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N頭燒 wrote:
看了很多回文
忍不住分享一個好朋友的例子
婚前共識是搬出來住
但結婚初期先住家裡存買房基金
結果結婚後才發現她先生是活脫脫的媽寶
婚前的體貼勤勞都是假的,回到家除了吃飯、打電動外
所有的事情都爸媽處理(家裡妹妹也都這樣)
講好的存結婚基金也是個假,三不五時改車,不足還要跟太太要
等半年看清楚狀況時肚子卻有孩子了
現在每次回娘家還要看公婆同不同意
夫妻吵架,先生就叫公婆上來幫腔
孩子沒奶粉錢,就叫她跟公婆交代
要不是卡著孩子這個人質,應該早就離婚了吧
這是我見過最誇張的媽寶
看過這個例子,可以完全理解多少男人以"孝"為藉口
以成就自己繼續享用原生家庭資源的目的
哈哈
可以參考一下居家版房地產綜合的討論串
"我受夠了,女孩跟女孩的父母不要再說結婚一定要買房子了。"
其中zeus lu大的回文
zeus lu wrote:
我寫的內容跟發文者是完全不相關,我有自己的人生歷練,要說我勢力,我欣然接受,我會教我女兒一句話,不管對方說什麼,只要對他說"SHOW ME",寧願相信世上有鬼,也絕對不能相信男人那張嘴;我也是男人,男人的死得性就是先騙再說,要給對方什麼承諾,都是假的,我看太多了,整個01版跟現實人生根本沒有二樣,看完各種發言及論調,我就更加堅定我的想法是正確的;
"賺錢"只是基本能力,沒有這種能力,那其它都不必談了;
沒男人? 只要我有錢,精子銀行優良品種多得是;
lilice wrote:
交往時就知他沒錢..不然怎辦?
他想結婚.想要小孩..生了2個.房子就太小...不然怎辦?
我認識的男人都沒錢的..我爸~我弟~我老公~都月光族~~
如果要計較誰的錢.誰該出錢..就別結婚.別生小孩.別買房..
婚後老公升官加薪..小孩子就他負責養了..大家先出錢後出錢而已..輪的到...
也不是特例.身邊女性同事友人多的是自己存錢結婚.買房.養小孩..現在大環境不好~~
只怕男方嫌棄女生存款比他多.薪水比他高..如不嫌棄.很多都這樣嫁了~~~ (公職護理師.32~35歲熟女.月薪8萬起跳..對於男生要求都是要獨立不媽寶.而非要賺錢多少)
我認識的男生也大多沒錢
我老爸~老哥~堂弟~姊夫.....幾乎都是月光族
我老公倒是還好,不過他都自己偷偷存錢,然後花我的錢><
還好我對錢比較隨意,不會跟人家計較太多
台灣女人真辛苦,能者多勞~哈~
工作賺錢~買房~養小孩....等
有的人還覺得女人這樣做是應該的~是本分~剛好而已
不會因為妳付出這麼多而提升地位說~
除非是家裡透天而且是獨子,
在台北也看過透天隔好幾間出租,有的全家擠在租來的一個小房間裡,真是慘不忍睹。
沒競爭力的真的不適合在台北打拚,因為那種底層的生活品質真的太差,結婚也無法給小孩好的生活。
lilice wrote:
這只有結婚的兩個當事人知道~~
但妄想脅此和老公平起平坐.便是想太多了...
除非不嫁..一直當男女朋友..那有機會.....
一住到夫家..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何況人多........
一家八口(兩對夫妻)3個房間...
一開始(4~5年前)我想把隔壁或樓下買起來..怎料我出錢買房.我公婆還不同意
也因為買隔壁的阻力太大..後來我買的兩間房都離夫家甚遠.他們不知情.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公婆很疼我.這個要憑良心說..但個人觀念和做法不同..
我公婆認為家中多隔一間房間就堪用.不必因為房間不夠又買房~
我則認為買房直接多出3~4個房間.增加活動空間(起碼多2間廁所不用搶)~
(當然.我的意見未獲支持..)
但時隔多年..我嫁進去都7年了..還是3個房間大家擠....就..人微言輕.就醬子過吧...
為何不讓你買隔壁?
依我小時候在大家族生活的經驗來看
是因為那會凸顯你的能力勝過於老公
左右鄰居都知道媳婦能力比較強
婆家心裡會不是滋味
(媳婦能力再怎麼強,光芒都不能強過老公)
我們家務農,地將近一甲
但位置不好都不是太值錢
我母親自己花錢買了一塊臨(柏油)路的地
婆家也是一樣不高興
覺得家裡有那麼多地了,何必再買?
還有為何沒有買先生的名字?而是掛在自己名下?
整個村莊都知道我母親各方面能力很強
婆家(公婆啦~姑叔啦.....)對她的「勥跤(khiàng-kha)」不甚滿意
lilice wrote:
後來我買的兩間房都離夫家甚遠.他們不知情.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我也做這種事說
我先生說他能配合
但是小孩子他就管不住了說~哈~
Irene1058 wrote:
放心, 我們這一代已經沒有這個觀念了,
孩子大了就該要出去獨立生活,
把他鎖在家裡 ,永遠無法體會當家作主的感覺,
還有住在一起並不代表孝順, 不住在一起也不代表不孝,
不要把孝順跟住在一起畫上等號,
否則女生豈不是都不孝??
女生結婚後就拋家棄母 ,豈不是大大的不孝??
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觀點,
日本有一句話說 :[孩子在5歲之前, 就已經報答了父母的養育之恩],
為甚麼? 因為小孩的成長帶給父母人生的圓滿感, 是無可取代的,
尤其這個年齡層的孩子 ,一舉手一投足, 憨聲笑語, 都充滿著天真爛漫,
可以讓大人忘了照顧的疲勞 ,喜於承當這甜蜜的負擔,
甚至於對人生更有方向更有衝勁,
總之, 這都是老天的安排, 讓孩子用這樣自然的方式 ,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偏偏中國人無法體會老天的用意, 用威權創造了孝順這兩個字,
沒有說不好, 但是太過於強調, 好像孩子就欠了父母一世情似的,
永遠還不完 ,更有些愚孝,
甚麼父母只有一個 ,老婆可以再找,
如果有孩子的話, 這句話千萬不要講 ,否則你為了你的父母, 卻犧牲了孩子的母親,
孩子的母親也只有一個不是嗎??
完全認同 Irene 的說法
兩個不到五歲的女兒讓我能深深體會
不期待將來可養育我,只希望他們能有幸福的生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