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許多夫妻生活教養的討論,心中頗多感觸。
想想當年在學校帶活動,最沒辦法的就是帶小朋友,愈小我愈沒皮條,到後來竟有些"懼怕"在小學的活動。
還曾說過我會是全世界最後一個有小孩的人。 沒辦法,我當年不會從小小朋友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
接下來的路跟大家一樣:戀愛,工作,結婚。當年的證婚人還鼓勵我們生三個 babies…當時聽到還嚇一跳,因為我們並沒有特別想要小孩。
婚後的確享受了一段快樂的二人世界:研究今天要吃什麼,看日劇看到睜不開眼,每天可以趕九點進辦公室,週末睡到自然醒…真是快樂的日子。
但慢慢地也覺得生活中好像缺少了什麼。 生小朋友這話題也偶爾會出現在對話中。
接下來討論變計畫,計畫變行動,行動成期待。
老大就這麼降臨了。 還記得那晚太太大叫我名字我心裡"轟"了一聲:我就要當爸爸了! 坦白說剛開始時真是天翻地覆,日月無光。 生活自始即繞著不同的軌道旋轉。
有了老大,我作了一件我媽認為很勇敢的事:生了老二來作伴。
小朋友從你的手臂彎到騎腳踏車;從牙牙學語到跟你伶牙俐齒;從老二欺負老大到兩人合謀…看著他們成長的軌跡心中不由得感慨當年為什麼不早點生第一個。
因為我真的想要老三哪!月歲真的是不等人的。
markyang1973 wrote:
在收入穩定的情況下本...(恕刪)
正是此意。
還一個沒說的原因是…說出來不要笑,
是社會責任。
台灣人口替代率已經低於1.2了。當時也想到如果我們不生的話是不是太自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