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2133 wrote:依樓主所述。 那些消費是剛生產的事首頁文章 是小孩9個月後。才陸續發生入不敷出。兩者無關解釋清楚就好。 但是樓主沒有在一開始有人質疑的時候,就出來說清楚這些來龍去脈,等到現在才出來說,這是哪招累積質疑的聲浪越大,受害者形象越深刻嗎?
不為自己錯誤的消費觀(有錢不去理債),價值觀念道歉,一切都是別人的錯,一開始還說不接受捐,但沒2天就變質了,曾經捐款的大大們,你們是在幫她還是害她呀!還有如果有捐款後悔的網友,樓主說接受退款,接受退款接受退款接受退款要說三遍
LOUIS2133 wrote:依樓主所述。 那些...(恕刪) 有關係!未來會有小孩養育費,怎麼會拿補助去吃喝玩樂,還義正言辭,連負債跟網友要錢都理所當然。募捐的錢,說自己要被關了,聲淚俱下,還拿出協議書,結果幾天後就沒事,耍人阿?你找律師來,前言不對後語,要怎麼告?你以為你會贏嗎?你以為你找一堆藉口合理嗎?欠200萬還有時間告人,跟頭篇無助柔弱的形象根本冏異……
LOUIS2133 wrote:對他人的疑問。是不是有公開說明的必要? 平常是沒有必要,但在這個case裡:1.第一時間澄清疑點有兩大好處,維護個人聲譽,以及可能會有更多捐款2.接受捐款又不願及時出面澄清疑點,等累積排山倒海的質疑批評聲浪後,才忽然跳出來,說要提告,這樣有沒有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