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到了戀愛的中年危機嗎?

“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這句話原是張愛玲形容時間刻度上的中年男子的。

但在空巢青年正當道的今天,用來挪揄90後,似乎並無什麼不妥。

職場裡,上有80後做中流砥柱,下有95後的後起之秀。生活中,既要照應長輩們日漸衰老的身體和喋喋不休的催婚炸彈,還要做好翻越房子這座大山的心理準備,身邊人往前扎的越凶猛,就越覺得原地踏步的自己不夠安全。

想來,“1992年的中年人”其實離開校園不過幾年的光景,但上了馬達的時代壓根不理會窗外路人表情,轟隆隆往未知駛去。

中年未至,中年危機已經提前殺到。

除了傳統的工作壓力和社會責任之外,在談戀愛這件事情上,所呈現出的倦怠感也令人覺得索然無味。25歲,已經到談戀愛不願意費力氣的時候了嗎?

1

感覺誰都差不多,又感覺誰都差一點兒。

談戀愛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25歲,到了戀愛的中年危機嗎?

你要問我,自己理想中的愛情是什麼樣子,其實我也不知道。

週末是我來北京以後認識的朋友。雙魚座的姑娘有股與生俱來的浪漫氣質,據我所知,她的“心動史”蠻多的,從咖啡館隔壁桌的白襯衫小哥哥到公司裡新來的市場部大叔,從木納的理工男到擅長活躍氣氛的滑板少年,橫跨各種職業、境遇,和相遇契機,她都有自己的心動理由,皮囊或人品。

但這些流動於情緒表層的喜歡,僅僅止步於心動。

我從來沒見她正兒八經的和誰在一起過。有過黯然傷神的夜晚,兩個人坐在盛滿虛妄的小酒館裡掰著手指數落那些不成形的愛情,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談戀愛這件事太麻煩了。

喜歡一個人很簡單,萬般臺詞,做獨角戲,不需要為誰負責。

談戀愛則是需要面面俱到,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儘量折中,以溫和的、不傷人的方式去鞏固這份愛情。學會適當放下自尊是個惱人的過程。

生活已經如此擁擠,哪裡還有空隙去照顧令人一個人的感受?

“我已經25歲了,玩兒不起了。我需要選擇的戀愛物件,不能再是淘氣包,不能再是窮光蛋,性格和未來都是要考慮進去的。可若是讓我完全妥協,像在商場挑選衣服那樣,貨比三家選擇一個條件合適但不喜歡的人,我也做不到。”

週末嘆口氣,喝光了面前的長島冰茶。

合適的等不到,出現的難長久,有過許多明明暗暗的曖昧遊移,總覺得離愛情差那麼一點兒意思。只好繼續和時間對峙下去。

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著外面對立排排站的路燈,覺得恍神,十幾歲時為了愛情會失眠倒在床上哀嚎半天,二十幾歲再被戳中痛處,只會捂住鼻子,發出噝得一聲,轉身就若無其事去和客戶繼續談判。演技連最好的演員也比不過。

其實我們都知道,一切“我只是想找一個相處起來舒服的人”都是偽命題。談戀愛,哪有可能絲毫不費力氣。

只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終究成了薄情人。

打著“戀愛需慎重”的幌子,期待出現一個像過去的自己那樣的傻子。



2

匠子是我的讀者。25歲,座標大連,畢業三年左右,自己當老闆創業做電商,工作和生活算是打理的井井有條。

最近,他給我發來自己新房的照片,正在裝修,時下很流行的性冷淡風。灰色床單,米白地毯,桌子上除了一盞檯燈幾本書,沒有其他物品,包括電腦。臥室裡瀰漫出的“情緒名片“是男性的一種剋制感,簡約,嚴肅,儘量把空間壓縮成清晰的分割槽。

一看,就是典型的單身公寓。

匠子說現在的自己有嚴重的恐婚症,不光是婚姻那個紅本子造成的壓力,光是聽到戀愛,都會發怵。

所有在親密關係中受過傷害的人,都會或多或少留下點後遺症。匠子給我講了他和前任的故事,很純潔的校園愛情,大學時候兩個人因戲劇社團的一次交匯而迅速沉淪,從戲外走到了現實,是許多朋友眼裡的模範情侶。“那個時候我想過,自己將來一定非常努力,讓女朋友過上生活品質高點的日子”,少年的諾言赤誠而堅挺。

畢業後,匠子和女朋友留在大學所在地,進了同一家公司,目的都是讓未來這個鏡頭定格住他們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每天早上在街頭的早點攤呵著豆漿的熱乎氣為對方加油打氣。

一房兩人,三餐四季。

那是青春裡最好、最無畏的幾年,怎麼折騰都不允許自己退縮。



“後來呢”

“後來因為工作中的觀點不同,矛盾越來越深。半年之後她升職成部門主管,我決定辭職,離開公司前,她和我們的老闆在一起了。但我相信她的工作是依靠自己能力拿下來的。”

匠子一直都是很倔強的性格,所以女朋友才給他起了這樣的名字。她一定沒有想過,離開她之後的匠子藏起了渾身的刺,變得格外溫和,也不容易叫人靠近。

有些人,受了傷,便很難再輕付真心——成年人談戀愛其實是一件特別累的事情,要麼不給,要麼掏出所有,錯過最好的時候,內心深處那些充沛的水分會慢慢消失殆盡,蒸發在失望谷底。

