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讓人認為"有趣"的真相

"反正我就是命中注定沒有人緣"

許多人算命了以後,
拿這算命的結果當成自我合理化的藉口,
也就是說,反正天生命運如此,沒人要也是應該的~



無論是星座或八字,
總有人說那都是種"統計學",
也是千前來統計的數字必定也代表些意義~ 值得參考
站在互相尊重的立場,也許這樣評論也是很有他的道理的

也有人說,
諸多例如心理學,NLP,甚至冷讀術,
也都喜歡用統計的角度把人分類,如我冷讀章節所說的"WE和ME"兩種人
這是不是也只是像是算命一樣來把人直接分類呢? 往往變成一些批判的標靶~

事實上,
唯一的差異在於,
NLP的基本原則就直接表明,
"其他人的反應代表著你這行為的意義(目的)"

這句話就讓人無法賴賬,
表示你個人要為了自己的行為負擔全責,
所有的問題要解決也必須靠自己,自找的麻煩沒有任何藉口給你遷托!







如果取得共識,
我們就可以開始今天的話題~

請先思考一下底下的問題:
看完這篇你將會理解到一些端倪~

究竟一見鍾情是什麼?
我們為何會對於某人有"熟悉感"?
人與人之間為何會"一見如故(老朋友)"?
人為何莫名其妙的會感覺"喜歡"對方?
所謂的"氣味相投"到底是什麼意思?
為何某些人我們一見面就感覺"他值得相信"?



也許你會說:"我們沒必要被喜歡,我自己也能過的很好",
你喜歡怎樣我沒意見,可惜人是群體動物,讓人信任總是件好事,不是嗎?

如我在好人廢物裡面專題過幾次,
關於人與人之間"同步化"的技巧,
不知道是否有人真正把他用在實際上?

在之前那篇,
我引用一下大意:

該怎麼辦呢?
要瞬間取得對方的好感,就是跟對方取得"同步化"的機會,
人在潛意識中會對跟自己達成"同步"的人有好感和信任感~這一點往往被人忽略,學習起來必能快速接近任何人.

同步化的理論基礎複雜,這邊不廢話,
簡單來說就是配合對方的"呼吸" "說話音調" "不經意的習慣小動作" "特殊口頭禪"


科學上觀察,
兩個人的互動好感指標,
幾乎可以直接從同步化的程度來定義,
簡單來說,你跟一個對你沒好感又不熟悉的朋友並肩走路,腳步往往很不搭調!
相反的,去觀察某些互有好感者的行為舉動,兩人從認識到聊天時,手勢腳步幾乎能趨於一致性...

所有動物還沒有正式語言的時候,
雙方各種"交談"多直接由肢體動作來傳達,
人類現在雖有了語言,但行為學家認為,肢體語言的重要性仍佔50%(一半)以上,
這是人們學習語言後常常被忽略的問題,我們都太強調言語文字的"文明溝通",卻忘記本身仍是"動物"

當我們說,
我跟這個人"頻率不對"
其實就在表達你們無法達到"同步",
若一定要解釋,從潛意識來看,動物希望得到同類好感的時候,
潛意識會啟動模仿機制,而動物的本能上,模仿乃是種"友善"行為,潛意識能接收到友善的訊息,進而發出回饋!

好玩的是,
這種生物機制自然也能逆控制,
簡單來說,你可以用你的意識控制身體語言,來對對方潛意識下暗示!
讓對方內心莫名的感覺你有"善意",是個值得信任的人,自然就願意交個朋友,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頻率相當,氣味相投"吧? 這種感覺是由潛意識所控制的,往往自己也說不上理由~










以上都只是基本複習,
同步化只是我們最基本的需要,
藉以開啟與他人信任與好感的第一要件,
但僅有如此,仍然無法讓對方內心深切的認定你是"真正值得交流的人"

"我跟他話不投機!"
這句話出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意思是碰到感覺能深談的好友,往往話題一堆都不嫌多,
反之碰到聊天很"乾"的對象,根本沒幾句話就想閃人開溜,真是無趣!

