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勸人不要把股票放到除息

最近看了一本書部分內容是”勸人不要把股票放到除息”

原因如下:

1.除息後,股價自動把股息減下來,所以本來就是你的錢,並沒有變多(還要多等幾個月才會發下來)

2.自己的錢去除自己的息,還得併入自己的所得稅收入再繳一次稅

3.連匯給你的匯款手續費也要內扣

4.員工分紅的配股配息,其實也是你這個大善人發的

不曉的有沒有道理呢?
2009-03-09 21:58 發佈
lien291 wrote:
最近看了一本書部分內...(恕刪)
問題.....
要除息前好一陣子, 他就慢慢漲.....
.... 這要怎麼算!!

又不是股價不波動!!
賣太早 股價漲... 心理怨
漲高追回... 又虧本!!

有賺錢... 給人家課點稅沒關係啦!!
那他怎麼不講填權了之後咧?
填權的部分就不用算了嗎??
那是操短線的人的作法
若是長線確定抱到的是寶為何要放手
以鴻海為例我大概算一下
以掛牌當年你很勇的就衝了買到了最高價95.5來算你抱20年
到今天(97年股利還沒下來不算)
你會得到
84.45(滾了20年復利一直滾的股票股利)x70200(今天收盤價)+876300(現金股利)=5816625
20年前95500
20年後5816625
你說你要不要抱
郭董一張的成本只有10000你說他能不當首富嗎
巴菲特爺爺也是這樣有錢的
確定抱到的是寶幹麻要放手呢?

PS以上未扣稅加所有數字小數點四捨五入算到第2位

總幹事的書,你應該連最後的小框格也看一下

建議最好去挖些沒配股給員工的公司來買

除息後不至於價格總值降太多

大家都知道分紅很兇的TSMC,每年幾乎都有棄權賣壓
景氣好時,當然就少些,景氣差些就多很多


棄權你需負擔的金額,0.1425%+0.3%
除權後再買回0.1425%(本金低了,這裡應該會更低)
這樣也才負擔0.585%

當殖利率為10%,假如你所得級距6%
不計算分紅扣掉的,你所需負擔所得稅稅額就已經要0.6%
當然要是更高所得,所應負擔的金額當然更高了

你參加除權的意願有多少呢??
難道你能保障除權息當天馬上會漲嗎,君不見多少人為了這殖利率套了多少個月甚至長期套牢嗎
你覺得有道理嗎

--

TSMC 96年盈餘分配

現金3.02507元,每千股配發2.016股
7/15收盤價 57.6元,7/16除權息參考價53.6元

算算我們參加除權息被員工分紅與董監酬勞吃掉了多少
(57.6-3.03607)/1.002016 =54.45

可知參考除權息平白就損失0.85元

7/16開盤~收盤 最高價54.6,最低價53.2 收盤53.8元



要是7/15盤後賣掉於7/16盤後買回扣掉手續費&證交稅
還是賺了0.3元左右

這樣為何要參加除權息,更何況套到現在都還沒解套。
SO...除權息的利多還是交給特定人士去炒作長期投資吧!!
lien291 wrote:
2.自己的錢去除自己的息,還得併入自己的所得稅收入再繳一次稅...(恕刪)


這一點不太正確,不能說是再繳一次稅....

股息股利本身已是稅後所得(已課過營所稅),
只有在個人的綜所稅率比發股息公司營所稅率高時才需補繳稅率差額
反之若參與除權息公司的稅率比自己的所得稅率高,則可扣抵本身應繳稅額或退稅

要不要參與除權息還是要因人因股而異,沒有一定好或壞啦~~
一定是營業員寫這本書!!!!!!!!!
呵呵
基本上看大家都預期會填權

但真的百分之百會這樣嗎?

未免也太樂觀了吧
lien291
1. 除息後,本來就沒賺頭,之所以會等除息,就是看好這隻股票目前股價低檔,未來獲利看好,有機會填息

2. 要賺股息也是有做點功課的,要找可扣抵稅率高的,有些人甚至專門買這種的來退稅

結論:買股票除息是正確的作法,但要選對股票
You'll laugh, You'll cry, You'll love somebody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