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醫界慢慢瞭解剖腹產的副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0年的報告說,中囯46%的嬰兒是
通過剖腹產而不是陰道分娩出生的,從而引發公共衛生預
警。

(有電視報導中囯剖腹產八成以上)

許多父母和祖父母要求進行剖腹產,是希望讓孩子在黃道
吉日裡出生,或者是因為他們認為,剖腹產的嬰兒可能成
型更好。(錯的離譜)

其實,剖腹產嬰兒的腸道菌叢與自然分娩嬰兒不同,很可能
是過敏、肥胖症、第二型糖尿病...的起因。

腸道菌叢的研究是目前的熱門。
要是醫生畢業後就沒有吸收新知,他就不會知道腸道菌的「厲害」。



●「腸道菌叢移植」個案 --- 哥哥30公克新鮮便便 救了5歲重症弟。

健康驗證過的美國大學生,可將大便賣給大便銀行(每便美金$60)。
大便銀行其實就是「腸道菌銀行」。

大家要多吃蔬菜、纖維,因為很多有益人體的腸道菌愛吃蔬菜、纖維。


google:上海 剖腹產


===
這篇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的研究發現,剖腹產生下的孩子
與自然產生下的孩子相比較,長大後他們高了11%以上的機率過胖,以
及高了46%的機換罹患第二型的糖尿病。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5%89%96%E8%85%B9%E7%94%A2%E5%B0%8F%E5%AD%A9%E9%95%B7%E5%A4%A7%E5%BE%8C%E5%AE%B9%E6%98%93%E8%82%A5%E8%83%96-013623300.html?bcmt=1
===

父母宜先探聽剖腹產的副作用,再下決定。
2021-12-12 15:4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醫界 副作用
skistosais wrote:
世界衛生組織(WHO...(恕刪)

沒那個福分擇日剖腹是沒有意義的, 很容易出意外.

剖腹應該回歸醫學專業,
非醫療需要就不該動刀.

skistosais wrote:
世界衛生組織(WHO(恕刪)
我還是會尊重生產者的意願
畢竟痛的人是產婦
Raja Kucing wrote:
剖腹應該回歸醫學專業,
非醫療需要就不該動刀.

根本是醫界濫用,因為剖腹健保給付比自然產高,加上自然產多半是半夜,對醫師不方便,也會勸導婦女剖腹

現在健保已經有管制了

資本主義有錢便是娘,專業根本是笑話,能當飯吃嗎?
這麼說好了,
自然有自然的道理,
物競天擇就是會淘汰不適者,
然而現代人卻往往要反其道而行.
不要生就好了
不然到時候又有人說生孩子很偉大要對方拿一輩子賺的錢來還
沒有人的地方哪裡都是天堂
skistosais wrote:
世界衛生組織(WHO(恕刪)

你要多讀書
而不是只google
看產婦狀況吧,能自然就自然,必須要剖腹的時候就剖腹
cuteyu1222 wrote:
看產婦狀況吧,能自然...(恕刪)

沒錯
古時候沒人剖腹,嬰兒夭折或孕婦因生產過程問題而喪命的比例不低
才有古語說生小孩像過鬼門關
科技進步,超音波或高層次超音波或羊膜穿刺....
大大減少嬰兒夭折或孕婦死亡的機率或生出缺陷的小孩
臍帶繞頸,胎位不正.... 一些原因,不得不剖腹生產
這些情況在古代自然產,很大機率是嬰兒生出來就死了,要不斷手斷腳....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