開始社交交談後,
究竟怎樣才能變成"熱絡",
究竟怎樣才能讓雙方話題不斷,感覺不會無聊?
這一直以來都是許多業務員或相關職業追求的終極目標,
若一開始就能打開話夾子,之後的業務都好辦了,可不是嗎?
(編者案:不過說真的,網路上賣賣車還不至於太需要這種能力,好的廣告更重要 )

接下來就要仰賴NLP其中的重要概念,
有人翻譯後稱他為"感元",不過我討厭無聊的名詞,
不如就直接定義這東西為"興趣取向"似乎更容易理解~

這東西有趣的地方在於,
只要抓住對方的興趣取向,
就算在現實或MSN甚至電話交談,
你都能夠非常順利的讓兩人話題無限延伸,
(編者案:這邊有跟我聊過MSN的朋友請不要吐曹說我聊兩句好像很敷衍,代表我正在講公事...)

這個方式說起來其實很簡單,
只要在交談的時候隨時能夠追蹤"興趣取向"(感元),
而NLP上面把人簡單的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視覺""聽覺""觸覺"

下一篇再來談談所謂的追蹤技巧,今天這種份量應該也夠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補充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我寫過幾次關於"同步"的文章,
也許文字無法像上課教學那麼"直接",也難怪有人會有疑惑~

有人以為"模仿"會變成小丑,
事實上大家誤會了這種"模仿"同步的意思,
所謂的同步,通常是不可能被發現的小動作,
就像我們自己沒有人會注意自己呼吸快慢,臉部些微反應等等!

只要多練習"注意"對方的這些小動作,
如我於"直讀術"的章節說過,多觀察,練習自我的敏銳力~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1/17 更新



接下來我們切入正題,
也就是NLP裡面所分類的三種人

視覺,聽覺,觸覺

而必須了解的是,
這不是什麼血型星座的無聊分類法,
一個人可能同時擁有兩種甚至三種特質!
只是每個人在不同心理狀況下會"突顯"出來的特質不同,
這時候我們就必須用"追蹤"的方式去選擇當下該使用的對應策略!

NLP這邊所有相關的教材而言,
這已經可以寫成好多本書,不過我把重點長話短說吧!

我們在與他人溝通的時候,
對發現對方會隨著不同心理狀態變換當下的"型態",
好在這種變化乃是很容易去發現的,這邊就舉個例子~

A視覺型
對方表現為視覺型的時候,說話速度會變快,會增加許多表情與手部的動作,很注意自己的穿著與美感,也會注意他人看自己的認知,能夠在腦海中瞬間看到想像出來的影像,說話中常會帶有"你看!"或"這個看起來..."的辭彙,能夠理解他人描繪的虛幻影像並且馬上反應...

B聽覺型
這種人說話速度正常,不快不慢,會比較在意自己喜歡的"質感",包含穿著,對他人的看法則是其次,喜歡傾聽大於自己發言說話,同時也能從聽覺中理解他人的正確意思傳達,這種人可能對音樂較有興趣,對聽覺方面可以說非常敏銳,說話的時候習慣由對方先丟出話題後才發表意見,較不會主動提出新的話題...

C感覺型
感覺型的人注重身體上的感受,某種意義而言,這種人說話較慢,反應較為遲鈍,他們會把聽到的意思全轉化為感覺之後判斷如何回應,光是看或聽都無法單純滿足他們的需求,較注意手上"摸的到"的東西,也可以說較為現實,比較習慣理解"具體"的感覺,若太虛幻的影像或聲音在他們身上恐怕沒有反應...

以上,
就是所謂的三種簡單分類,
而當我們判斷對方是哪種以後,就可以依照這個原則去"對應",
這無論是現實的對應,甚至是電話到MSN上面都可以得到神奇的效果,
運用得當,將再也不會被人認為"跟你聊不起來",或者"我跟你話不投機"...


今天最後我舉直接舉簡單的例子,
來找我買車的人,當我判斷他是"視覺"先決,
就要把車子外觀上的設計與感覺完整的表達,甚至是許多照片直到實車,都該讓他多"看"

而若是聽覺型,
最好就讓他親自去催油門聽渾厚的排氣管聲音...

最後若判斷為"感覺",
相信大家都知道,就該直接讓他東摸西摸,自己騎上去體驗了!



今天就說到這邊吧



2009-11-11 20:5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真相
dougmichelle2001 wrote:
"反正我就是命中注定...(恕刪)



不錯,我晚點再來看一次

------------------------------------------------------------

好多“看”過的事情~

大家想想看,當兩個人在一起一段時間~
不自覺的,其實倆人都在被對方影響..