受過重傷的愛情顯得太過老態龍鍾。和前女友分手以後,匠子便沒有再主動靠近過任何一個女生了。但我知道,他的心裡住著的那個人,還是她。

害怕受傷,是因為還沒有放開那個傷害自己的人。

他買的新房在星海廣場附近,那是那個女生曾經說過最喜歡的地方,心情不好的時候,出門去看海。如今,匠子有事沒事的時候總是一個人去看海,大連的風很大,鬆開的手,人們會習慣插進自己的兜。

“或許有一天,我會遇到新的人,會結婚,會生孩子。可是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陪另外一個人犯傻了,有金色太陽雨的夢,一生一次,就夠了。”

3

其實我自己還沒有到25歲,但基本上狀態和她們差不太多。

怎麼說呢。

我還相信愛情,只是,不相信自己能剛好遇到。



“對!我就是這個感覺。”

豆花拍拍手,表示和我的觀點如出一轍。

青春電影這麼多年,仍然可以拿著一張情懷牌輕易叩開資本市場和人心,證明“純粹的愛”是多麼奢侈的東西。

25歲之前,或者說,現代人的情感尚未被標準化之前,我們的擇偶標準很簡單,不過是喜歡兩個字。

十幾歲的愛情沒有任何多餘的組織架構,強悍的物質吸引、社交媒體上過分放大的精神攀比,有關愛情的種種鄙視鏈尚未侵入大眾的心理防線,喜歡一個人,決定和他在一起,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過去,暗戀一個人三年五載,大家都不覺得傳奇。

現在,追求一個人十天半月,都能引得眾人唏噓。

談戀愛似乎越來越成為速食品,耐心這劑原味品,早已被生活巨大的渾濁的熱湯給衝散消末。現在喜歡一個人不叫喜歡,叫“撩妹/漢”,聽起來就是一種刻意行為,而非在自然狀態下發酵出的情愫。

豆花說她挺失望的。本來有個追她的男孩子,她很喜歡,差一點就要答應的時候,無意中知道對方和朋友抱怨“豆花這個女孩子太難搞定了”,聽到這番話的豆花,來找我吐槽。用搞定這兩個字來界定的戀愛關係,缺乏珍貴、尊重,和愛情本身的純粹。

抱著觀望態度和一點點小期待的豆花,對男孩子試著冷淡了幾天。

沒多久,對方在朋友圈晒出了“牽手照”。

該說男孩子移情別戀太快了嗎,還是現代人預設的戀愛模式本身就是快速匹配,或者,承認所謂的轉角遇到愛。用來安慰豆花都不是非常合適。



渴望被點燃,又害怕失去光亮。

成年人談戀愛真的太不容易了,怕麻煩、怕受傷、怕失去自我,怕被辜負也怕辜負別人。互相試探中小心翼翼靠近,在決定交付的時候,對方一招釜底抽薪,就將長在暗自竊喜上的那層毛茸茸青苔收割地茬兒都不剩。

與其說這樣的狀況是25歲遇到的「戀愛中年危機」,不如說,這是殘酷世界送給我們的「成人禮測試題」,談戀愛,到底是一件私密的、用力的塗答題卡的過程。總是惦記成績不敢下筆的人,最後恐怕拿鴨蛋。

所以儘管大膽去喜歡一個人,接納一個人吧。

沒有對錯,只問內心。

如同我很喜歡那部日本電視劇《我的生存之道》中說,世間有無數喜宴,情人誰來奉獻,我有膽總應該會遇見。遇見,請別收斂。
25歲,到了戀愛的中年危機嗎?
2018-01-16 15:40 發佈

wvdyurwp wrote:
“到中年的男人,時...(恕刪)


大大 寫點重口味的吧

wvdyurwp wrote:
“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恕刪)


文長直接END 完全沒有讀下去的欲望

樓主來點能振奮人心或吸引目光的好嗎?

加油

nonosama wrote:
文長直接END 完...(恕刪)

Me2....
25歲女經過 沒男友 薪水也少少的 哀...
25歲女經過 沒男友 薪水也少少的 哀...


有徵男友嗎????????????????????????????????
Venus從天而降 wrote:
25歲女經過 沒男...(恕刪)

37-38歲中年純陽大叔 個性有點小孤僻 但人還蠻善良 蠻熱心的!
中部。
經濟狀況還算可以..

這年紀可接納?


看我們附近那位肉包大叔帥氣老闆 娶了一位年輕算是蠻正的氣質正妹(皮膚白 人好看 感覺還蠻聰明的)
就是很羨慕! 我也要快點認識正妹 娶正妹了
<過去,暗戀一個人三年五載,大家都不覺得傳奇。

現在,追求一個人十天半月,都能引得眾人唏噓>


對這兩句很有感覺;

有朋友也有豆花類似經驗,變得更加害怕異性,總是要觀察很久,彷彿愈來愈吹毛求疵了

這時代很多女生,真的想要選擇單身,避免很多很多的麻煩
sendakgg wrote:
大大 寫點重口味的...(恕刪)

25歲,如果是女生,
也許要擔心?也許是危機?!
別擔心~
亞洲人口,男多於女,比例失衡~
只要是在室女,
就贏掉一堆了
但前提妳還要好看、身材好、薪水高
不然恐龍在室沒甚麼好稀奇的
不...我們班恐龍也幾乎不是在室的..真心覺得那些當兵的大哥們,胃口真好~
所謂母豬賽貂蟬?!

女人啊~~過了25歲~就來不及了~就老了~~
25歲以前喝還來的及喔XDD
來不及了啦 ~~哈哈哈[87分]
wvdyurwp wrote:
“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恕刪)

還好還好啦!
我想說的事照片裡的我可以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