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摩新聞
當初由華碩把NB這塊餅做便宜
現在搞到單季虧損
應該沒想到有這結果吧 NB現在利潤應該很低吧
幸好我在除權後有先跑了

第四季虧損很正常啦, 第二季第三季的原物料成本都是高檔, 用高價的原物料加上人工去製造出來的產品碰上
銷售不振, 虧損就很正常, 我相信還有很多公司是這樣子但消息是還沒公佈的
5529志嘉跳票後, 新聞才說出是銷售不振, 聯貸案還沒通過導致資金缺口跳票, 只是, 有哪些公司肯在出問題之
前就大聲疾呼銷售不振?

========================================================
志嘉建設表示,跳票主因是近期國際金融風暴,導致國內經濟景氣快速反轉,民國97年完工的四期「起飛特區」
C區與六期「大無限特區」建案銷售不如預期,加上銀行貸款申請作業不及,產生暫時性資金缺口。
========================================================
PS: 華碩2008Q4銷售不振, 那ACER? 銷售滿堂紅?



儲蓄投資,周而復始
現在終於爆發了
我認為影響獲利最高原因是庫存跌價 要提列損失
因為資產有32%都是存貨
我想雖然這問題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 也許需要1-2年消化
但我對於華碩未來的展望仍然沒有絲毫動搖
我的想法是 打入世界品牌本來就不是簡單的工作
短期內 HP DELL各大廠仍然在價格上有比華碩多很多的優勢
無論是產品價格毛利上 或是市占率上
但是華碩近年的成就和表現 我認為完全不輸上面的大廠
無論在產品的創新能力或者是品牌價值的提升上
但我認為會有如此高的庫存不是沒有原因的
因為華碩一直在推新產品
但是產品線是多且複雜的 不像宏碁筆電就很有一致性 一看就知道是宏碁的
在品牌通路和市占率不高的情況下 產品很容易形成賣不出去的窘境
我認為華碩應該有他產品一致性的定位
在產品過於多樣的情況下 品牌價值的建立會慢許多
像易家族是一系列的產品定位 那系列產品就要有共通的特質
玩家共和國系列
商務系列
不要商務的有一堆型號和各種五花八門的不同設計
這樣是非常大的敗筆
無論在量產的成本和行銷的成本 都無法跟單一且大量的比
也許目前市占率還不高 需要用多樣化來了解客戶需求
但我認為仍然是過於雜亂了
如果這種產品過於多樣的問題一天不解決
庫存的問題也不會解決
華碩口口聲聲的精實革命 將會徹底挫敗~
(中央社記者黃瑞弘台北2009年1月8日電)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今天開會,與會諮詢委員與業者代表建議,基於國際間出現檢討聲浪,且值此非常時期,恐造成企業難以承擔,建議暫緩實施第10號、第34號財務會計公報。
副總統蕭萬長下午主持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第8次會議,討論「台灣服務業轉型發展」,會中提出具體建議,在整體服務業發展方面,應檢討鬆綁相關法規、對服務業相關投資提供適當獎勵;在政府組織再造時,應針對服務業經營態樣及需要,調整服務業主管機關。
在服務業國際化方面,會中建議應先促進服務水準國際化,而國際化仍應仰賴服務業的科技化,現階段可透過「服務業科技化服務團」的成立,整合跨部會資源,全力發展具潛力的服務業。
與會人士建議,改善金融服務業發展應著重經營環境,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等業別應重視專業證照制度建立,文化創意產業可透過創業投資基金的投入,解決資金取得困難問題;發展觀光業除結合醫療、文化創意產業共同推動外,也應凸顯台灣美食文化等特色,創造深度旅遊
此外,與會的諮詢委員與業者代表建議,第10號、第34號財務會計公報的實施,雖考量與國際接軌,但國際間已出現檢討聲浪,且值此非常時期,恐造成企業難以承擔,建議暫緩實施。
財務會計準則第10號公報「存貨之會計處理準則」修訂後,新制與原制最大不同,在於存貨將採「逐項評價」,取代原本以整體存貨評價方式,被認為將衝擊包括DRAM、零組件等高科技產業。
財務會計準則第34號公報「金融商品的會計處理」,規定持有或發行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企業,必須以公平市價法(取代成本法)衡量金融商品。
yangnan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