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01

陽光樓 ☀️🌻🐶

青康藏 wrote:
我是說 台灣2200(恕刪)


這要看地段,就像我家附近透天的房價大約在兩千萬上下(最近有沒有漲不清楚)。屋齡都超過二十年...
隔壁的房東租約漲價,也不到四萬元
租下來的租客,自己開餐廳外,還當起二房東,出租給其他人補貼租金...

就算全新的房子,兩千多萬,加上裝潢跟改裝,大概也不少錢。除非花錢買樓的人,會裝潢又會水電,什麼都自己來,工錢或許是省了,但是如果不是要自己住,花那麼多時間改房子也有點浪費。
Time is money!
--------------- 心態決定未來, 選擇權在自己
qingteng wrote:
這要看地段,就像我家...(恕刪)

q大早 大家早
davidchange wrote:
q大早 大家早(恕刪)


早。
又要迎接很拼命的一天。
希望今天是下雨的狀態。
不要這麼天氣晴
哈哈,我真壞。
lumaRT wrote:
早。又要迎接很拼命的...(恕刪)


明天開始又會下了
davidchange wrote:
q大早 大家早(恕刪)
大衛兄早...大家早...
qingteng wrote:
加上裝潢跟改裝,大概也不少錢。除非花錢買樓的人

我是覺得分二種來看
一種是包租婆,一種是投資客
包租婆,就像我姐,她是只買不賣的,賺租金為主
投資客,是賺房價價差為主,會拉皮提高商品價值,然後加價賣,房子寧願養蚊子
我聽過一個公式:房價+裝璜+相關支出(EX:稅金) .........*1.1

包裝是一門學問,一個商品賣相不佳,價值自然就低
所以提升商品價值,才好脫手,才有賺價差空間(低價買爛房子,裝璜OR改建完加價賣)
最快的方式就是房子拉皮,簡單的裝璜,水電重拉線,有的甚至改建
房子賣相變好了,可以住人了,再加價賣
本來買500+50裝璜+10持有支出,所以給你賣個620
爛房子沒人要住500也不好脫手,包裝過620還比較好脫手

你說的高價屋,有的投資客會高裝璜,
讓商品價值更高,賣高價...走高端客層
賺的是裝潢x2或3的價差
價值跟價格的差別...
就像正妹除了外貌好,如果又加強內在,價值更高,
兩種不同的氣質

青康藏 wrote:
學生時期喜歡 王菲跟(恕刪)
你怎麼算出19%??

樓梯,梯廳,電梯小是因為寸金尺土啊...

公設是CLUB HOUSE (健身房/游泳池/園林等)? 看小區的規模, 有的還挺大的
不過建築商對公設的投資是反映在管理費中....如果你的房子是400尺, 管理費每尺HKD5 (現在的新房子都差不多), 那每月除了房貸, 你還要付HKD2000的管理費 記住, 用室內設施是要另外付錢的

衣冠勤瘦陶仁燕 wrote:
就我去過香港的體驗
香港的公設都比較小
連樓梯,梯廳,電梯都小
你貼的公設才19%多
近十幾年台灣公設都在33%上下
我在臺北還看過極端的案例
有超過50%的公設
大家早安~~

davidchange wrote:
q大早 大家早(恕刪)
鷹村@@ wrote:
我是覺得分二種來看一(恕刪)
插不上話的時候...
就要想辦法歪樓了...
  • 1420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20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