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各國的少子化現象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貧富差距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除了經濟因素外,社會觀念、城市化和政府政策等也對生育率產生影響。少子化是全球趨勢,不只是東南亞各國,許多已開發國家都面臨相同問題。
yuchingyuching wrote:一個小朋友基本養到大學畢業,至少要400萬, 如果唸的是私立學校,翻倍⋯ 要生還要會養跟教⋯ 房價又居高不下⋯ 你覺得不影響嗎? 但收入只是少子化影響原因之一...(恕刪) 我覺得房價並不影響父母的影響比較大如果父母身體不好或心理狀況不好還會情勒的 幾乎都不會生光是要應付或照顧他們就心累了不會想結婚台灣未婚生子的雖然有 但是非常少養小孩的花費其實差不多就等於一間房子
從農業社會邁入工業社會後生育率一定下降。因農業社會中人到5、6歲就可以下田形成生產力為家庭賺錢,但工業社會裡幾乎要到大學畢業才能完成大部分工業技能進入職場。前者只需投資5、6年就可以開始獲利,但後者卻要持續砸錢超過20年才逐漸回收。工業社會養孩子的成本差不多是農業社會的4、5倍甚至更高,所以工業化的國家或地區生育率都好不到哪裡去。
tuan88 wrote:yuchin...(恕刪) 我的估算,其實跟表列的差不多⋯但沒那麼細⋯只是用月均去算⋯房價的高低,影響的是購屋租屋的費用⋯很多結婚前,就要求要男方有房⋯沒貸個800萬不行,(有富爸爸就沒這筆)800萬,貸20年,月繳4萬⋯台灣薪資中位數不到5萬,平均數6萬多⋯服務業,3萬多⋯買房又養小孩⋯真的很難⋯你文中的父母影響也有,因為我也遇到了⋯所以我才說 貧富只是影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