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華碩出現首次單季虧損!

奇摩新聞


當初由華碩把NB這塊餅做便宜
現在搞到單季虧損
應該沒想到有這結果吧 NB現在利潤應該很低吧
幸好我在除權後有先跑了
2009-01-08 20:0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華碩 虧損
原本還打算低接華碩~看起來情況不對了!!

看新聞做股票的, 標準散戶, 還學不乖嗎?
華碩是好公司, 消息不管好或壞, 財務資訊在第一時間就發佈, 這一點我要

第四季虧損很正常啦, 第二季第三季的原物料成本都是高檔, 用高價的原物料加上人工去製造出來的產品碰上
銷售不振, 虧損就很正常, 我相信還有很多公司是這樣子但消息是還沒公佈的

5529志嘉跳票後, 新聞才說出是銷售不振, 聯貸案還沒通過導致資金缺口跳票, 只是, 有哪些公司肯在出問題之
前就大聲疾呼銷售不振? 這一點再給華碩好評, 2月12法說會要公佈的利空在今天1月8日就發佈了

========================================================
志嘉建設表示,跳票主因是近期國際金融風暴,導致國內經濟景氣快速反轉,民國97年完工的四期「起飛特區」
C區與六期「大無限特區」建案銷售不如預期,加上銀行貸款申請作業不及,產生暫時性資金缺口。
========================================================


PS: 華碩2008Q4銷售不振, 那ACER? 銷售滿堂紅?
儲蓄投資,周而復始
BluBlu wrote:
華碩是好公司, 消息...(恕刪)


恩~大成鋼股本46億提列56億元的跌價損失~當天還能拉到漲停價~今天大盤跌成這樣他也沒有大跌!!

台灣股票真是很難用基本面去看他!!!
會不會是利空出盡...
GARGINE wrote:
恩~大成鋼提列56億元跌價損失~當天還漲停~今天也沒有大跌!!...(恕刪)

大成鋼股本46億, 一共有46萬張股票, 昨天成交量29382張, 一天股票周轉率6.4%, 不得了的大量啊, 只要
買方買股票買的舒服爽快, 不違約交割, 虧56億或者虧560億也沒差啦
儲蓄投資,周而復始
在第一季就發現他庫存過高問題了
現在終於爆發了
我認為影響獲利最高原因是庫存跌價 要提列損失
因為資產有32%都是存貨

我想雖然這問題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 也許需要1-2年消化
但我對於華碩未來的展望仍然沒有絲毫動搖


我的想法是 打入世界品牌本來就不是簡單的工作
短期內 HP DELL各大廠仍然在價格上有比華碩多很多的優勢
無論是產品價格毛利上 或是市占率上

但是華碩近年的成就和表現 我認為完全不輸上面的大廠
無論在產品的創新能力或者是品牌價值的提升上

但我認為會有如此高的庫存不是沒有原因的
因為華碩一直在推新產品
但是產品線是多且複雜的 不像宏碁筆電就很有一致性 一看就知道是宏碁的
在品牌通路和市占率不高的情況下 產品很容易形成賣不出去的窘境

我認為華碩應該有他產品一致性的定位
在產品過於多樣的情況下 品牌價值的建立會慢許多
像易家族是一系列的產品定位 那系列產品就要有共通的特質
玩家共和國系列
商務系列
不要商務的有一堆型號和各種五花八門的不同設計
這樣是非常大的敗筆
無論在量產的成本和行銷的成本 都無法跟單一且大量的比

也許目前市占率還不高 需要用多樣化來了解客戶需求
但我認為仍然是過於雜亂了
如果這種產品過於多樣的問題一天不解決
庫存的問題也不會解決

華碩口口聲聲的精實革命 將會徹底挫敗~











樓上一針見血
商品的毛利絕對不低 因為我們有代理
真正尾貨有賠到錢的是eeepc 701系列
不過前面賺的都足以cover
應該是因應no 10.公報跟保守原則大量提列庫存原料的跌價損失
第10號和34號公報 府財經小組建議暫緩

(中央社記者黃瑞弘台北2009年1月8日電)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今天開會,與會諮詢委員與業者代表建議,基於國際間出現檢討聲浪,且值此非常時期,恐造成企業難以承擔,建議暫緩實施第10號、第34號財務會計公報。

副總統蕭萬長下午主持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第8次會議,討論「台灣服務業轉型發展」,會中提出具體建議,在整體服務業發展方面,應檢討鬆綁相關法規、對服務業相關投資提供適當獎勵;在政府組織再造時,應針對服務業經營態樣及需要,調整服務業主管機關。

在服務業國際化方面,會中建議應先促進服務水準國際化,而國際化仍應仰賴服務業的科技化,現階段可透過「服務業科技化服務團」的成立,整合跨部會資源,全力發展具潛力的服務業。

與會人士建議,改善金融服務業發展應著重經營環境,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等業別應重視專業證照制度建立,文化創意產業可透過創業投資基金的投入,解決資金取得困難問題;發展觀光業除結合醫療、文化創意產業共同推動外,也應凸顯台灣美食文化等特色,創造深度旅遊

此外,與會的諮詢委員與業者代表建議,第10號、第34號財務會計公報的實施,雖考量與國際接軌,但國際間已出現檢討聲浪,且值此非常時期,恐造成企業難以承擔,建議暫緩實施。

財務會計準則第10號公報「存貨之會計處理準則」修訂後,新制與原制最大不同,在於存貨將採「逐項評價」,取代原本以整體存貨評價方式,被認為將衝擊包括DRAM、零組件等高科技產業。

財務會計準則第34號公報「金融商品的會計處理」,規定持有或發行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企業,必須以公平市價法(取代成本法)衡量金融商品。

yangnan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