尤其是“行為”會越來越和對方相像哦~!

面對事情的態度.節奏也會很相似

這是好是壞,很難說個明白............
但是會是必然發生的


例如有些語氣.話語是對方習慣說的,而在一起後
不自覺的,你也開始“學習”這些話
也感覺是理所當然講出來的

而為什麼有些人感覺很“投緣”,有些人卻怎樣都搭不上?
其實就那份"共識"~

ex:一個女孩分享一首爵士樂給你聽,正巧你也喜歡爵士樂
你們倆就達成了第一個共通點,而關係其實也悄悄的變“親近”了~

或許沒辦法明顯感覺到,但事實上,倆人已經不如原本那般陌生....


這也是為什麼,和有的人第一次聊msn
就能與她聊一整個晚上,甚至連面都還沒見過
已經天天夜夜上線就msn到天亮.........

而有些人,淡淡與她對話幾句,就不了了之
在也沒密過了~

句句見真章
不錯
您前列之書藉己拜讀
受教受教了
D大的文章

不用附圖,我也給你幾爸昏

好文一定要用力推
要同步化才有更大的進一步關係~

但是一開始的初始化就很傷腦筋~

完全不懂對方的喜好~而且對方如有男友~

就更沒有機會介入(沒話題)(又拍打草驚蛇)~不然就是純點頭之交而已~

而模仿我使用過後大都會產生兩種結果~

1.自己變成小丑~

2.被誤認為惡意搞笑~

是1.還好~好感度也許會升一點點~也可能沒改變

如果是2.就對方會覺的無聊~
resetreset wrote:
要同步化才有更大的進...(恕刪)



剛開始變小丑其實也沒差
到後來習慣的話就不可能被發現了~

就像扒手新入行的一定常被抓,
老練的扒手根本就跟魔術師一樣...........................



心態上也是要先調整
跟每個人都是先做個朋友~

若一開始就只想著上上上,那當然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dougmichelle2001 wrote:
若一開始就只想著上上上,那當然 ...

(笑)

D大,
你打算說服觀眾相信一見鍾情?
我實在無法相信~我沒遇過的事情。 :)


但我也不把話說死~說不定哪天遇到就會相信...
dougmichelle2001 wrote:
剛開始變小丑其實也沒...(恕刪)


小丑和魔術師同樣能為觀眾帶來歡樂

但是,魔術師有件事情是小丑這工作不容易辦到的

“desire”(欲望)

一種好奇心.因為不明白而衍生出來的欲望

而高手就像是魔術師
能掌握觀眾的情緒外,甚至能“預知”觀眾的注意力和心理

也因此往往能將觀眾帶往假的目標,藉此繼續執行工作

這也是為什麼,一般人看完一段魔術表演的反應幾乎都是


“傻眼”

下一秒的反應就是..為什麼??
月亮_小婷_ wrote:
(笑)D大,你打算說...(恕刪)


一見鍾情是很有趣的四個字..

而即使將這四個字的真相揭開,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看懂.體會

甚至應用呢??

想到這裡,更有趣了



(我回文章好認真欸..哈哈)

月亮_小婷_ wrote:
你打算說服觀眾相信一見鍾情?
我實在無法相信~我沒遇過的事情。 :)


小婷..妳錯了..
D大不是在說服誰相信一見鍾情..
而是說出一見鍾情的真相...
何謂一見鍾情??
妳是否有思考過...為何有些人妳會有一見如故的感覺?...
也就是說...當妳的腦波思考的頻率正好與某人對上時...
妳們會在同一時間想著同一件事...或是做同一件事...
但妳們之間卻又不相識..
此時..妳是否會多注視此人幾眼...
而當妳看對眼的同時....就是所謂的一見鍾情...

而D大卻也說明了..這也可以是人為刻意營造的...
而這就是宅宅跟高手的分別...

dougmichelle2001 wrote:
要瞬間取得對方的好感,就是跟對方取得"同步化"的機會,
人在潛意識中會對跟自己達成"同步"的人有好感和信任感~這一點往往被人忽略,學習起來必能快速接近任何人.
同步化的理論基礎複雜,這邊不廢話,
簡單來說就是配合對方的"呼吸" "說話音調" "不經意的習慣小動作" "特殊口頭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