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閒聊與趣味討論區中, 有一篇關於博士夫妻不願生小孩的討論, 先不探討他們為什麼不願生小孩, 但是出生率低落對於台灣未來的經濟卻有很大的傷害.
根據主計處的報告, 去年(97)年出生嬰兒減少2.8%, 而依照年齡分別
1. 0~14 歲 97年 390.5萬人 較96 年 -3.1%
2. 15~64 歲 97年 1,673.0 萬人 較96 年 +0.9%
3. 65 歲以上 97年 240.2萬人 較96 年 +2.5%
可以發現, 隨著出生人口的降低, 15-64歲的勞動人口增加比例明顯被抑制, 有遞減的趨勢, 但65歲以上的人口卻急速增加中.
短期來說,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 依賴人口(0-14歲及65歲以上者)對工作年齡人口(15-64歲者)之扶養比為37.70%, 還在逐年降低中, 看似沒有問題, 工作人口負擔還在減少中, 對於經濟有正面幫助.
但仔細觀察減少原因, 會發現那是因為0-14歲人口減幅大於65歲以上增幅所致, 也就是說我們的好日子會因為未來加入工作人口減少, 但是65歲以上人口快速增加而消失.
而另一個隱憂是隨著65歲以上人口的增加, 醫療保險負擔會明顯加重(老人生病機率絕對大於小孩及工作人口), 老年給付及退休給付的負擔加大.
人口的問題不像失業問題可以灑錢或是擴大內需達到立竿見影之效, 今年出生的嬰兒要經過15年後才有機會投入經濟產能, 如果政府不好好想辦法提高出生率, 只會想辦法幫企業省錢(如產假變無薪假等), 未來台灣的經濟支柱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