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20年的疑惑,小時後第一次看到新聞中出現的畫面就覺得很奇怪
美國華爾街股市 時常在開盤中 一堆人對著空氣比來比去,他們在比什麼呀??
在紐約證交所,經紀人依客戶所開的條件
在埸內公開尋找買賣雙方,本身不左右價格,
買方與賣方,其實是一種直接交易的模式。而
在Nasdaq,買方或賣方跟交易員(或電腦)打交
道,交易員可隨意開價,買賣方卻無從得知他
的成本。
現在讓我們來舉例說明在兩個交易所購買
股票可能會遭遇的不同情況:假設小張願意以
90元賣微軟的股票,而此時小王恰巧希望以90
元買到微軟的股票。若在紐約證交所內,雙方
的股票經紀人會直接在場中宣告兩人的意圖,
若同時間沒有他人競標,雙方自然成交。但是
若有另一名小鄭願意以95元買進,小張的經紀
人自然是以此價格出讓;同樣道理,若有再一
個小黃願意以85元賣微軟,小王的經紀人自然
轉而跟他買。
但是,若是在Nasdaq市場,情況可就沒有
那麼單純了,小張必須跟交易員談,若最後交
易員開價85元讓小張買進成交後,他可以立即
跑去向小鄭開價95元賣微軟,一轉手便可賺取
差價。
由於投資人無法取得資訊,因此便無法成
交到更好的價格。這就是現在盛行用電腦下單
對投資人較不利之處,也是為何股票經紀人始
終還未全面被淘汰的原因之一。
資料來源:
矽谷時報eBusiness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繼文專欄
內文搜尋

X