母多不人道 樓主多沒自由 ...是吧?
不是只有兩條路
是樓主自己開了一條自己父母不在人世的路
ihaterayfan wrote:
想多看看世界,因為你們, 只能困在這個鳥不生蛋的鬼地方, 可我不想老死在這啊!
難道只有等到你不在人世, 我才能真正解脫嗎?(恕刪)
說想出去看看世界的也是樓主
大家順一下他的意 結果也不行?
別再說什麼債不債的 樓主都說自己還完了
只是不清楚 房子的名字是不是他的 水電是不是他繳的 當然樓主本事這麼大~應該是啦
我也相信樓主忍久
而他的父母忍更久 直到現在~
如原po說的再忍個二十年 我猜~應該就有遺產了
所以要大家說什麼? 恭喜老爺? 賀喜夫人?
人性嘛
好的一手攬 壞的雙手推
套句前面大大說的 好一個無私的愛 啊

--
真心給樓主的話
憤怒 生氣 不會改變任何事
試著和父母坐下來聊聊 談談天
他們可能真的不清楚你的想法和感受
你可能也不了解他們想表達的意思
試著真正地去接觸對方的生活與圈子
而非只是同住在一起
交心與溝通很重要
這真的不是什麼孝不孝的嚴重問題
你們之間只是單純的親子溝通不良罷了
但非你個人單向憤怒有用 或大家單向的酸你就能解決
更不是今天我打兩句說 你講的好父母都是這樣 拍拍摸摸你的頭就有用
想一下 你是父母 你會怎麼說 怎麼做
事情 沒有那麼難的
誠然,樓主在盛怒之下所打出來的文字有失妥當,光這點被大家炮也只是剛好而已,不過我看到回應中有許多人的論點是"父母對子女好還不滿意""在父母眼中不管年紀多大都是個孩子",我想,就是因為這些觀念的濫用才會造成今天我們的困擾。
以原PO的遭遇來看,許多人似乎覺得他父母一早就幫他把咖啡泡好有啥好不爽的? 其實,我想原PO不爽的點與其說是"沒照他的做法泡咖啡",倒不如說是"自主權被剝奪"。當然,就咖啡這點小事情大家一定覺得忍一下就算了何必這麼氣憤,不過以我個人的經驗以及在網路上所看到類似的案例來看,會這樣做的父母通常是無論任何事情都會堅持用自己的做法與想法去做而不考慮子女的想法。所以不是不滿意父母對子女的付出,而是不滿父母用自己的價值觀強迫子女接受他們所認為的"好",忽略了子女是擁有自主權的獨立個體。
而那些抱持著"父母眼中你永遠是小孩""父母也是因為愛你才會這樣付出"的人,不是說這些觀念不對,而是大家在解讀這些觀念時有時候會犯了一個邏輯上的錯誤,"不是出發點是好的就代表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正確的"。今天原PO並不是在說父母對他不好,而是在說父母的方式錯了。原PO用詞激烈這點是不對,不過撇開過激的言論單就內容來看其實原PO也沒錯誤。
最後我想對原PO說的是,不要被憤怒給控制住了,你再怎麼生氣事情還是一樣,重點是要如何解決。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嚐試過溝通,如果沒有的話,盡量試著心平氣和的去跟父母談一次,雖然他們的做法不一定會改變,不過至少讓他們知道你的想法。如果溝通完還是事情還是一樣的話,那麼在他們用自己的價值觀"強迫"你接受的時候,能接受的接受不能接受的也不要強迫自己,真的沒辦法的話搬出去也是個選項,雖然可能會受到所謂的"親情勒索",不過不稍微對自己以及對父母狠一點,讓憤怒充斥你的生活對雙方也沒比較好。記住,雖然這個界線很難拿捏,不過不是反駁父母就是不孝,只是沒辦法照著他們想要的方式來盡孝而已。
不像西方父母那樣的乾脆 ,養小孩只是盡自己的責任, 時間一到就是責任已了之時,
小孩就該搬出去 ,體驗自己的人生.
反觀, 東方父母則是一輩子跟孩子綁在一起, 雖然相較於西方父母東方父母更願意為子女犧牲,
但那種犧牲 ,是屬於犧牲越多希望的回報也越多,
人就是一種奇怪的動物, 你越為他犧牲的多, 就相對地下意識的會要求回報越多,
雖然大家起初並不這麼想, 起初大家的出發點只是為了愛孩子, 並不要求回報,
但到了最後, 一切回歸人性 ,就一定會希望子女回報,
西方人大概了解這一點人性之惡 ,所以 養育子女的過程, 不會為子女犧牲太多,
他們的父母跟子女之間, 總能保持互相的獨立性......
東方的父母與子女之間, 那種互相綁在一起 ,妨礙彼此獨立的生活方式,
西方人應該永遠無法理解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